一文洞悉2023年中国光伏钨丝行业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由智研咨询专家团队精心编制的《2023-2029年中国光伏钨丝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规模预测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重磅发布,《报告》旨在从国家经济及产业发展的战略入手,分析光伏钨丝行业未来的市场走向,挖掘光伏钨丝行业的发展潜力,预测光伏钨丝行业的发展前景,助力光伏钨丝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本《报告》从2022年全国光伏钨丝行业发展环境、上下游产业链、国内外基本情况、细分市场、区域市场、竞争格局等角度进行入手,系统、客观的对我国光伏钨丝行业发展运行进行了深度剖析,展望2023年中国光伏钨丝行业发展趋势。《报告》是系统分析2022年度中国光伏钨丝行业发展状况的著作,对于全面了解中国光伏钨丝行业的发展状况、开展与光伏钨丝行业发展相关的学术研究和实践,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可供从事光伏钨丝行业相关的政府部门、科研机构、产业企业等相关人员阅读参考。

我国现拥有江西景德镇浮梁县朱溪钨铜矿和九江武宁县大湖塘钨矿两个世界排名靠前的钨矿,钨矿资源总储量达400万吨以上,占世界总储量的66.66%。为防止过度开采及重要的钨产品被贱卖,我国实行钨矿资源开采总指标控制原则,即由国家部门统一规划分配各地钨矿资源开采指标。2022年,全国钨精矿(三氧化钨含量65%)开采总量指标是109000吨,其中主采指标81170吨,综合利用指标27830吨,总量指标同比增幅仅0.93%。
2015-2022年,我国钨资源年开采产量增幅不高,产业市场整体呈现供不应求态势,市场钨制品价格持续上涨,成本影响持续传递至终端市场。如黑钨精矿(65%)的市场销售均价从2021年1月的8.92万元/吨一路上涨至2022年12月的11.31元/吨,期间,2022年4月其市场销售均价峰值上升达到12.07元/吨。

目前,我国钨丝企业的现有产能并不足以匹配钨丝在光伏切片领域的大规模应用,市场产能不足,光伏钨丝产业正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部分企业加紧光伏钨丝技术研发、生产工艺壁垒突破的同时,厦门钨业、中钨高新、洛阳钼业、岱勒新材、恒星科技、聚成科技、原轼新材等钨丝头部企业已经凭借着多年在钨丝的经验和技术积累,快速布局光伏钨丝产能生产项目,如厦门钨业的新增年产88亿米细钨丝产线设备项目、新增年产200亿米细钨丝产线设备项目及600亿米光伏用细钨丝产线建设项目等,国内光伏钨丝生产能力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如美畅股份钨丝金刚线的出货量已达到百万公里的级别、2022年厦门钨业光伏用钨丝销量达160亿米左右等。

随着光伏钨丝行业市场热度提升,厦门钨业、中钨高新、洛阳钼业、三超新材、岱勒新材、恒星科技等企业加速该领域技术研发及产能布局,成为我国光伏钨丝产业市场重点关注企业。2022年1-9月,厦门钨业、中钨高新、洛阳钼业营业收入分别为369.16亿元、99.71亿元、1324.69亿元;同比变化率分别为66.5%、2.91%、4.6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3.06亿元、3.99亿元、53.06亿元,同比变化率分别为31.27%、0.25%、49.12%;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13.06亿元、2.61亿元、3.17亿元,同比变化率分别为57.52%、0.83%、183.29%。厦门钨业、中钨高新、洛阳钼业三家企业业务经营情况持续向好,同时为改善产品性能,提升产品生产合格率,保障企业市场竞争力,企业产品技术研发力度不断增强,研发投入金额不断增加。

在光伏行业发展前景良好、当前硅料价格持续高企、硅片大尺寸化和薄片化趋势明显等因素的影响下,钨丝线径因其细且耐磨损、强度高,成为切割用高碳钢丝母线的优质替代材料,金刚线钨丝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据市场预测,2025年,我国光伏产业装机总容量预计将达到550GW,行业市场钨丝金刚线渗透率有望达80%,钨丝金刚线需求达33499万公里。随着终端光伏产业市场极细硅片切割线需求增长,国内厦门钨业、中钨高新、洛阳钼业、三超新材、岱勒新材、恒星科技、聚成科技、原轼新材等多家企业将不断增加光伏钨丝技术工艺研制,同时加紧推动企业光伏钨丝产能项目建设,持续提升企业市场份额。如三超新材在淮安金湖的年产4100万km金刚线产能项目等,国内光伏钨丝市场供给能力有望持续提升。

《2023-2029年中国光伏钨丝行业市场竞争态势及投资规模预测报告》是智研咨询重要成果,是智研咨询引领行业变革、寄情行业、践行使命的有力体现,更是光伏钨丝领域从业者把脉行业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智研咨询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立体的智库体系,多年来服务政府、企业、金融机构等,提供科技、咨询、教育、生态、资本等服务。

数据说明:
1、本报告核心数据更新至2022年12月,以中国大陆地区数据为主,少量涉及全球及相关地区数据;预测区间涵盖2023-2029年,数据内容涉及光伏钨丝重点产品产能、销售收入、贸易金额、市场规模等。
2、除一手调研信息和数据外,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行业协会、上市公司公开报告(招股说明书、转让说明书、年版、问询报告等)等权威数据源亦共同构成本报告的数据来源。一手资料来源于研究团队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主要采访对象有企业高管、行业专家、技术负责人、下游客户、分销商、代理商、经销商以及上游原料供应商等;二手资料来源主要包括全球范围相关行业新闻、公司年报、非盈利性组织、行业协会、政府机构及第三方数据库等。
3、报告核心数据基于公司严格的数据采集、筛选、加工、分析体系以及自主测算模型,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可靠。
4、本报告所采用的数据均来自合规渠道,分析逻辑基于智研团队的专业理解,清晰准确地反映了分析师的研究观点。
智研咨询作为中国产业咨询领域领导品牌,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公司融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方法,用自主研发算法,结合行业交叉大数据,通过多元化分析,挖掘定量数据背后根因,剖析定性内容背后逻辑,客观真实地阐述行业现状,审慎地预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为客户提供专业的行业分析、市场研究、数据洞察、战略咨询及相关解决方案,助力客户提升认知水平、盈利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