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王的设计美学:白骨篇

大家好,我是hentai研究者,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游戏王的设计美学:白骨篇。
【白骨】是游戏王卡组系列之一。日文名「ワイト」,英文名「Wight」。
尽管这个系列的强度并不高,本家卡也少,但是作为上古系列的它的知名度可并不逊于同时期的其他主题卡组,并且经常出现在各种魔陷当中。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我们称呼它为【白骨】系列,但实际上【白骨】并非字段,本家的其他怪兽多数有“当作【白骨】使用”,而非“名字中带有【白骨】的怪兽”。
如果哪一天【白骨】字段化的话,会有一张完全无关的卡加入【白骨】大家族。

好了,说了这么多,【白骨】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系列呢?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白骨

游戏王历史上最早一批凡骨怪兽,无论是等级还是打点都是最下级的,正如它的名字一样:【白骨】,放在游戏里也是最弱的那种小怪。
卡片描述是:到处出没的骸骨妖怪。攻击虽弱,聚集起来非同小可。
确实,身为N卡的它在卡盒中占比最大,一盒能开出十数张,但是“成群攻击会很麻烦”倒是看不出来。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变强,比如【下克上首饰】【守护神之矛】等等,但是这些卡同样适用于更好用的鹰身女郎。

在【白骨王】出场之前一直处于完全意☆义☆不☆明,单纯的占卡位,而且同期还有一张卡图和它无比相似,但打点却高了很多的异画卡。

但是意外的拥有很多粉丝(奇怪的魅力),可能是因为找不到了同类里面比它更辣鸡的卡(这一点和【狮子男巫】和【莫林芬】相同),有点类似于“小磁怪好可怜,我们给它投票吧。”
现在关于白骨的梗最火的可能就是“白骨KKSK”了。

KKSK,ここすき,意为这里喜欢,通常被用在弹幕之中,是对视频某一片段表达赞赏用的。
由于这个梗特别臭,而且设计多个作品和文化,这里就不做过多解释了。
白骨虽然本身不强力,但经常出现在很多不相关的魔陷中。(这里只挑重点来讲)

OCG初期的官方规则是有打赌规则的。在双方同意的前提下,在决斗开始前翻开卡组最上面的卡,这次决斗各自以翻开的卡为赌注来进行。这个规则是来自原作漫画中的打赌规则,不过原作中双方可以赌卡组的任何卡,甚至有角色赌整个卡组的。因为涉及到规则问题以及赌博,该规则后来被废除。
卡图中的卡就是【白骨】,一般来说这种卡的卡图中都是一些能“获胜”的卡,但是当时符合这张卡的12星怪兽,如【五神龙】,【青眼究极龙】等卡都存在于额外卡组。可能基于此,干脆选择了最弱的一星卡。
而游戏王第一张能放进主卡组的12怪兽,那已经是第五期的事了。

在同调初期,又出了两张与【白骨】有关的卡。


在游戏王众多白板中是人气较高的卡,因此当是RD决斗规则确立后,也是迅速的RD化,高清重制了卡图。
就是感觉哪里怪怪的。

嗯,白骨也是这么想的。
白骨王

与【白骨】卡图不同,但造型上其实没有区别。
乍看起来和「白骨」没什么区别,不过在DS游戏当中,这只怪兽的体型非常巨大。卡图中的它脚下踩着无数的「白骨」。看样子应该是从无数白骨中诞生的“王”。
英文名为「King of the Skull Servants」也就是骷髅兵中的王,感觉B格低了很多。不过倒也很正常,从白骨中诞生的王者和王者变为白骨,这个底子就不一样啊

【白骨王】让【白骨】系列化,【白骨】的身价也突然暴涨(确信),此时在实战中,一只【白骨王】的攻击力最高可以上升到5000点,而且拥有被战破时除外一只白骨复苏的效果。(选发),本身是张一星怪,即抽即用,无论是做输出还是做肉盾都挺好用。
但当时的白骨卡组缺乏主动的堆墓能力,会投入大量的滤抽卡,如【手牌抹杀】【手牌断杀】【暗黑界交易】,怪兽也会投入【魔界杂货商人】

本身没有效果抗性,单占场时会吃地割,大锤然后瞬间爆炸,即使没有这些,没有攻宣封的白骨王还要面对各式各样的坑。
但是作为一个娱乐卡组,这些都是可以接受的。
由于【白骨王】和【白骨】造型一样,所以我们也不能确定OCG中相关卡的卡图是【白骨】还是【白骨王】,或者说都成立。
但是在RD决斗中,确确实实有一张卡图是【白骨王】的卡。

【条件】
对方怪兽的攻击宣言时才能发动。
【效果】
攻击的怪兽的攻击力直到回合结束时下降[和那只怪兽相同种族的对方墓地的怪兽数量]×100。
卡图中的怪兽为【白骨王】【白骨】和【死灵王 恶眼】(背景还有个吸精气的塔)

卡图很有意思,我们大概可以看到【白骨王】在和【死灵王 恶眼】在战斗,白骨王的攻击力为3000,而【恶眼】只有2800。尽管【恶眼】的效果是“「死灵王 恶眼」以外的不死族怪兽的效果发动时除外双方墓地的一只怪兽”,但是【白骨王】的加攻是永续效果,【恶眼】根本奈何不了它。
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恶眼】忽然使出了一记【死灵的束缚】控制了三只白骨,结合效果【白骨王】的攻击力下降了300点,2700正好不是【恶眼】的对手!

不过战斗还并没有结束,可能之后【白骨】的全家老小就来了,就像掘墓一样,正义的单挑。
不死战士

非常朴素的名字,正好比【白骨】强一点的感觉。
白骨融合怪,其素材分别是「白骨」+「格斗战士 阿提米特」。

融合素材比较奇怪,这很正常,因为它原本是通常怪兽,然后被魔改成融合怪兽。

游戏王早期这种现象非常常见,主要受害者为城之内。




回到这张卡,名字变为了【不死战士】,自然也是跟【白骨】没什么关系了,在本家连杯面拉出来的价值也没有了,设计理念估计也就是“XX白骨化”。
早年放额外可以让棱镜侠copy堆墓白骨,还有一些其他玩法,那时候属于那种你觉得没什么用吧,好像还有点用,你说有投入价值吧,又好像屁用没有。
火焰幽灵

白骨的第二只融合怪兽,另外一个素材是【岩浆人】

结合上一只怪兽,可以确定它是【岩浆人】白骨化的样子(减肥成功,话说岩浆人有骨头吗)。
尽管素材比格斗战士高,但是融合体却低了很多,甚至比原素材还低,理解不能。优势是能配合【死之卡组破坏病毒】。
在KONAMI的游戏作品《真DM2》中作为炎魔族登场,拥有登场破坏所有海地形的效果,难得十分强力。
话说回来,【白骨】系列可以往融合向走啊,直接出一张【白骨融合】,方便堆墓,白骨王的攻击力还能再上升。
白骨夫人

日文名ワイト夫人。
只要这张卡在自己场上表侧表示存在,场上表侧表示存在的「白骨夫人」以外的3星以下的不死族怪兽不会被战斗破坏,也不受魔法·陷阱的效果影响。
这张卡的登场让【白骨王】的攻击力可以上升了惊人8000点,一拳超人不是梦,可惜的是重要的抗性BUFF只有在场才能生效,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白骨夫人】最早收录于508,该卡盒唯一一张不死族怪兽,K社并没有打算借着它将【白骨】字段化,效果虽然泛用,但也只有白骨卡组会投入这张大屁股(等等,哪里不对)。
效果与【变形斗士磁铁】之类的卡略微不同,不能做到两只【白骨夫人】战场lock。
说到白骨夫人,很多古典文学爱好者第一个想到的应该就是【西游记】中的白骨精了。

白骨精这一名字是悟空的说法,白骨精自称白骨夫人,执念很大,被孙悟空打死之后,发现白骨后背上还刻着“白骨夫人”四个字。
由于我不是一个合格的西学家,这里就不献丑了。
游戏王中的【白骨夫人】的打扮更像是英法国中世纪贵族夫人打扮。

白骨梦魇

日文名ワイトメア,不知道那个版本的译者翻译成八两金。
到了702,K社追加了一张新的【白骨】卡,名字为白骨梦魇,并没有它的身份和职业词,打点和【白骨】相同,可能是白骨的弟弟(毕竟白骨弟弟这个名字太弟弟了)。
你看隔壁雷电家族,爸爸妈妈哥哥姐姐都有了,就是没有雷电弟弟妹妹,真诡异(难道是哥哥姐姐在互相争辈分?)

回到【白骨梦魇】。【白骨】系列非常重要的支援卡,拥有主动堆墓和回收的效果,因为它的出现,理论上可以出现攻击力12000的白骨王,或者两只11000的白骨王。
卡图中的它似乎在安心的享受休闲的下午茶时间,它面前的小老鼠是【骨鼠】

而它身后有个三只眼的黑色龙头状不明生物,至今我们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
白骨王子

到了902,K社追加了一只新【白骨】怪兽——【白骨王子】。
第三种在墓地时名字当做「白骨」使用的怪兽。(小误区,白骨王在墓地不当作【白骨】,而是白骨王的效果中包含了【白骨王】)
卡图中是【白骨王子】因为抓住了一只蜘蛛而欢欣雀跃,它手中还牵着一只【骨犬 小栗子】(关于迷犬,这是另外一个感人的故事了)

卡图的背景是【白骨夫人】和【白骨】在看着自己的孩子在玩耍,他们牵着另外一只【骨犬】

卡图的背景是墓地,对于【白骨】来说,墓地就是后花园,蜘蛛就是蝴蝶,而天上的月亮亦映着一张骷髅的脸,尽管阴森恐怖却又有一股浓浓的温馨感。
【白骨王子】的效果是这张卡被送去墓地的场合才能发动。「白骨」「白骨夫人」各1只从手卡·卡组送去墓地。
完美呈现出了王子去墓地游玩,而爸妈担心也跟随过去的家庭感。
白骨公主

第九期末期的白骨新卡,效果也涉及到了RANK值(K社反手给你出个link)。
本家原本攻击力最高的卡:1600,比她哥高出了5个爹;她也是本家唯一一只光属性怪兽,这点很有意思,在不知道设计理念的情况下,主堆墓的白骨卡组可以投入混沌卡了。
拥有将【白骨王子】送去墓地的效果,主动触发其效果,在堆墓两只白骨,由于【白骨】本家所有怪兽效果都没有“一回合一次”的限制。所以多次特招能带来惊人的收益。
攻击力设成1600可能就是明摆着跟你说,我们设计好的,别想地爆了。

就像博士为什么是TMD500攻击力的一星的机械族一样。
二效是一个针对全场的手/场坑,包括自己的怪兽也会降低打点。不过对于本家核心【白骨王】来说,区区300点不过如此。
少见对自己也有不利影响的卡,但这也把白骨公主的淘气模样完全的展现出来,一效表现出她对新奇事物的探索,但是家人不允许她出去,哥哥【白骨王子】就跑到墓地给她找漂亮的蜘蛛。
而二效则是她自己偷偷的跑去了墓地探索家外的世界,导致全家鸡飞狗跳,爸爸白骨变成了真白板,妈妈【白骨夫人】的守备力也从超高的2200点下降到了1300。

卡图中是公主坐在床上和两只骨犬玩耍,哥哥在面前努力逗笑她;卡图后是推门而进的【白骨夫人】“你们不能在一起,她是你亲妹妹啊!”
夫人后面的人不知道是谁,可以确定不是【白骨】,个人感觉像:

家人一直不让白骨公主出家里的可能正是因为她当年体弱多病,才在这么小的年纪消亡。
(官方一直没给出设定)
如果能长大可能会变成一个开饭店拉皮条的吧。

白骨烤王

这个卡名的③的效果1回合只能使用1次。
①:这张卡的卡名只要在墓地存在当作「白骨」使用。
②:自己场上的3星以下的不死族怪兽被战斗·效果破坏的场合,可以作为代替把手卡的这张卡丢弃。
③:这张卡被送去墓地的场合才能发动。从卡组把以下怪兽合计2只加入手卡(同名卡最多1张)。那之后,选1张手卡丢弃。 ●「白骨」 ●「白骨烤王」以外的有「白骨」的卡名记述的怪兽。
1103新增的白骨卡,极大的增强了本家强度。但依旧没有让白骨字段化。
一效是共通的白骨化,可以强化场上的白骨王。
二效是从手牌丢弃自身来保护场上3星以下的不死族怪兽,主要目标就是白骨王,根据目前环境而言也只能当作白骨本家的代破卡,无法当作不死族的泛用卡。
三效是被送去墓地时发动的检索效果,非常强劲,检索的目标是“白骨和「白骨烤王」以外的有「白骨」的卡名记述的怪兽。”,并没不是名字里带有【白骨】的怪兽,K社迟迟不让【白骨】字段化,可能是因为一旦字段化会有些莫名其妙的卡也并入这个系列。
检索并丢弃,一条龙服务,可以检索白骨并丢弃,不过检索并丢弃王子的话,不仅能堆王子,还能堆白骨和白骨夫人,所以一般不会检索白骨。

三效可以通过二效来触发,但是很被动,好在不死族有各种各样堆墓的方法,而且这张卡并不要求在哪里被送墓。齐唱僵尸,堕落武者等等都可以触发。


而关于记述【白骨】卡名这一要求需要说明,“有「白骨」的卡名记述的怪兽”原文要求不是「ワイト」而是「『ワイト』のカード名が記されたモンスター」。
因此像白蔷薇龙或是铠甲白熊这类效果里出现了「ワイト」是不能被检索的。

最后我们说一下这张卡的设计思路,这张卡的名字为白骨烤王是因为它的名字本身就玩了king(王)和baking(烘烤)的双关语。
跟之前的原创白骨卡不同,这张卡的造型本身是对白骨王的恶搞,你会发现它们的造型是如此相似。

只不过白骨烤王的手上是一对烤红薯,脸上有红晕感觉很开心的样子,不过白骨能吃东西吗?
用枯叶烤白薯是日式作品中经常出现的场景,比如哆啦A梦中喜欢吃白薯但吃了就会放屁的静香;蜡笔小新里用屁屁舞(在PY上插着一串白薯)跳来跳去搭讪妹子。
1103发布于秋季,可能为此才设计出了这么一张卡吧。



三白骨区

日文名トライワイトゾーン。
卡图中是三只从坟地里爬出来的「白骨」。然而「白骨」的话还是呆在墓地里比较好,特意拉出来有点意☆义☆不☆明,overlay?
夺骨苏生

复苏卡,不知道为什么这些复苏卡用白骨当卡图,白骨不需要复苏啊……
卡图是白骨作为铲屎官带了骨犬出来玩,没想到淘气的骨犬叼走了腿骨就跑,白骨因失去平衡而跌倒时,疑似装着「骨犬」的便便的袋子落在了「白骨」的头上。
骷髅也有便便?
检疫

①:自己·对方的结束阶段以对方场上盖放的1张魔法·陷阱卡为对象才能把这个效果发动。把那张卡确认,回到原状。
检疫是指为了避免病原菌被带进境内而在机场或码头等入境处进行的检查。
卡图中,「白骨」「白骨夫人」「白骨王子」一家三口似乎是前来南国度假,在入境的时候,「骨犬小栗子」和另一只白骨化的小狗在接受检疫,但另一只小狗太凶了,把其中一个检察人员都吓倒在地。卡图右后方可以看到画着生物危害图标的玻璃后面,「僵尸带菌者」被隔离了起来(因为它“带菌”),上方只看到下半部分的英语单词应该是「Quarantine」(就是检疫之意)。
最近这个新冠病毒还没有彻底解决,大家一定要做好防范措施啊。

千查万别

检疫是910的卡,而它是1003的卡,看来白骨一家是过了检疫了。
日文原文「センサー万別」取自「センサー(sensor,传感器)」和「千差万別」,这里翻译也做了双关。
虽然只是骷髅,但这一家子总要接受检查,卡图中红灯闪耀好象是说哪里违规了。
我都让你裸眼看X光了还能出问题,咋地我是能PY里面塞毒品吗?

结语
白骨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系列,从一个不知名的凡骨扩大到一个系列,本家的支援卡全部都没有次数限制很容易被玩坏,尽管现在强度不够,但依然有一部分受众在使用它。
也希望K社能想起它,偶尔再出几张卡,又或许【白骨】会在RD大放异彩。
好了,本期游戏王的设计美学就到此结束了。文章撰写不易,觉得不错的话就请给个三连吧,三连越多更新越快哦。 我是hentai研究者,别忘了点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