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文献阅读day1

2022-11-19 23:46 作者:走地鸡游乐园  | 我要投稿

《美国文学与文化中“白色”的象征意义》

论点:“白色”既是生理面貌特征,又代表文化行为(美利坚民族认同感的基础+特权和地位的象征+种族优势)

美国社会种族和文化冲突的根源:崇尚“白色”,排斥“非白色”


相关文学文本《最蓝的眼睛》

相关理论文本

《白色女人,种族问题》(Ruth Frankenberg)

《白色种族的发明》(Theodore Allen)

《黑暗中的游戏:白色和美国文学想象》(Toni Morrison)

《白人高于黑人》(英国早期移民到达北美,白色肤色和基督教教义成为他们区别异教徒和其他种族的重要标志——白色的认同标志Anglo-Saxon白人种族意识觉醒// 18-19C 白色成为维护英属殖民地和后来美国统一,增强美利坚民族群体认同感的基石,换句话说,此时“白色”是粘合剂作用)

《普利茅斯记事》“白色优越论”

《弗吉尼亚记事》贬低印第安人、恶意丑化黑人的种族和肤色

“大生物链”理论 The Great Chain of Being认为白色的优越性和黑色的低劣性是固定不变的、永恒的。

 


19C 奴隶制在美国南部确立,“白色”有了象征性,它涵盖了人类所有优秀品质。“白色”=美国,WASP标准=美国标准

e.g.美国文学中的James Fenimore Cooper五部曲中塑造的白人形象genuine white,作家利用他们塑造的人物和主题赞美Anglo Saxon种族


19C中后期,内战+奴隶制废除+移民涌入+印第安人被强制迁移+工业化开始+美西战争爆发+铁路延伸+人口频繁流动,冲击了WASP白人国家理念和白色主流文化及其特权

 

e.g.《莫比·迪克》反思和批驳了美国社会的“白色种族优越论“和 ”白色“权威。评论家马莎·维克认为”大白鲨的白色“消除了白色任何善恶的含义,"dumb blankness"的矛盾修辞一笔勾销了白色所固有的优越性的象征。众多关于白色不同解释,否定了武断强加于”白色“的象征意义。

 

e.g.马克·吐温在《哈克贝恩·芬历险记》里抨击了白人至上主义,嘲讽了”白色“所具备的特权(plot:白人哈克营救黑奴)

 

19C中后期,社会达尔文主义和斯宾塞”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理论justify 白人优越性。


20C 科学技术宣传和强化以”白色“为基础的美国主流文化


20C50s 多元文化主义兴起,少数族裔作家发表作品


但是,以WASP为中心的文化在美国社会仍然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美国文学与文化中这一”白色“神话在未来美国的发展中仍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文章摘自《外国文学评论》



文献阅读day1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