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局时代,这才是正确答案!

(一)
五月的最后一天,发生了一件大事!
三孩生育政策来了。
虽然有很多调侃,也有不少叹息,但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是一个大变动的时代。如何面对变化,解决问题,正考验一代人的智慧。
变化,也反映在热词中。
刚刚过去的五月,年轻人最热的词又是什么?
“躺平”,必然是其中之一。

一些年轻人调侃生活,选择逃离,主张低欲望、少消费,甚至觉得“200元一个月也可以过日子”。
这让经历了很多的前辈们不解——董明珠、俞敏洪、白岩松集体劝诫年轻人要奋斗,一些媒体也纷纷发声,呼吁年轻人“不要躺平”。
年轻人为何想“躺平”?
理性地看,房价高企、竞争加剧、挑战增多,确实让一些年轻人产生了一个错觉:
“没有机会了,再奋斗也不能改变人生,不如就此躺平。”

于是,“躺平即正义”蔓延开来。
这显然是错误的。大变局时代,怎么可能没有机会?
从宏观上看,国家正在努力推动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而且,新技术更是带来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广阔舞台——抖音快手的造富能力有多强,大家有目共睹。
这些必将带来一个时代级的机遇。
有句话说得好,这个时代,不会埋没任何一个有本事的人。
从微观上看,这个时代也不缺普通人靠目标、毅力和学习逆天改命的故事。
比如,一个叫“王园园”的85后普通女孩。
(二)
这差不多是中国最普通的姓名之一:王是大姓,叫“园园”的也很多,姓名连在一起形成了常见的ABB结构,充满了年代感。
通过公安部“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能看到全国一共有21830个王园园。他们中有男有女,大多出生在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东南西北,各地都有。
这无不昭示着一些现实:绝大部分王园园,都是出生在普通家庭的普通人。
当然,有些王园园已经脱颖而出,比如青年女高音歌唱演员王园园;比如“中国烹饪大师”王园园;比如山东日照市的80后乡镇女干部王园园;也比如富国基金的“大消费女神”、85后基金经理王园园。
“王园园”,这个普通的姓名,可以成为观察时代的一面镜子,他们身上有一些普遍的时代答案。
就像这个问题:年轻人如何才能成功?
笼统来说,答案只有三个维度:首先,认清时代的发展规律,并尽可能跟上它;其次,认清自己的天赋,并让它跟自己掌握的技能产生共鸣;最后,不要躺平,去努力。
客观的规律往往平平无奇,只有深入成长细节,才能看到成功的轨迹,让我们找一个样本,把问题的视角放窄一些:
“85后基金经理王园园,是如何在不到十年时间里,成为‘大消费女神的’?”
这样的称号可不是噱头。
实际上,王园园能在一众排名靠前的明星基金经理中脱颖而出,凭借的是实力。她掌舵的富国消费基金,以近三年192.35%的收益率,在近三年主动混合开放型-消费主题中,排名第一;强股混合型基金中排名4/445,近一年排名仍处于前10%。

基金行业,人的因素很重要。王园园做到这一点,不容易。
可以说,她的秘密,就是成功的时代秘密。
(三)
如果只看照片,你大概很难把王园园跟“基金经理”这四个字结合在一起——尽管西装革履,但她总是睁着大眼睛,带着微笑,表情里带着亲切感和陪伴感,让人产生信任。

“买她的基金,就像买我同桌操盘的基金。”在支付宝后台,有用户这样评论。
或许这正是王园园的独特魅力:她上班是投资者,下班是消费者,正是因为也是消费者,她才能更好把握消费的脉搏律动,才能在投资中心中有素、游刃有余。
不过,王园园找到成功秘诀,也是有过程的。
换句话说,她只是把别人躺平的时间和经历,放在了琢磨和实践中。
作为一名85后基金经理,王园园的起步,是从经受系统而扎实的职业训练开始的。而在学习与实践中,她不仅找到了愿意“授业解惑”的良师益友,也渐渐确定了自己的赛道:消费。
看王园园的履历:从2012年起,她先后在安信证券、国联安基金、富国基金做消费品研究员,直至2017年8月开始担任富国消费主题混合的基金经理,一直在大消费的赛道上耕耘。
对消费板块的多年精研,让她渐渐形成一套自洽的投资逻辑和原则,也让她明白了另外一个道理:做投资研究要两条腿走路,一条在纸上,是传统的、科学的分析与推理;另一条,在现实中,只有躬身入局,才能有敏锐感知。
于是,这些年里,我们看到了“王园园的两面人生”。
据说,为了调研某只个股,她曾经跑遍大半个中国,只为看到更多真相和数据。在纸面研究之外,她把投资调研与生活紧密结合——为了更好地研究新能源汽车,王园园果断把家里的汽车换了;因为关注到了港股上市公司泡泡玛特,她又排队去买盲盒,摇身变成了“盲盒达人”。
正是这种相互砥砺,让王园园渐渐总结出“衣食住行康乐购”七大消费领域的投资规律,也让她更加敏锐地洞察生活——她去逛超市,路过啤酒货架时发现啤酒单价的飙升,也许只是从7块变成了10块,但这这印证了她关于消费升级的观点,也坚定了她下注消费领域的决心。
此类故事数不胜数,“奶茶一杯30块钱,每天要排队一个多小时;地铁上越来越多的人戴上了无线耳机;朋友圈晒出的年夜饭照片里什么样的酒水出镜最频繁”。观水滴而知沧海,“始于消费,但不止于消费”,王园园发现生活中的许多消费场景都可能隐藏着不易察觉的投资机遇,自己要做的,就是抓住它们。
不到十年时间,王园园就成长为货真价实的“大消费女神”,管理的基金资产总规模达到了178.66亿元,其任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率高达239.82%。

从王园园的身上,能看到“鸡尾酒效应”的威力。这个时代变化迅捷,却是普通人最好的机会,将兴趣转变为事业的案例,比比皆是,“天赋+努力+专业能力”也成为最顺畅的晋升通道和成功之道。
此外,还有一些细节值得注意:在少年时便发现自己的天赋并为之努力;入行时有人愿意带;“永远整装待发于机会来临时”;终身学习,始终保持“饥饿感”。
任何基金经理能做到这几点,都能成功,但想真正理解王园园,还得注意到,她的女性投资经理身份。
(四)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三八妇女节,中国公募市场上合计有2491名基金经理,其中女性基金经理634名,占比25.4%。具体来看,这些女性基金经理的平均任职年限为3.84年,任职超过10年以上的合计有31位。
从学历上看,634位女性基金经理中,接近九成是硕士学历,其中37人是博士。根据Wind数据显示,全部公募基金产品中,女性基金经理一共管理着市场上3093只基金产品(份额分开计算),占比为26.64%。
越来越多的女性进入这个行业,这符合世界潮流,在高盛最近的一份报告中也显示,美国公募基金行业中,由女性管理的公募基金2020年表现明显优于男性管理的基金。
相较于传统的男性基金经理,从王园园的身上,也能看出更多女性基金经理的特质:比如更感性,更热爱生活,乐意从生活原点出发;洞察更敏锐,能从细小变化中见微知著,发现机会;更注重细节,追求每一个环节的完美主义;承压能力也更强,实际上,王园园的“淡定与从容”在业界极为出名。
这是女性的特权,而在这个越来越开放的时代,它们正在演变为某些行业的核心竞争力。
如今的王园园,已经不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新人,她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价值体系,而且,在行业突飞猛进十年后,也有了从容淡定的底气。
如何不做21830分之一,成为独一无二的女神,王园园就是当代年轻人最好的一个样本。
看过王园园的故事后,你还想躺平吗?
(结语)
每个人都没办法选择出身,但是,每个人都有选择人生方式的权力。
选择躺平,并不应该是疲劳之后的牢骚,更不应该是挫折之后的自我放弃,它跟你十年后的人生,跟这个国家的未来都有关系——这绝非危言耸听。
从某种程度上说,正是日本年轻人的“集体躺平”,才让一个迅速崛起的东亚强国停下脚步,迎来失落的二十年,而咽下苦果的,也正是“平成废宅”,日本躺平族这一代人。
时间流逝,永不回头,你是想做一个无足轻重的人,还是想成为王园园这样的人生强者?
很多人已经做出了选择。
近期,封面新闻开展的一项“ 你如何看待躺平 ”的投票中,有 超过10万人选择了“A、我累了,坚决躺平。”有 1.5万人斗志昂然,选择了“B、冲!绝不能躺。”

选择A,不排除是网络的扎堆效应,是年轻人的集体调侃。选择B,那肯定没有调侃,而且要恭喜你,你选择了一条曲折的山路,但等在山顶的,是远方的美景、甘洌的山风和日出时的第一缕阳光。
6月2日,成长共赢系列之富国高质量(012255)开始限时发售,这是“大消费女神”操盘的一支新发基金,也是一只消费领域的基金,它跟随消费升级这一时代大潮顺时而动,却又增加了很多新的细节。
就像王园园敏锐察觉到的,如今的大消费领域可以域划分为七个板块:衣、食、住、行、康、乐、购。这其中,“衣食住行”,是最传统的纺织、服装、食品、饮料、农业、家电、家具、汽车等。而“康”就是医药,“乐”是消费电子例如智能手机、传媒等,“购”包括传统的商贸零售、新兴的电商和O2O等。
看到变化,并拥抱变化,这次,她能再次成功吗?上支付宝搜“王园园”,跟女神聊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