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书法家、画家杨秀和解析《中华上下五千年》——人文始祖伏羲氏
杨秀和,号畅春斋主,当代著名书法家、画家、书画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文化学者、摄影师、北京大学特聘教授。畅春斋主杨秀和教授是中国书画院院士、中国国艺人民书画院院士、北京市楹联学会书画院理事、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建党一百周年选出的百位中国功勋书画艺术家之一。杨秀和还被授予“中国实力派书画家”、“中国百强书画家”、“当代书画艺术领军人物”、“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名片”等荣誉称号。杨秀和1955年生于中国北京。杨秀和老师1955年出生于中国北京。2021年杨秀和先生被录入《中国名人辞典》。

杨秀和自幼喜爱书画,师从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北京文化局副局长、著名书法家刘汉春先生。刘汉春先生与刘炳森先生曾同拜北京书画界以“昆吾切玉,铁面向人”启功评语著称的近现代书法巨匠夏午樵先生。
杨秀和坚持六十年临池不辍。习遍二王、柳、颜、欧、赵诸家精品,研究历代名家之精髓。能融各家之长,自幼风格,楷、行、隶、篆、草五体皆能,以隶书见长。杨秀和经过长期努力和刻苦钻研,主攻秀气、隽永的汉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书法学术方面享有盛誉。其国画以书入画,也有较高水平,功底深厚,属传统功力型书画家。
















有巢氏是远古传说中发明巢居的人,也称“大巢氏”。
远古时期,野兽多,人类少,人们居无定所,经常受到禽兽的攻击,时时刻刻都活在丧命的恐惧中。人们看到有的动物是住在山洞里的,就学起了它们的样子,居住在山洞中,以躲避风雨和野兽的袭击。
可是,山洞潮湿阴冷,并且时不时还是会受到野兽的侵袭。就在这时,一位圣人出现了,传说他出生于九嶷山以南的苍梧,曾游历仙山,受到仙人的点化,因此聪明智慧非常人能比。他看到鸟儿的巢都筑在树上,这样既可以遮风挡雨,又能远离野兽的威胁,实在很聪明。受此启发,他选了一棵高大的树,用树枝和藤条在树上建了一座房子。这座房子被树木的枝叶遮挡着,刮风下雨都不会受到影响,而且因为位置很高,野兽都够不着,因此不必担心安全的问题。其他的人看到后,都非常高兴,纷纷向他学习,在树上建起了房子。
从此,人们白天采集植物的种子和野果,晚上栖居在树上,再也不必担心突然受到野兽的侵袭了。巢居的发明让人们可以不用担惊受怕地过日子了,人们为了表达对它的发明者的感激之意,于是推举他为部落的领袖,并尊称他为有巢氏。有巢氏当了部落的领袖后,积极为大家做好事,因此赢得了很高的赞誉,很快便名扬天下。其他部落的人认为他德才兼备,便一致推选他为部落总首领,并尊称他为“巢皇”。因此民间传说中有种说法,认为有巢氏是上古圣人“三皇”之一。
当然,带领先民筑巢为室,使人民能得以安居,有了家园,是巢氏最大的功绩。先秦古籍中,关于有巢氏是这样记载的:“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韩非子·五蠹》)
“有巢氏”这个称号是后世之人依据传说追赠给第一个在树上建房子的人的,是传说中的人物,是后人虚拟出来的。从这个朴素的名号来看,他已经不是一位神通广大的神,而是一位创造了历史的普通人。实际上,有巢氏代表的是人类发展中从穴居到巢居的一个阶段,标志着原始社会的进步,但它更大的意义在于代表了先民们为了生存坚持斗争的光荣历史进程。
从穴居发展到巢居使人类文明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有巢氏生活在遥远的新石器时代。此时,人类社会已发展到母系氏族公社阶段,居住形式的变化,带动了人类婚姻形式的改变。人们不再群居在山洞中,避免了近亲通婚,渐渐地,同一氏族内部也禁止通婚,不管是男女都要在自己氏族之外挑选婚配对象。这种族外婚显然要比血缘婚进步得多。在中华文明史上,正是有巢氏带着先民迈出了区别于动物的又一步。
伏羲又被称作宓羲、庖牺(或庖牺氏)、伏戏,同时牺皇、皇羲、太昊、包犠指的也是伏羲,在《史记》中用的是伏牺这个称呼。伏羲氏所处的时代大概是新时器时代中晚期,与神农、黄帝共同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三皇”。根据传说和史书记载,伏羲氏是我国最早的王之一,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因此被尊为三皇之首。关于伏羲留下了大量神话传说。
相传,伏羲出生在一个世外桃源一样的国度里,他的母亲是一个名叫华胥氏的美丽女子。有一天,华胥氏趁着风和日丽出去游玩,来到一个大泽中,这里到处是奇花异草,中间还有云雾缭绕,景色美不胜收,这就是传说中雷神的地盘——“雷泽”。雷神长得龙身人首,靠鼓动腹部发出轰鸣的雷声。华胥氏来到这里,被这里的美景陶醉,走着走着,看见地上有一个巨大的脚印,形状奇特。她想这里是雷神的地盘,这个巨大的脚印的无疑是雷神的。出于好奇,华胥氏不由自主地就踩了上去。突然,她觉得一阵恍惚,浑身发热,好是被蛇缠住了身体,怎么也挪不动脚步。过了好一会儿,她才能从那个大脚印中走出来。
华胥氏回去以后不久就有了身孕,后来生下一个男孩,长得人首蛇身。华胥氏是踩了雷神的脚印之后怀孕的,这个孩子又长得人首蛇身,显然他是雷神的孩子。华胥氏给他取名为伏羲。伏羲是人神结合的半神,从小就聪明过人。
伏羲长大成人后,华胥氏就撒手人寰了。这时伏羲决定离开自己生长的地方,到外面去游历。他一边向东走,一边对沿途的各种现象仔细观察,不管是斗转星移还是鸟兽虫鱼无一例外。
他看到渔人徒手在水里抓鱼,猎人冒着生命危险去追逐猎物,虽然很辛苦,获得的成果却很少。伏羲就想,怎样才能改善这种状况呢?不过,他并没有停下脚步。他又走了很久,觉得累了,就躺在了一棵高大的树下休息。不一会儿,他就睡着了,梦见自己来到了天上,一个声音对他说,天界和人间都需要一个睿智圣明的人来改造,而他就是那个人。伏羲醒来后,想了想梦中的声音,又继续上路去游历了。
当他走到中原大地时,看都这里的人们生活艰苦,被深深地触动了,决定结束游历,留在这里帮助这里的人们。
有一次,伏羲看到蜘蛛结网,深受启发,便学着蜘蛛的样子,把绳子打结做成了很多大的网,网眼大的用来捕兽,网眼小的就用来捕鱼。自从有了网,百姓们渔猎时的收获大大增加了,猎捕的猛兽吃不完,就圈养起来,以后人们就开始养家畜。此外,他还发明琴、瑟等乐器,创作了乐曲,使人们的生活中有了音乐;发明了文字,用于记事,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改革婚姻习俗,提倡男聘女嫁的礼节,结束了原始的群婚状态。
在伏羲的帮助下,人们的生活比以前富足多了,生活质量也大大提高,为了答谢伏羲,各部落的百姓一致推选他为大家共同的圣主。他就成了第一个真正的部落联盟领袖,也就是第一个王。
不过,伏羲最大的贡献还是根据天地间阴阳变化之理,发明创造了八卦,给八种简单的符号赋予深刻的寓意,以此来概括天地间万事万物的变化。相传伏羲画八卦的地方名叫卦台山。在伏羲的治理下,天下呈现一片太平盛世的景象,上天还降下祥瑞的迹象对伏羲予以嘉奖。
一天,伏羲接到报告说,卦台山出现了一种奇异的动物,长着龙头马身,身上还有非常奇特的花纹。伏羲赶紧去观看,到了卦台山果然看见了那匹龙马。伏羲本来就很喜欢观察,有时还研究飞禽走兽的脚印和身上的花纹。他发现,那龙马身上有很多黑白相间的点,仔细看来,这些点的分布很有规律。这匹龙马后来跳到了卦台山下渭水河中的一块大石上,这块石头形状就像太极,和龙马身上的花纹相映衬,伏羲顿有所悟,想通以后就画出了八卦。
八卦有八个方位,代指天、地、水、火、风、雷、山、泽八种最具代表性的自然体,反映了自然阴阳的消长,世间万事万物相辅相成的关系,是伏羲文化的特征。直到现在,国内外无数学者仍被它吸引,对它进行探索、研究。当代,许多科学家都从中得到启示,从而推进科学的发展。据说,德国大数学家莱布尼茨就是受八卦启发,发明二进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