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用的思维框架:二元关系

经常有学员问,在处理社交恋爱生活等等问题时,是强势一点好,还是温柔一点好;是感性一点好,还是理性一点好;大胆谨慎、主观客观、委婉直接,到底哪个更好。

其实选强势有可能错,选温柔也有可能是错的,可能要6分强势+4分温柔才合适,但也可能是要3分强势+7分温柔才最合适,这个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学员给细节,确实能给出一个最佳比例。

但如果是大家想自己也会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想更会拿捏这个分寸感,那就需要深入理解一下二元关系的框架。所有这种由两个对立要素就组成完整整体的,都称之为二元关系,最简洁的二元关系就是阴阳,并且阴阳可以当作符号使用,比如强势就是阳,温柔就是阴;理性就是阳,感性就是阴;大胆谨慎主观客观都类似。那具体应该用阴还是用阳,就又回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了。

那到底有哪些具体情况,这里给一个统计学的模型,会适用于大多数情况,就是正态分布。也就是各种情况发生的概率符合正太分布。像正态分布两端情况出现的概率会极小,一旦发生,就属于极端情况,那对应就选择极端强势或极端温柔;而多数时候会属于正太分布的中间部分,然后也对应的分配强势和温柔的比例就行了。

以上讲的呢都是单个二元关系的处理,但还会存在多个两个二元关系,比如在工作中10分强势,生活中10分温柔,这个才是某些人的最佳选择。这里工作生活又构成一个二元关系了;再比如外儒内法,外圆内方,都是两个二元关系。两个二元的处理方式也简单,先确定单个二元的比例,再穷举组合两个二元就行,比如内外儒法这两二元,就只有四种组合:外儒内儒、外法内法、外儒内法,外法内儒。分别找出这四种组合,分别最适用于什么情况就好了,或者说已经有了一种情况,我们拿这四种组合往上套,看哪种最适合,也就解决了。这种还在人脑穷举范围以内的,就很简单。

但也有可能遇上三个二元,四个二元,N个二元的组合,以及其中还有三元关系、四元关系、N元关系和二元关系的混搭,那就比较复杂了,这时候要么用计算机,要么修改分类标准,把它简化成元数少的。实在简化不的,人脑的话,就只能靠模糊推理了,也就是常说的靠直觉。

这里提到的三元关系,四元关系其实也很常见,比如天时地利人和、自我本我超我、三权分立等等都属于三元关系,四大皆空,人生七苦,打造闭环都属于对应的多元关系。那具体使用几元,是由分类标准决定的。

比如有知己知彼,奇正相生这样的二元来描述战争艺术,也可以有天时地利人和这样的三元,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这样的四元来描述。我们自己面对事情,应该采用什么分类方法,建立几元框架最合适,这个问题,后续的策略布局课会专门讲到,本节我们主要把最常见的二元关系讲清楚。

二元关系还有下面四个特点要注意一下
第1个,二元之间是对立统一的,会像太极图一样,会互相转化。比如感性理性,可能我们早上刚睡醒,头脑清楚就很理性,到了晚上昏昏沉沉,就很感性;结果呢,又突然出了个大事,把我们吓醒了,又开始很理性。当然早上要是直接遇上一件让我们很伤感的事情,早上也能感性起来。所以理性感性,是随时跟着我们所处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一直变化着的。我们说一个人很理性,主要是指这个人大部分时间是理性的。

第2个,使用二元关系过程中,有可能原本的情况1已经发展成了情况5,并且又触不及防地又回情况1,所以使用过程中也要灵活的根据情况变化,去调整二元比例。

第3个,当我们搞不清楚具体情况,又必须立马做出选择时,我们就按照正太分布的特点,先当作是中间的情况,五五开地中庸处理。比如说一些模棱两可,正反都能解释的废话,等后续掌握了具体情况,再去明确二元的具体比例。

第4个,如果我们有某些极端的天赋,我们是可以只选择其中一端,去发展成极致的。比如有的人智商极高,那不发展情商,情商低也没关系;有的人情商极高了,那数学只能考个二三十分也无伤大雅。当然,像达芬奇这种把情商智商都拉到满分的,两元都做到极致,那肯定是最完美的,但也是最难的。

关于策略布局里的二元关系,就讲到这里,想要更深入学习策略布局方面知识的
我是心理咨询师子枫,有七年心理咨询经验,关于情商社交或者策略布局思维训练的知识点有很多,具体可以加入情商社群和看思维导图:《情商社交 + 策略思维》汇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