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社交恋爱中,用这个方法,轻松规避风险!

小苏是一个很谨慎的女生,于是常常发各种聊天记录来分析,问某一句话或某个说法,是否表达得当。
小苏的聊天对象有自己喜欢的人,有同事朋友,也有公司领导。因为之前有说错话,导致重要关系崩溃的经历,所以小苏现在常常陷入,担心说错话的焦虑中。

小苏从小也明白,自己不是一个特会说话的人,特别是面对心动的男生、关系敏感的朋友,以及领导老师这些所处位置相比自己有优势的人。

于是,常常为了说一句话,反复琢磨,结果还是拿不定主意。
这时候我可以像以往一样,直接帮她编辑发。但终究她是需要独立的,所以现在都会用“假期法”训练她。
比如小苏想了三种表达方式,不清楚哪种好。我们就假设发了第一种,然后推测下对方看完第一种会怎么想;再假设发了第二种,推测对方看完会怎么想;再假设第三种,对方会怎么想。最后比较下三种假设,对方产生哪种想法,才是我们最想要的。然后就清楚该怎么选了。
这个方法在职场、社交、恋爱等等地方也都可以复制。
但实际使用时,多数人都会遇到一个难题:就是每次自认为发“雅咩蝶”,对方会回“哈哈”,结果对方回了“呵呵,滚”;自认为发“kiyoumi”,对方会回“卡其嘛”,结果对方回“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于是就混乱了,感觉假设法不靠谱。其实这主要原因是,需要先了解对方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了解到70%,预测准确率就是70%。一般来说,准确率不能低于50%,不然效果就一般了。
这个心理特点和行为规律,最好从刚认识,就开始总结,随着互相熟悉成为朋友时,尽量保证已经总结出50%以上了。
这总结的方法,仍旧可以使用假设法。比如假设了,但推测错误,就抓住错误,一定要分析清楚为什么不准确。分析完,以后同类的推测就都准确了,以此积累,就能搞清楚对方所有行为和心理规律,实现假设法要求的准确率。
当然,也要记得,假期法的推测终究是一种模糊推理,社科类推理,本身就存在太多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全。这和数学上的严谨推理不同。

所以这里只要推测精度达到70%,配合假设法解决社交职场恋爱等问题,就会十分有效。70%的准确度意味着,之后事情真正发生时,其中70%的情况,都已经准备了应对之策,只有剩下的30%,需要临场反应。
关于如何实现推测准确率达到70%,那是另一个很大的话题,本篇文章主要讲假设法的入门使用。

其实熟悉的东西,预测并不难。比如职场面试,预测面试时会问到哪些问题。只要有点面试经验的人,都能轻松预测到70%会问的问题。这样模拟面试时,多次训练回答那些问题,就能保证真面试时,应对自如了。在职场社交恋爱中,想提前规避说错话,做错事的风险,都可以先假设已经做了,来看看局面会变成什么样。以这种模拟的方式,就能看出真做了以后,可能会有哪些风险!
假设法更宽泛的应用太多了:模拟考试、军事演习、模拟人生游戏、模拟城市游戏等等。

假设法高难度点的应用,就是学会根据自己的需求设计专门的模拟,比如我为了让学员快速掌握聊天技巧,会设计很多模拟对话,让学员做题练习;为了让学员快速锻炼思维,设计模拟题目考察学员等等。

如果这里有人提出:要是小苏一种表达方式也想不出来咋整。其实表达方式种类有限的,全部穷举出来,让小苏挨个掌握一下就行。穷举法在职场社交恋爱方面,也非常实用,这个下次文章分享。
这个假设法,是我们明渊学社,思维训练课的内容。此外还有十几种思维方式,专门用于分析解决职场、社交、恋爱、性格、心理等方面的问题。思维的提升才能治本,提升了学员的核心能力,才能方便学员独立应对各种问题。
我是心理咨询师子枫,有七年心理咨询经验,关于情商社交或者策略布局思维训练的知识点有很多,具体可以加入情商社群和看思维导图:《情商社交 + 策略思维》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