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唯才是举”的曹操求而不得的五大人才(四)

四、派蒋干游说周瑜
“蒋干盗书”的故事应该是比较有名的,三国演义说“赤壁之战”之前曹操打算派蒋干劝降周瑜,周瑜将计就计,故意把一封假的与蔡瑁、张允二人联络的书信给蒋干看。之后蒋干拿到信和曹操复命,果然引起曹操的怀疑,把善于操练水军的蔡瑁、张允给处死了。
“蒋干盗书”是三国演义小说里虚构出来的情节,不过蒋干游说周瑜却是历史上真实发生的,发生的时间上来说应该是早于赤壁之战的。
据《三国志·周瑜传引江表传》记载,“初曹公闻瑜年少有美才,谓可游说动也,乃密下扬州,遣九江蒋幹往见瑜。”四个字“密下扬州”,一个“密”字和一个“下”字就说明了曹操当时南下这件并不是公开行事。这一句和曹操赤壁那个时候的情境不符合。而“密下扬州”这一句话,就能够初步认定这是曹操击败袁术后发生的事情,因为在汉末之时,袁术曾经就在淮南扬州一代称帝,如果这个时候曹操还没平定袁术的话,那怎么放心“密下扬州”呢?因此,蒋干游说周瑜的时间基本上能够确定是在袁术败亡到曹操南下荆州的这个时间段,也就是说公元199年至公元208年。
周瑜活跃的时间是比较早的,在孙策平定江东六郡的过程当中,周瑜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助力。孙策去世之后,周瑜带兵赴丧,虽然这件事一直争议不休,但是结果却是周瑜争取到与张昭共同辅政的权力,在江东集团中的地位更进一步。
曹操听说周瑜的名望,又产生了爱才之心。于是曹操亲自到扬州,派遣扬州九江郡人蒋干去游说周瑜。蒋干有容貌,善辩才,是江淮之间的名士。而且蒋干和周瑜勉强算是同乡,都是扬州江北地区的人。虽然没有什么密切的交集,但是至少应该是相互了解一些的。
蒋干来见周瑜,周瑜直接了当地挑明蒋干的目的就是曹操的说客,然后和蒋干表明自己对江东集团的忠诚,即便是苏秦、张仪、郦食其复生也无法改变自己的心意,提前封住蒋干的嘴。周瑜对蒋干可以说是坦诚相待,举止得体。蒋干回去向曹操复命的时候,也和曹操说明周瑜不是可以劝降的人物,曹操这次的策反也还是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