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酒文化需要被传承?行家:文化归文化,但不可带偏大众
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省份地区孕育出的文化形形色色,现在人们早起工作都需要食用早餐,而早餐文化在很多地方被称为早点文化,在广东地区更是拥有早茶文化一说,殊不知在我国湖北、苏州等地还流行一种叫做“早酒”的文化。
“早酒文化”最初起源于中国农村地区,人们起得比鸡早只为劳作,但是早起身体休养时间不够充足、浑身疲倦,饮早酒可以让他们的状态达到精神百倍,饮早酒的习惯逐渐演变成了“早酒文化”。
而国人对于文化的传承是非常重视的,既然将早晨饮酒当做一种文化,很多人便认为它需要传承。
那么早酒文化需要被传承吗?因为饮酒习惯在国人眼中一直是双刃剑的存在,对于白酒文化传承的问题有酒界行家指出:“文化归文化,但不可带偏大众”,可以通过以下3点来展开来说。
一、适用群体不同
在他们的眼中饮早酒的习惯适用于部分早起劳作或退休的人群,而对于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而言并不适用,对于上班族而言无疑是让工作环境变差,因此早酒文化传承仅局限于需要通过饮早酒来保证早起工作状态不佳的人群。
二、加重身体负担
人们在修整一夜后头一天所吃的食物消化殆尽,而早酒的主要成分是酒精,过早饮用酒精意味在身体修整期间加大其工作量,身体一大早便需开始分解酒精,这一做法对身体的损伤是不可逆的。
若是饮酒应当在午饭时最佳,身体代谢最旺盛之时便是中午,少量摄入酒精也能保证酒精的充分代谢和转化。
三、酒圈现状不同
早酒文化起源于农村,起初农民大多早上饮的酒多是自酿散酒,目前早酒文化已经延伸到各个省市,但是酒圈的现状却不是当初那么单纯和朴素。
现如今酒圈散酒的口碑大家也是知晓,网络上曝出的散酒杂醇含量超标案例不在少数,自家酿的酒可以保证纯粮但不能保证有害物质的含量,外面买的散酒连纯粮酿造都无法作保,可见早上饮上几口早酒也变成了一件难事。
综合以上3点,还是建议大家能不沾早酒便不沾早酒,若是能不沾酒精那便是皆大欢喜的事。若是非要喝酒尽量把时间改为中午或下午,做到过午不食、过量不食、过快不食,在做到这一切的前提也非常重要——选择一款纯粮酒饮用。
纯粮酒很多但是高品质纯粮酒很少,若是你也为此倍感头痛不妨看看这2款高品质纯粮酒。
国康1935
这款酒很多酒友感到陌生,但这并不是否认其品质的理由。国康1935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大曲坤沙酱香酒,其酿造工艺传承自茅台酒,这款国康1935的酿造人是陈兴希,是原茅台科研所所长,在茅台工作了将近30年,可谓是酱酒届的大师了。
因其工艺传承自茅台酒的大曲坤沙工艺,整个生产过程历时6年,将其品质沉淀到最佳时才能上市,目前国康1935主要面向小众口粮酒市场,并未多做宣传,凭借酒质赢得酒友对其“茅台平替”的美称。
叙府大曲蓝标
这款酒和国康1935一样较为小众,极少宣传,但是在其出生地四川,可以说受众极广。叙府酒厂目前在四川宜宾排名老2,仅次于浓香酒行业领头羊五粮液,之所以能达到老2的高度,是因为其获得了五粮液的提点和帮助。
叙府大曲蓝标作为一款低端市场口粮酒,不应该只被局限在蜀地,若是走向外地市场肯定能闯出一番天地。
选择对的时候饮适合的白酒才是酒友应该做的事,早酒文化传承仅适用于需要酒精保证工作质量或生活质量的群体,文化传承但不应带偏大众。
以上便是今天分享的全部内容,那么在你心里你认为早酒文化应该广泛传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