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佛朗哥的“无敌舰队”——鲜为人知的西班牙1939年造舰计划

2020-03-10 12:46 作者:千本蔷薇十字  | 我要投稿


无敌舰队之役,画家未知

1588年,盛极一时的西班牙无敌舰队在英吉利海峡遭遇毁灭性打击,西班牙海军的发展从此停滞不前。至1898年美西战争时,西班牙海军已经在国内延绵数百年的战乱和政局动荡下衰落至谷底,完全不堪一击,西班牙也在这场战争中丢失了自己最后的几块海外殖民地。尽管在一战期间,西班牙由于保持中立而获得了发展经济的机会,海军也因此得以恢复了一些元气,甚至拥有了自己的无畏舰,但是国内混乱的政治局势令西班牙依旧没能摆脱战乱的困扰,里夫战争与西班牙内战的相继爆发令西班牙海军在一战期间攒下的不多家底也几乎全部付之一炬。西班牙国内的混乱局势一直持续到1939年3月,佛朗哥和他的西班牙国民军获得最终胜利为止,而海军世家出身的佛朗哥,则就此开始了一项大胆的计划……

1.背景——内战胜利与二战爆发

当西班牙内战于1936年7月爆发时,西班牙海军绝大多数的舰船都隶属于共和军阵营。虽然海军出身的佛朗哥将军深知制海权的重要性,西班牙国民军也在他和负责北部战事的莫拉将军的带领下早早就控制了西班牙一南一北的两个重要军港——加的斯和费罗尔,但是由于西班牙海军的士兵们大多支持共和军,并将支持国民军的军官悉数杀死,佛朗哥实际上并未获得海军力量的支持,而在国民军控制下的两艘新锐的“加那利”级重巡洋舰也不得不在未完成舾装的情况下仓惶出逃至加那利群岛。不过由于富有战斗知识和经验的军官大量被杀,再加上介入内战的德意军队的干扰,共和军海军在内战中并未发挥什么作用,但是这样的状况却使得西班牙海军的人员力量被大大削弱,战斗力最为强大的战舰之一——“加那利”级二号舰“巴利阿里”号也在内战中沉没。至1939年3月国民军取得全面胜利时,西班牙海军可用的一线作战舰艇除去一直为国民军效力的“加那利”号重巡洋舰和“塞韦拉海军上将”号轻巡洋舰外,就只剩下了两艘“塞韦拉海军上将”号的同级舰——“自由”号(随后被国民军改名为“加利西亚”号)和“米格尔·塞万提斯”号,以及15艘“丘鲁卡”级驱逐舰。

内战期间的西班牙“加那利”号重巡洋舰,是西班牙最为先进、战斗力最为强大的军舰,同时也是国民军海军的旗舰

佛朗哥将军在带领国民军取得内战胜利后,成为了西班牙实质上的元首。他走上前台后,第一项重要举措就是:裁军。佛朗哥明白,这场旷日持久的内战对西班牙本就脆弱不堪的经济造成了更严重的打击,因此恢复民生与经济将是重中之重,而在内战中逐年庞大的军队规模则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不过,裁军的主要对象是陆军,由于空军和海军加起来的总人数还不到陆军的十分之一,因此佛朗哥反而认为应该扶持发展之。不过,发展海空军仍需要稳定的国内政治与经济形势,因此在佛朗哥当政的前几个月,海军主要任务还是在德国和意大利的援助下完成现有军舰的修复与维护工作。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39年8月份,时任海军参谋长的萨尔瓦多·莫雷诺·费尔南德斯就任海军部长。此前,海军部在7月份的内部会议中,确认了将联合德、意,并视法国为假想敌的作战方针,而为了胜任这个任务,海军需要4艘战列舰、数艘巡洋舰和大量的小型舰艇。

内战结束后占据西班牙海军半壁江山的“丘鲁卡”级驱逐舰,图为三号舰“桑切斯·巴尔凯斯特吉”号

1939年9月1日,随着德国入侵波兰,英法对德国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正式在欧洲开打。彼时,虽然佛朗哥认为刚经历过内战摧残的西班牙无力再担负另一场大战而决定中立,但是基于西班牙可能被强行卷入战争的考虑,佛朗哥决定放缓裁军的步伐,并加大对海空军的投入。莫雷诺部长则抓住此机遇向佛朗哥提议,应依据海军部在一个多月以前的会议结果,在10年内建设一支足以从法国海军手中保卫自家海岸线的海军。佛朗哥并未对莫雷诺的提议发出异议,因此在1939年9月8日,西班牙发布了一份宏大的造舰计划案。

2.西班牙的“Z计划”

1935年前后,德国人以法国海军为假想敌,制订了庞大的海军重建计划——即为世人所熟知的“Z计划”。而在欧洲大陆的西南端,基于同样的假想敌,西班牙也进行了极为类似的工作。所不同的是,德国舰队的主要作战目的为协助袭击舰深入大西洋;而西班牙方面则想要与意大利海军联手,从法国人手上夺取地中海乃至大西洋的部分制海权。西班牙人在一战前后就基于此思量在建设海军(那时的考量是需要见风使舵,联合意大利对抗法国或者联合法国对抗意大利),但是这项工作被国内革命乃至后续爆发的内战打断,不过思路延续到了佛朗哥政府。西班牙人认为,西、意联合舰队需要保证对法国海军20%~30%的战力优势,因此莫雷诺部长在1939年9月8日发布了如下的舰艇建造法案:

  • 战列舰4艘

  • 装甲巡洋舰2艘

  • 轻巡洋舰12艘

  • 大型驱逐舰54艘

  • 小型驱逐舰36艘

  • 潜艇50艘

  • 鱼雷快艇100艘

  • 若干后勤补给舰艇和其他辅助舰艇

除去以上的舰船建造计划案外,莫雷诺领导的海军部还计划扩建已有的海军基地、新建几个海军基地和新的海军军官学校、修复和扩建已有的造船设施、将所有的大型造船厂国有化。海军部计划在1950年之前完成全部计划,预计花费为55亿比塞塔——这对于彼时海军年度预算还不到1亿比塞塔的西班牙海军来说几乎无异于痴人说梦,因此这项计划将大幅依赖于德国和意大利提供的经济援助。

停泊于桑坦德港的“塞韦拉海军上将”号轻巡洋舰,该型巡洋舰为SECN基于英国E级轻巡洋舰(即“翡翠”级)设计,桑坦德港的维护设施也由其管理

由于西班牙几乎所有的大型军用造船厂都隶属于“西班牙海军建设协会”(Sociedad Española de Construcción Naval,简称SECN)管理,因此SECN实质上在过去的数十年间都垄断了西班牙海军内的军舰建造,而由于其和英国皇家海军关系紧密,也导致了过去数十年间西班牙海军的军舰均为英式设计。意大利的安萨尔多造船厂早在20世纪初就尝试过通过与一家西班牙民用造船厂合作的方式打开西班牙市场,但在SECN强大的实力面前最终也未能成功。佛朗哥政府为了打破这种局面,决定将大型造船厂国有化的任务设定为最优先。SECN被取消了造船厂的管理权,此项权利由新成立的海军军事建设计算委员会负责;而建造方案的选定与下发的任务则交给了海军部军事建设与海军工业局。

138方案线图,不是很清楚凑合着看看吧,不过还是可以明显看出舰型与“加那利”级区别不大

由于西班牙国内的造舰工业基础薄弱,再加上战争的摧残,因此莫雷诺领导的海军部在收回大权之后,便立即确定了以德、意提供的技术援助为主要方案来源的方针,而同时SECN尽管被剥夺了造船厂的管理权,但由于其过去30年间一直担负西班牙海军舰船的设计建造工作,是西班牙国内最富有经验的公司,因此他们也被允许提出自己的方案来供西班牙海军参考。事实上,在造船厂的国有化进程尚在进行中之时,SECN就已经依据9月8号的建造法案,提出了几个方案,例如针对“装甲巡洋舰”提出的138号计划方案。由于西班牙海军并未加入条约体系,因此在构想中,这种“装甲巡洋舰”将是专门用来猎杀彼时颇为流行的条约型重巡洋舰的,由于其没有吨位限制,因此构想中应该拥有比条约型重巡洋舰更好的防护、更凶猛的火力乃至更高的航速,不过由于其“巡洋舰”的定位而无需考虑鱼雷防护。SECN的138方案基本基于“加那利”级重巡洋舰放大而来,这型10几年前由SECN承建的条约型重巡洋舰由英国人设计,SECN在其基础上放大了舰体、加强了防护,并采用了4座三联装8英寸主炮炮塔。138方案重巡洋舰计划排水量为17500吨,如若建成,她将会成为世界上纸面战斗力最强大的重巡洋舰之一。

138方案的想象图,该方案设计排水量17500吨,长225.66米,宽23.58米,最大吃水深度6.15米,采用4台蒸汽轮机和6座锅炉,出力170000马力,航速36节,装备12门203mm主炮(4x3)和12门90mm副炮(6x2),若干中小口径高射炮和2座三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主装甲带厚度150mm,主装甲甲板厚度75mm(轮机舱)或100mm(弹药库)

SECN同时也针对驱逐舰方案进行了构想。SECN在驱逐舰的设计建造方面经验更为丰富,他们此前设计的“丘鲁卡”级驱逐舰极为成功,也占据了西班牙海军内的半壁江山,甚至获得了出口订单——阿根廷人订购了4艘该型驱逐舰。实际上在佛朗哥掌权后,SECN依旧需要完成两艘在战前未能完成的改进型丘鲁卡级驱逐舰的建造——尽管她们其实最初是为阿根廷建造的(这两艘驱逐舰为“阿拉瓦”号和“利涅斯”号,起初为阿根廷订单,但是由于内战爆发工程停止,内战结束后佛朗哥政府决定续建,但是又在1940年因为海军觉得其设计过时而叫停,但在1943年又再度复工,这两舰在如此走走停停的建造下于1946年才相继建成服役)。SECN针对大型驱逐舰的提出了1900吨级的115号和116号方案,而针对小型驱逐舰提出了1600吨级的111号方案和113号方案。由于此前“丘鲁卡”级的成功(该型驱逐舰基于英国海军部型驱逐领舰,即“斯科特”级驱逐领舰设计)以及SECN一贯的设计思路,这些方案上均带有浓重的英国色彩——115和116号方案几乎就是英国“部族”级的翻版,而111和113号方案则与英国G/H级驱逐舰极为相似。

115号方案线图,注意这张图为非权威人士制作,窝不保证其造型的真实性。该方案设计排水量1913吨,尺寸114x11.04x3.74米,航速37节,主要武备为8门英制120mm主炮(4x2)和一座五联装鱼雷发射管

3.意大利的技术援助

尽管SECN对于本职工作毫不懈怠,但是佛朗哥政府将造船厂国有化的措施就是为了防止其一家独大——尽管在西班牙国内,SECN是唯一一家有大型军舰设计建造实力的公司,但是西班牙海军还有外购这条路可以选。内战结束前夕,佛朗哥就加入了德国主导的反共产国际协定,并和德国以及意大利秘密签订了友好合作条约,意大利也在内战中秘密给予国民军海军以装备及人员上的支持。内战结束后,尽管德国由于地域限制以及本国海军仍亟待发展因此无法提供太多帮助,但是意大利方面则由于国内市场已经接近饱和,则十分愿意帮助西班牙发展海军,以借此机会开拓海外市场。

早在数十年前便尝试过打开西班牙市场的安萨尔多造船厂此次再度成为了先锋。他们为西班牙海军带来了几乎是本国海军所有主力舰型的方案,包括“维内托”级战列舰、“雇佣兵”级轻巡洋舰、“战士”级驱逐舰等等。西班牙人大喜过望,这些先进战舰——尤其是战列舰的设计是他们前所未见的。不过他们仍然有一项忧虑,就是本国的造船设备能否满足建造维护这些先进战舰的需求。1939年11月,佛朗哥派出一个使团访问意大利,双方商定了一些关于海军建设合作方面的细节,西班牙人得到了意大利人帮忙扩建改造位于费罗尔的海军造船厂以使其能够建造维护新型战列舰的保证,但前提是西班牙需要采用安萨尔多的战列舰方案。西班牙人满心欢喜地回国,开始了对费罗尔海军造船厂的扩建工作,而年底意大利的技术人员也已经到位,一切看上去十分顺利,只等安萨尔多方面提供图纸了。

二战中的意大利“利托里奥”号战列舰,安萨尔多计划以维内托级为基础为西班牙海军提供其所需的战列舰方案

在安萨尔多方面获得西班牙海军的战列舰订单时,他们也对装甲巡洋舰和轻巡洋舰表现出了兴趣。尽管本国由于需要严格恪守条约规定而并无符合西班牙“装甲巡洋舰”方案要求的现成产品,但是安萨尔多还是迅速提出了内部编号986的巡洋舰方案以供西班牙海军选择。986方案舰型基于“扎拉”级放大,而且由于没有吨位限制,其防护和航速均优于“扎拉”。武备方面则有两种选择,一是与扎拉级相同的4座双联装8英寸主炮,二是火力更强但成本更高的3座三联装8英寸主炮。与此同时,安萨尔多还提出了986方案的轻巡衍生型,采用12门6英寸主炮,以为西班牙海军提供一步到位的选择——装甲巡洋舰和轻巡洋舰选择同样方案的衍生型可大幅节约设计成本并缩短建造周期。不过由于986方案相比于本国的138方案并无明显优势,外加衍生的轻巡吨位过大,西班牙人认为如此大的轻巡带来的建造成本增加将抵消掉其他优势,因此并未选择该方案进入下一步考量。

安萨尔多为西班牙海军提供的986方案装甲巡洋舰型号之一,该方案设计排水量16000吨,尺寸213.9x22x6.65米,轮机出力200000马力,航速37节,装备9门203mm主炮(3x3)和12门90mm副炮(6x2),2座4联装533mm鱼雷发射管,主装甲带厚度150mm,主装甲甲板厚度70mm

尽管如此,4艘战列舰订单在手的意大利人也足以感到欣喜。为了节约时间和成本,安萨尔多计划在西班牙战列舰方案上照搬维内托级的设计——毕竟西班牙人的要求与他们自身相差不远。不过尚未等到详细设计完成,1940年6月,看到德国已经势如破竹即将攻入巴黎,墨索里尼迫不及待地将意大利拖入战争,尚未做好准备的意大利人只得中断了对西班牙的援助——强行参战的他们并无任何余力去帮助其他国家发展军力,已经进驻费罗尔的意大利技术人员也就此撤出。西班牙海军的建设脚步因此又再度停了下来。

轻巡版本的安萨尔多986方案,与重巡版本的差距仅仅是武备,轻巡版为12门152mm主炮(4x3)和12门90mm副炮(12x1)

4.来自德国的法式战舰

由于意大利停止援助,西班牙海军决定先暂缓大型军舰的方案,优先进行中小型舰艇的建造。在此期间,由海军军事建设与海军工业局提出的低成本巡洋舰131号方案(重巡)和124A方案(轻巡)以及此前的138号方案均被搁置。SECN方面提出的仿英制的驱逐舰方案也被认为是过时设计而被放弃。西班牙海军尽管想从驱逐舰入手,但一时找不到令自己满意的方案。不过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很久。由于法国的迅速沦陷,1940年10月,佛朗哥接到了希特勒的邀请,前往一个法国小镇进行会面。

131号方案重巡,注意该图同115,并非由权威人士制作。排水量8500吨,尺寸177.4x18.25x4.92米,航速32节,6门203mm主炮(3x2)、12门120mm副炮(6x2)、2座4联装鱼雷发射管,主装甲带厚90~112mm,主装甲甲板厚60~90mm

1940年10月23日,在西法边境的一个法国小镇昂代,佛朗哥与希特勒进行了会面。希特勒希望能够借道西班牙进攻直布罗陀,并保证攻下后此地将交由西班牙管辖。佛朗哥尽管对此有兴趣,但他并不情愿将满目疮痍的西班牙再度拖入战争。昂代会议尽管不欢而散,但是德国也并未强行跨过实力孱弱的西班牙,执行进攻直布罗陀的“菲利克斯计划”。虽然个中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由于西班牙国内丰富的铁矿和钨矿资源,德国人依旧与西班牙维持着贸易关系和有限的军事援助。不过由于西班牙拒绝参战,来自德国本土的援助可谓微乎其微。但是,在德国人的授意下,法国方面开始成为西班牙海军的主要合作伙伴。

在昂代进行会面的佛朗哥和希特勒

1941年6月22日,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行动”进攻苏联,佛朗哥为了报答德国在内战中给予他们的帮助而派出“蓝色师团”参与对苏作战,因昂代会议而出现问题的德西关系似乎得到了一些修复。1942年11月,盟军登陆北非,德国也开始接管法国大面积的非占领区,包括位于土伦的法国海军基地,维希法国海军最后的力量也随这土伦自沉行动而瓦解。占领法国全境的德国人获得了大量法国海军的资料,其中包括众多设计图纸。但是德国人更需要的是能够即拿即用的现成舰艇而不是这些文件资料,因此将部分设计图纸交给了更需要她们的西班牙。在意大利停止援助后一直苦于国内经济形势及技术实力的西班牙海军几乎是一夜间发现了宝藏,开始基于德国人提供的法国技术重新开始制订计划。

1943年初,修订后的造舰计划发布,具体内容如下:

  • 战列舰4艘

  • 航空母舰4艘

  • 巡洋舰8艘

  • 侦察舰12艘

  • 驱逐舰72艘

  • 大型鱼雷艇/小型驱逐舰36艘

  • 鱼雷快艇与猎潜艇共100艘

相比于1939年的计划,其中最大的区别为增加了4艘航空母舰,原因是西班牙海军已经从二战中习得了经验,了解到了海军航空兵的重要性。新加入的“侦察舰”则是类似于法国“空想”级及“摩加多尔”级的大型驱逐舰,西班牙海军希望这种舰艇能够取代一些轻巡洋舰的作用以节省成本,海军军事建设与海军工业局也基于手头的法国资料提出了与“摩加多尔”级如出一辙的148方案,以作为侦察舰的一个备选。

法国“大胆”级驱逐舰,图为二号舰“花剑”号。该型驱逐舰为二战爆发时法国海军最新型的驱逐舰,在法国投降时共7舰建成服役,不过随后均于土伦港自沉,西班牙则通过德国获得了其图纸

基于早在1940年就提出的优先建造驱逐舰的方针,西班牙海军选定了法国海军最新式的两型驱逐舰——“大胆”级舰队驱逐舰(Le Hardi-class)和“自豪”级大型鱼雷艇(Le Fier-class)作为自己的驱逐舰及大型鱼雷艇的蓝本,动力系统也计划采用全套法式设备。这两型舰艇均为法国开战前不久设计,而且建造工作也均因为德国入侵而停止。不过由于法国的军工业也停滞已久,武器计划采购德制。两型军舰的主炮均计划使用德国10.5cm/45 SK C/32型高射炮,相比于此前的英式驱逐舰装备的英制12cm主炮,这使得两型舰拥有更好的对空火力。海军军事建设与海军工业局优先完成了两型舰的详细设计,舰队驱逐舰的项目编号155,大型鱼雷艇则获得了158的项目编号。

155号方案,即“奥肯多”级初始方案线图,同理并非由权威人士制作。该舰排水量2050吨,尺寸116.5x11x3.85米,航速39节,主要武备为8门105mm主炮(4x2)和7管鱼雷发射管(1x3+2x2)

1944年3月,两型舰的建造计划终于获得通过,这也是自西班牙海军部1939年9月发布造舰计划以来,第一次正式通过了相关方案。不过由于德国方面战事吃紧,西班牙也逐渐倒向盟军一方,西班牙已经难以获得预定装备的德制武器,而法制的动力系统也因为法国国内动荡的局势而难以按时交货。尽管如此,西班牙海军还是为首批9艘舰队驱逐舰和9艘大型鱼雷艇提前起好了名字,9艘舰队驱逐舰为“奥肯多”级,其余8舰命名为“罗杰·德·劳里亚”、“恩塞纳达侯爵”、“布拉斯·德·勒索”、“布拉斯科·德·加雷”、“博尼费斯”、“盖尔米雷斯”、“兰加拉”和“雷卡尔德”;9艘大型鱼雷艇则为“大胆”级,其余8舰命名为“英勇”、“傲慢”(后改名“流星”)、“狂怒”、“闪电”、“公羊”、“鲁莽”、“无畏”、“雷电”。

158号方案,即“大胆”级大型鱼雷艇,图为二号舰“英勇”号,该型舰标排1450吨,尺寸94x9.5x3.6米,航速32节,主武备为3门105mm主炮和2座三联装鱼雷发射管,从图中可以看到该舰的三门主炮均位于舰艉

5.战后——美国援助与无疾而终

由于战争的原因导致西班牙海军造舰计划的第一步迈出得如此蹒跚,不过他们的苦难并未就此结束。尽管战争已经结束,法国的工厂也可以慢慢恢复产能以为西班牙海军提供他们所需的轮机系统,而已经无法获得的德制武器也可以被早已用惯的英制武器替代,但是由于佛朗哥的法西斯主义独裁统治,导致战后英法其实对西班牙深恶痛绝,因此拒绝进行进一步的军事交流。西班牙只得依靠自己已经获得的英法装备的许可证来自行满足需求。不过此时,由于其坚定的反共产主义的立场,西班牙反倒得到了另一个“大款”——美国的支持。

二战结束后,西班牙海军接入美国体系,“大胆”级也因此接受了反潜改装,图为已经完成改装的三号舰“流星”号

1947年,美国通过了关于针对西班牙政策的NSC 3号文件,由此美国开始不顾英法反对,为西班牙提供经济及军事援助。同时,西班牙海军效仿美国体系,将航空力量和反潜作为海军建设的重点,战列舰计划由于不切实际遭到废弃,已经定下方案的驱逐舰也计划改为以反潜为主要任务。而重中之重则是航空母舰。西班牙海军起初认为,应效仿英国大量建造的1942型轻型舰队航空母舰,专门设计一型轻型舰队航母以满足使用需求。因此从1946年起,关于专门设计航空母舰的工作也在海军军事建设与海军工业局中展开,编号65的草案设计也就此诞生。不过在与美国人合作之后,西班牙人开始将目光转向能够更加节省成本快速成军的现有舰改造上来——就如同美国的“独立”级与“塞班”级轻型航空母舰。1949年,针对现有舰改造航母的研究工作启动,海军军事建设与海军工业局最先研究了将“加那利”号重巡洋舰改造的可能性,结论是“可行”,并提出了编号66的草案设计。由于本国仅有“加那利”号一舰可用,为了扩大规模,西班牙海军还向意大利购买了战后打捞出水的“的里雅斯特”号舰体,并计划同“加那利”号一同进行改造。

65号方案航空母舰计划线图,吨位约15000吨,可搭载约48架作战飞机或直升机,舰载机可能会选择美制F8F和AD-4

不过,尽管技术研究表明可行,但是海军部在进行了细节研究后发现,这项改造工作的花费将高得吓人,甚至可能会超过新建一艘航空母舰。与美国不同的是,西班牙想要改造老舰,就需要将老舰翻修并先行进行拆除和修改内部构造的工作,而这就是一笔巨大的开销。由于西班牙无力负担如此繁重的改造工作,航母计划也就此被废弃。

由“加那利”号重巡洋舰改造的66号方案,性能与65没有太大的不同

同样由于经济原因,建造工作一拖再拖的“奥肯多”级建造计划也被砍掉了6艘。而当首舰“奥肯多”号终于在1960年建成开始海试后,西班牙海军却在其上发现了稳定性问题。不得已,奥肯多号只得回厂,拆除了一些装备后勉强于1963年服役,西班牙海军也彻底对自己的造船工业失去了信心,转而开始购买成熟及现成的美制舰艇。“奥肯多”级的后两舰“罗杰·德·劳里亚”号和“恩塞纳达侯爵”也放弃了原本的设计方案,以美国提供的FRAM II标准的改装方案的形式建成服役。至此,这项雄心勃勃的造舰计划也终于走到了尽头。这项西班牙海军史上最为异想天开的造舰计划,最终为西班牙海军带来的却仅仅是3艘驱逐舰和9艘大型鱼雷艇。

1963年,终于建成服役的“奥肯多”号驱逐舰,已与初始的155号方案差别巨大,主炮为4门120mm英制主炮,不过在1960年试航的时候其安装了6门,但是由于试航时稳定性出现了问题因此拆除了一座双联装炮塔
以FRAM II标准建成的“罗杰·德·劳里亚”号,安装三座与基林级同型号的127mm双联装主炮炮塔,从外观上已经很难看出其与“奥肯多”号的姊妹关系

6.后记——一些前文未提到的计划内容

1940年前后,由于施佩伯爵号在拉普拉塔河口海战中的表现,西班牙海军认为有必要为装甲巡洋舰装备战列舰级别的大口径火炮,这样才能更安全有效地打击巡洋舰级别的目标。西班牙人首先将目标锁定在沉没的“西班牙”级战列舰“海梅一世”号上,希望能够将其主炮打捞出来以供装甲巡洋舰使用,SECN也为此修改了138方案的设计,将4座三联装8英寸主炮炮塔更换为3座“海梅一世”的炮塔。不过由于西班牙计划建造两艘装甲巡洋舰,因此另一艘的武装还需另寻出路。随后由于工程暂停,“海梅一世”号的主炮塔被打捞出来后挪作岸防用途。

位于加的斯的一门305mm岸防炮,为打捞上来的西班牙级战列舰“海梅一世”号的主炮,这些岸防炮有些甚至服役至2003年才退役

1942年2月,由于德国“格奈森瑙”号战列舰受伤需要入坞修理,有情报说“格奈森瑙”号将在此次维修中更换38cm主炮,而换下来的三联装28cm主炮炮塔即将闲置,西班牙人为第二艘装甲巡洋舰也找到了出路:安装2座德制三联装28cm主炮塔。不过由于“格奈森瑙”号从未换炮,这项构想也只能是痴人说梦了。

装备德制28cm主炮的138方案想象图

除去这些新造舰的计划,佛朗哥政府也并未忘记老舰的升级改造,其中以舰况最好的三艘“塞韦拉海军上将”级轻巡洋舰的改装为重点。不过即便是这项改造工作,也因为经济原因而只完成了2/3(“塞韦拉海军上将”号未接受改装),而海军的旗舰“加那利”号甚至无福享受现代化升级改装,由此也足以见得西班牙海军的预算状况。

完成现代化改装的“米格尔·德·塞万提斯”号轻巡洋舰,可以和此前的“塞韦拉海军上将”号的照片对比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同


佛朗哥的“无敌舰队”——鲜为人知的西班牙1939年造舰计划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