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写作总是很吃力,非常像便秘的感觉

写作过程中体会到了吃力,非常像便秘的感觉
一,写作就像拉屎
我们人生中第一个作品,就是拉了一泡屎,带着兴奋与期待,跌跌撞撞跑去告诉妈妈或者其他大人。创作的喜悦,我想分享给你,没想到却是得了一场劈头盖脸的嘲笑甚至责骂。
同样的行为还有,孩子在家把盆栽的叶子全部摘下来,铺在地板上,从客厅到卧室,到门口,到阳台,摆出各种造型。有的叶子是尖对着尖的,有的是叶柄对着叶柄。有的叶子跟着别人屁股后面。有的叶子是好朋友所以他们贴在一起很亲密。这些叶子都是我的千军万马。

写作就像拉屎,有屎意,憋不住了拉得就会很顺溜。没有屎,硬挤,也挤不出来。怎么才能有屎意呢?需要酝酿,还有固定的节奏。我们一日三餐吃好喝好,大便才有原材料,每天吃的越多,拉得越多。当然这是正常情况下,有的人喜欢便秘的那种刺激感,前面那篇文章已经说了,这里就不重复了。
每天早上固定的时间,醒过来就开始写作,培养这么一个固定的节奏感。这个固定的节奏感是一种心理上的催眠与暗示,是一种生理上的仪式感与直接召唤。坐在那里就是一个动作,等待屎意与文思的到来。
常说,文思泉涌。韩寒说文思如尿崩,谁与我争锋。你至少先做出一个撒尿的姿势。一般人很少会喜欢尿在裤子里的感觉。
每天醒来铺开纸笔,打开电脑文档,点开手机便签,这是一个仪式感很强的开场,召唤文思的到来。
写作就像拉屎,有时候会便秘,有时候会夹杂着屁,有时候像跑肚拉稀,大多时候比较顺利。哪怕是便秘,也是一次很有挑战性的经历。每一次拉屎都不知道自己会拉出什么样的屎,正如每次自由书写,潜意识会释放什么东西。
如果写作非得写某个特定的题目,这里面就充满了防御,自我监控,控制与掌控。很容易造成写作的卡顿甚至便秘。硬挤是挤不出来的。拉屎非得要求自己拉出方形的屎,或者菱形的,等边三角形的,完美的球体,都是强人所难。
写作是把头脑中当下的思绪和身体感觉,情绪冲动一股脑倾倒出来。倾倒出来之后再去翻找挑选其中一些愿意给别人看的,有传播价值的,能发表的能卖钱的素材,整理修改。最后才是发表。一气呵成直接成品是强人所难。倚马可待是神话,不符合创作的真实状况。
每天吃饭才有原材料酝酿屎意,那么写作的创意从何而来呢?入兴贵闲,闲而无用。无用是为大用。什么都不干,不看手机,不看书和电视,不听音乐,发呆,闲逛,白日梦。大段的时间独处,打扫卫生,摆弄盆栽。这种看似浪费时间的做法,正是文思创意的养料。闲而无用的时间留给自己,就好比吃了很多蔬菜水果和鸡鸭鱼肉牛奶鸡蛋,原材料营养丰富,文思创意也会憋都憋不住。
写作天然带有很强的羞耻感。写作就是拉屎,谁会把自己的屎拿出来给别人看,这不是疯了吧。这种表述当中透露出的自责与羞愧,阻碍了写作顺利进行。
有人说把自己的喜怒哀乐写出来发朋友圈,发日志,好比把自己的内裤晾出来挂在大门上给别人看。我们喜欢看别人的文章,喜欢挑出文中的错别字,语病,那些强行的煽情,和尴尬慢慢的比喻。这是一种偷窥癖好。人人都有偷窥的欲望,要不然大家那么喜欢看小说,那么喜欢看直播。
写作的羞耻感来源于最初的作品被批评嘲讽的创伤。小时候的拉屎被骂的创伤,给写作的冲动焊上了一道沉重的枷锁。我们每天的日更,简单的碎碎念,水水文,莫不是在水滴石穿,在坚持打磨那个枷锁。期待早日磨透磨穿,释放内心汹涌的诗意。
二、日更等于裸奔
我点开简书APP,看完了未读消息,感觉当下有几个思想的碎片在向我招手。如果不写下来这几个闪闪发光的碎片就被冲跑了,有点可惜 。干脆我就写下来呗。
当年校内网,QQ空间,新浪博客刚火起来的时候,我还在上大学,我记得有个同学说了一句话我感觉很深刻。他说,把自己的所思所想,鸡零狗碎的感慨写出来发在网上,等于是暴露癖,脱光了衣服在大街上走,故意给别人看一样。
当时我感觉他这个评论里面包含着一种看不起,一种不屑一顾的嘲讽。但是现在,我感觉他说的有道理。这里面隐含着一对情绪冲突,我想要表达自己,我想被别人看见,被夸奖,被认同。但是我同时会有一种强烈的羞耻感,这种羞耻感非常严重,感觉可以和脱光衣服在大街上行走一样羞耻。想要突破这种羞耻,就需要强大的内心,鼓足勇气,写出来晾出来给你看。
小孩子是不会因为赤裸身体感到羞耻的。如果是夏天,光着身子跑来跑去,在河里和水塘里扑腾,或者在家里的大盆子里面的水里玩耍,这种感觉自由自在,玩一整天都不会烦。
表达自己想法和感受也不是一开始就让人感觉羞耻的。我们在小时候的表达反复被羞辱,讽刺,否定,给表达思想和感情的行为强加上了一种羞耻的感情色彩。长大以后,表达就成了禁忌。我们不能直接的说出自己的感受,不能简单明了的提出自己的要求。
日更写的都是当下的思想感受,不加修饰和删改。我写完就点击发布。这里面有一个顾虑,如果有人看到觉得我写的文字很垃圾怎么办?如果我以后出名了,成了著名的作家,有人来翻我的老底,看到我当下的幼稚的思想,和满篇的错别字,不通顺句子,然后攻击我怎么办?这些都有可能发生,但是当下如果因此而担心,并且停下写作,这就是被情绪带跑了。
写作就是把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呈现出来,这种呈现需要有足够的勇气。有的人写文章是故意的,刺激读者的情绪,那种冲击力确实有些像是走在路上,在陌生人面前突然拉开衣服,暴露自己的生殖器一样。但是还有不一样的地方,真诚的文字不会主动刺伤读者,暴露狂行为是为了惊吓刺激对方,并因此感觉刺激和满足。
写作本身足以让我满足。我看得自己的文字一个一个的落在空白的写作界面上,我的手机打字很顺畅,这种感受虽然不刺激,但是也很舒爽的。这种愉悦的感觉,舒爽,比自慰的愉悦程度稍微低一些,但是更加持久。
什么时候你能体会到这种愉悦,写作就会成瘾。写作会替代烟瘾,酒瘾,也会把性压抑转换成大量的原创文字。这大概就是弗洛伊德说的利比多升华成艺术表达。
如果选择不公开,这就是自由书写,完全为自己舒服而写作。所以我的感觉,如果你感觉日更很难,可以先写给自己,然后在写给自己的文字当中选取十分之一发布,或者三分之一,这样就好一些。最羞耻的部分留给自己,不那么刺激的公开发布。
把自己的文字公开发布,那种感觉就像是精心打扮走到门外,期待街上的行人回头看看我,紧张中带有小小的兴奋。或者有时候羞耻感特别强烈,好像要把自己刚换下来的内裤挂在旗杆上,随风飘摇,然后众人都盯着风中的内裤。光是看这个动作,足以熄灭写作的冲动,把表达的新鲜创意打落尘埃。
三、有个网站叫做“捡屎”
写作就像拉屎
这是黄老师的原创理论,她说早上起来自由书写2000字,正好是大肠经开启运转的时段,自由书写的文字,是从潜意识当中自由流淌出来的。写完自由书写,身体也做好了调整,正好屎意来临。自由书写是心理层面的文字在指尖流淌,和身体层面的顺利拉屎,确实存在对应关系。
有人可能会说,写作这么高雅的事情,怎能和拉屎牵扯到一起呢?
这就是真相啊,这也是我的真实体验。所以我把这个感觉写出来,如果恶心到了你,也不是我的本意。我是真心认同这个观点。
我觉得上面那篇文章写得还不够透彻,想继续展开幻想。如果人类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发展出来某种亚文化,有一群人特别崇拜拉屎,并且还专门开发出来一个APP,叫做“检屎”,应该是什么样子呢?
为什么会有人崇拜拉屎呢?
我觉得这种情况完全有可能。
你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人沉迷于种花养草,钓鱼,文玩,网络游戏,集邮,盘珠子核桃,还有纹身,身体穿刺,角色扮演,那你至少理解自己想成为作家,又觉得自己写的不好,然后在网上为了凑日更字数不得不碎碎念的心态吧。
喜欢写作是一个很冷门的爱好,带有很强烈的羞耻感。
你问问周围的人,喜欢写作的人有百分之几,我的印象中能持续写作的人哪怕写日记,都不到千分之一。
你喜欢写作都不敢说,你家人朋友会说你写的什么乱七八糟的。
很多人写作的时候不喜欢被人打扰,有一种偷偷摸摸的感觉。
很多时候你写不出来硬憋创意,又不好意思和别人说,在情感体验层面,简直和便秘的感觉一模一样。
自媒体社区大家会输出内容,展示作品。同样,检屎社区有很多人展示自己拉的屎。
网络上有人复制别人的作品,或者发表著名作家的文字,感叹自己写不出来那样的文字。检屎平台也会有人展示别人拉的屎,或者点评历史上著名的拉屎爱好者的作品。
网上有人说,写不出优秀作品,是因为没有存货,所以要多读书,输入才能输出。检屎社区也有类似的观点,然后大家一起讨论如何吃饭,他们的共识是,吃的多拉的也多。
网上有用户推荐书单的,检屎上就有人分享各种食物配伍列表,各种各样配餐方案。
网上有评论家,好为人师,会在评论区提到作者文章中有某个错别字,或者结构需要调整一下,或者某个句子不通顺。
检屎社区也有拉屎评论家,这些人拉屎处于瓶颈期,没办法面对自己拉不出屎的羞耻感,转而把注意力和精力投注在评论挑剔别人拉的屎上面。
他们会评论说,你这个作品结构比较松散,看来需要多吃点富含纤维素的青菜;你的这个作品点缀了金针菇,看来你是有经验的作者,建议你吞一些玉米粒和韭菜炒鸡蛋,你的作品会更有观赏性。等等。
网上有作家开讲的写作课程,28天写作成长营。检屎社区也有人觉得拉屎是需要跟着优秀的人学习的,也有28天拉屎通关营。
大家和著名的美女拉屎老师学习如何系统的规划自己的营养套餐,如何烹饪,如何保证保证三餐规律,如何冥想和自我催眠,如何给自己创设一个安静舒适的拉屎空间,如何把自己的屎进行包装和展示,如何寻找有偿征屎的机构与平台合作实现拉屎变现,最终获得财务自由。
这个课程可以用现金支付,也可以用检屎平台的虚拟币——屎贝,进行支付。走过路过不要错过,28天我们一起相互陪伴与鼓励,让你的拉屎不再孤单。
社区的官方还邀请很多机构入驻,比如各大医院的肛肠科都会在这里开设机构账号,给大家普及健康知识,和各种和拉屎相关的案例。
农业大学的食品专业教授也在这里开讲,如何合理膳食,烹饪美味可口营养丰富的套餐。还有健身专家,心理zx师也都入驻检屎平台,给平台用户科普与身体健康,情绪管理相关的知识。
还有芳香机构入驻社区,给出设计案例,因为有些用户特别关注如何消除拉屎的臭味,还有的用户致力于拉出带香味的屎。这些用户就属于拉屎极客了,他们在拉屎的道路上走向了全人类未曾触及的领域。
社区平台被用户亲切的称为屎村。铁打的屎村,流水的用户。
有的人来了拉了两泡屎就走了,有的人在这里常年坚持日更,获得了365天拉屎徽章。有的人因为相互欣赏,发了私信,加了好友,发展出来更加深厚的友谊。
还有人便秘,拉屎困难,就总是盯着别人的作品举报。
有的人喜欢组织线下见面,一起组团去品尝美食,或者参加各种线下拉屎研讨会。坚持原创投稿的用户,被官方授予了“原创作者”徽章,这是一个很受尊重的荣誉,表彰获得者有良好的饮食与生活习惯,有规律拉屎节奏,能够多姿多彩的展示自己的原创作品。
你不知道的是,如果你想申请得到这个徽章,每次投稿屎的重量都得在400克以上,这是一个潜规则,一般人我不告诉他。

【参考书】
用写作重建自我 作者: 黄鑫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出品方: 华章心理 出版年: 2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