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小辞典·外国哲学史部分》1.49 一神教
【本文转载自上海人民出版社1975年 仅供学习参考】
49、一神教
与多神教相反,是崇拜一种神的宗教。例如犹太教崇拜耶和华[1],伊斯兰教崇拜真主,基督教崇拜耶稣等,都属于一神教。
一神教是从多神教发展而来,它的产生有一个过程。最初,是从众神中推出一个所谓更崇高更伟大的神,使众神从属于它。如古代巴比伦人曾把巴比伦城的神马尔杜克[2]作为众神之首;古代埃及人曾把拉[3]作为超越诸神之上的崇拜对象;古希腊荷马诗中,宙斯[4]是群神之首,居于奥林匹斯山上,统率众神。随后,出现一个民族只崇拜一种神,但不否认其他民族的神。最后,进一步把自己所崇拜的神,说成是独一无二、至高无上的神,而其他的神都是虚假的神,例如犹太人把民族神耶和华作为独一无二的神,否认其他神的存在,从而形成完整的一神教。从多神教发展到一神教,也是经过人脑不断地抽象化的过程。恩格斯指出:把“许多神的全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转移到一个万能的神身上,而这个神本身又只是抽象的人的反映。这样就产生了一神教”。[5]
一神教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剥削阶级的统治工具。随着阶级的形成,国家的出现,君主的确立,于是剥削阶级就把人间的君主对臣民的统治搬到天国中去,就从诸神中制造出唯一的全知全能的神,作为最高的统治者,它实际上是人间帝王的化身。恩格斯说:“没有统一的君主就决不会出现统一的神”,“神的统一性不过是统一的东方专制君主的反映”。[6]剥削阶级制造了最高的神之后,又把自己的代表人物装扮成神的儿子,是受神的命令来统治人间,胡说“看权神授”、“天人感应”、“天命不可违”等,使宗教成为麻醉人民的精神鸦片,起着压制人民革命斗争的反动作用。
一神教的哲学基础是唯心主义。例如基督教这种一神教,“从历史上说它是后期希腊庸俗哲学的最后产物”[7],特别是以斯多葛派的哲学为基础。它的产生是对古希腊罗马唯物主义的否定,是退步。“古希腊罗马哲学是原始的自发的唯物主义。······它不能彻底了解思维对物质的关系。但是,弄清这个问题的那种必要性,引出了关于可以和肉体分开的灵魂的学说,然后引出了灵魂不死的论断,最后引出了一神教。这样,旧唯物主义就被唯心主义否定了。”[8]
一神教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也在不断地演变着。不仅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各种不同的一神教,如公元前六至五世纪产生佛教,公元一世纪产生基督教,公元七世纪产生伊斯兰教等;而且同一种一神教也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变化,如基督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就具有不同的阶级内容和作用。因此对各种一神教必须作具体的历史的阶级的分析。
在马克思主义之前,费尔巴哈曾对一神教和多神教作过对比,他说:“多神论、一般自然宗教把实在的东西当成了表象中的东西,当成了想象中的东西,一神论把表象中的东西、把想象、思想当成了实在的东西,甚至于把表象力、想象力、思想力的本质当成最实在的、绝对的、最高的实体。”[9]“多神教徒把自己奉献给自然,给自然一只人眼和一颗人心;一神教徒把自然奉献给自己,给人眼人心以支配自然的力量和权威;多神教徒使人依靠自然,一神教徒使自然依靠人;前者说:如果自然不存在,我就不存在;但是后者反过来说:如果我不存在,世界、自然就不存在。”[10]费尔巴哈的这一对比,揭露了一神教的唯心主义实质。但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彻底揭露一神教和多神教的阶级实质和根源,并指明消除宗教的根本途径。
注:
[1] 上帝。
[2] 太阳。
[3] 太阳。
[4] 天空。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355页。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七卷65页。
[7]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355页。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178页。
[9]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475页。
[10] 《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下卷49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