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流量明星为了证明演技,故意去扮丑、演底层角色、增添哭戏
影视剧有很多脱离现实“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尽管氛围感很悲伤,依旧描绘不出现实的半点困境,他们剧里的外卖员、保安,轻而易举就可以成为白手起家,现实中却是一代一代的贫困循环。
他们经常对胖子的印象就是自卑,所以一个胖子通过毅力最后成为美丽的白天鹅。
现实中并非如此,起码在我周围,那些所谓的胖子,也就是体型肥胖点的人,无论男女都十分乐观、活泼,他们的异性缘特别好。
迄今为止,我没有见过一个胖子自卑、社交圈小,他们开朗的性格很快就能融入一个集体,反而是那些微胖、苗条的人,处于不自卑、社交恐慌的状态。

校园里,大家会对胖子的第一印象不是身材,二是这个人可以交朋友,虽然有些调皮的同学会给胖子起外号,但是他们相处得很融洽,反而是中规中矩的同学,经常沉默的坐在角落里,总在一个集体的边缘徘徊。
职场中,有人会认为胖子不能做前台,这样对公司的形象不好,但是胖子总会成为公司人际圈的焦点,你们是否发现每次团建的时候,胖子都玩的不亦说乎吗?
之所以用胖子来做举例,就是想说刻板印象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它的本质不是生活。

电视剧中那些灰姑娘,住着宽敞的房子、穿着靓丽的服饰、画着精致的妆容,但是却说她经济压力大,甚至不得不低声下气地去求人。
请问,你见过真正的穷人吗?

电视剧中奋斗的青年,不,编剧笔下的他们是穷小伙,因为没钱女友分手,被曾经不如自己的人嘲笑等,但是他们总是开了闪光灯,一出场必成焦点,一做事必一鸣惊人。
麻烦去实地考察一下,哪个苦于生计的人,每天有大量的时间忧愁,一会借酒消愁,一会街头忧郁,这是拍写真吗?
每次能带入角色的反而是配乐,那些流量明星想证明演技与实力,就去拍底层角色、故意扮丑、增加哭戏,一个角色的拿捏什么时候要靠同情心?
你哭得昏天黑地,我却不明白你为什么哭?那些小事放到现实中根本不值一提,真正的悲痛不是眼泪可以解决的,它可以一夜白头,它可以舍弃生命,而不是做作的告诉所有人:我此刻不开心。
影视化越来越脱离现实生活,还一直鼓吹这就是底层人民的日常,你坐在高楼大厦里,哪里知道行车路上的匆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