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坏3圣痕故事:但丁,成为伟大诗人的秘诀是“初恋抛弃你”?

HI,我是为了文案被迫速读了《新生》与《神曲》的刘喜脉。

对于姗姗来迟的但丁,可能很多人在2019年的游戏安装包里就见过她。这个少女的形象就像她的原型——但丁(Dante Alighieri)一样,惊艳、矫情,还富有诗意。

我想,很多人第1次知道【但丁】,并不是因为幽兰戴尔,也不是因为历史课本,而是因为一部名为【鬼泣】的游戏大作,可惜,如果你认为但丁本人,与那个要么拿着双枪要么挥舞着巨型西瓜刀的【但丁】一样风流倜傥,恐怕就要绝对失望了。

但丁(1265-1321)在意大利文化中的地位很高——他被誉为现代意大利语的奠基者,与彼特拉克和薄伽丘共称“文坛三杰”。
而如果提及这位被誉为欧洲最伟大的诗人的代表作,首推《神曲》,其次是《新生》,这自然就是2件套与3件套的来历——当然,他也有《论俗语》、《帝制论》这样的非诗集著作。

但丁之所以成为诗人,是因为爱情。而爱情这种奇妙的东西,能让一个宛如木桩的呆头鹅成为浪漫优雅的白天鹅——代表人物就是我们之前聊过的【狄拉克】。
不过,狄拉克是因为幸福的爱情而心花怒放,但丁则是因为心爱的女人化身为天使而奋笔疾书。于是,当你遇见初恋,你可能成为一位诗人;而你单相思的初恋死了,你就可能成为一名流芳千古的著名诗人。

这著名的《新生》与《神曲》,矫情一点说,都是【但丁】为了缅怀心中的女神而作。但丁的女神叫做【贝亚特丽齐】(Beatrice),据说,但丁和这位少女一辈子只见过3次。
9岁那年(1274年),但丁第一次遇见同龄的贵族少女贝齐(1266—1290),然后【一见钟情】,但丁从此称呼其为贝亚特丽齐——这就是但丁对她的专属爱称,意为“降福的女人”。

九年后,两人在著名的【维奇奥桥】【Ponte Vecchio】(位于阿尔诺河)边再次邂逅,但丁一眼认出了姑娘,姑娘眼中的但丁却只是个路人甲;之后,两人又在一次婚礼上相遇,此时,贝亚特丽齐早已是他人的小娇妻——女神成为了他人的怀中玉,想来但丁内心一定很失落。
再之后,就是自古红颜多薄命的故事——年仅25岁的少女匆匆病故了。她死后,但丁悲痛欲绝,哀愁的力量让他的《新生》出版,在这部偏自传的诗体小说里,但丁把“初恋这件小事”写成了“真情波涛汹涌”的史诗。

但此时的女神已经不可能阅读到这些文字,好像对着空气挥舞着拳头的但丁,发现无处发泄的情绪再也不能化成写满的深情和爱恋的“旧体”缅怀诗篇,于是,但丁把这种单相思的希望、绝望、快乐、痛苦、现实、幻想,凝结成一个个离奇的冒险,这就是我们俗称的长诗《神曲》!
如果说《新生》是写实的,那么,《神曲》就是写意的。

说来也有趣,《神曲》原名为《喜剧》(the comedy),写《十日谈》的薄伽丘在撰写《但丁传》时,为了表示对他的崇敬而加上“神圣的”一词,于是,就有了《神圣的喜剧》之名(the divine comedy),但中国的译者将其翻译为“神曲”——流传至今。
这样一来,宗教意味似乎过于浓厚,原作中弥漫的人文主义情怀反倒是少了很多。

《神曲》全诗分为《地狱》《炼狱》《天堂》三部分,这也就构成了三个技能名称。在这部长达一万四千余行的史诗中,但丁自己就是主人公,他先是在黑暗森林中迷失,然后接受了维吉尔的指引,穿过地狱、炼狱,又遇见了初恋情人贝亚特丽齐的灵魂,在这位女神的协助下,但丁游历了天堂,最后觐见了上帝。
回到原画,下中上的名称分别是《地狱》《炼狱》《天堂》,这种自下而上也正是但丁游历的顺序。虽然3个人物都是但丁,但因为衣着的颜色不同,恐怕还有其他寓意。

下位原画还隐喻了维吉尔(Virgil),对应的是古罗马诗人普布留斯·维吉留斯·马罗(Publius Vergilius Maro),他是但丁最欣赏的作家。在《神曲》中,但丁将其塑造为“导师”,正是维吉尔解救了迷路的自己,并邀请自己去游览地狱与炼狱。

而中位这个左腿仅剩腿环、右腿仅剩过膝长靴,与骷髅共舞的“衣衫不整”女子,自然就是但丁本尊。不知道你是否发现,在后世的很多《神曲》插画或但丁形象画中,但丁的主色就是红色,而维吉尔(Virgil)的主色是蓝色——比如,这本威廉·布莱克(William Blake)《神曲》插图。
人物颜色的真实寓意可以有多重解读,比如,蓝色象征理性,维吉尔所代表的,正是诗人理性的化身;而红色象征热情,象征诗人感性的那一面,当然,考虑到《神曲》与宗教相关,红色与基督教中的虔诚与神圣相关,也能说得通。

注意,这里【炼狱】与【地狱】的概念还是有区别的,《神曲》中说,人死后需要通过一种精炼,将身上的罪污加以净化,这种达到圆满境界的“净炼”称为【炼狱】。
那些已经悔悟的灵魂,会依照七宗罪(情欲、暴食、贪婪、懒惰、暴怒、嫉妒和傲慢)的顺序依次修炼洗过,而这些罪过具体在说什么,可以在本期内容结束后去看【七宗罪系列】!

到了天堂,这个一身仙气,有天使翅膀的白衣女子,自然就是【贝亚特丽齐】了!乐器上的图案,那九条线或许象征天堂的九重天,其他我真没看出什么彩蛋,满星背景与小logo也是没什么说头,
虽然现实中,但丁不能与自己的梦中情人相依相守,但在虚构的传奇中,他却与自己的缪斯女神畅游天堂,这是一种多么凄美而无奈的“创意体验”啊!

再说回但丁与《神曲》,从评论上看,《神曲》在西方文化中的地位很高,不仅因为诗词内容丰富、韵律精彩,对当时政治、哲学、科学、神学等诸多内容都进行了诗意的总结,更因为其对中世纪的保守、愚昧等进行了无情的抨击,为欧洲的思想启蒙运动带来了人文主义的曙光。
另外,围绕作者和作品,后世的艺术家也创作了很多传世的插画与油画,如《但丁在贝亚特丽齐去世时做的梦(Dante's Dream at the Time of the Death of Beatrice),1871年》和《但丁与贝亚特丽齐相遇》(Dante and Beatrice)。

纵观但丁的一生,虽然矢志不渝地守护着他的爱情,但如果从理性角度来看,这种单相思属于听上去很美好,细想就觉得很蠢。或许这就是但丁的性格,也注定了这位才子悲剧的一生,超凡脱俗虽好,但生活在大千世界,又有多少人能“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呢?
由此,又要说回【但丁】的原画,也许与其他圣痕对比,【但丁】作为“朝花夕拾”的作品,这位少女的形象是真好看!一个小家碧玉的娴雅高贵都要溢出整个画面了!但肯定会有人抱怨彩蛋不多,立意一般。

不过,我现在也在反思,难道一款蛋池圣痕,就真的需要在形象、立意、内涵上都能达到浑然天成的统一吗?
这样一款带有长发、白毛、大白长腿、腿环、丝袜等元素,可矜持可风骚,满足不同人的需求,甚至能让不少玩家有“舔”的冲动的少女形象,其形象塑造已经很成功了,再多的添头也不过是锦上添花,唯有游戏体验中,数据上的强度才是“雪中送炭”。

这些零零总总,其实都是游戏创作者需要去考虑的,没有那么多玩家愿意思考这些被过分发散的“奇妙”,我想,还是不要太高估一些本来很简单的东西,就像《神曲》本名不过是《喜剧》(the comedy),一样。
关于但丁和《神曲》,我们就聊到这儿吧。希望你可以小小三连、评论和弹幕,以示支持!更多精彩,敬请期待,我们下1期的圣痕故事,再见咯!

如果觉得内容比较有趣,你还可以通过下面的4个传送门查看更多哟:
【1】【圣痕故事】收藏夹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medialist/detail/ml337285064
【2】崩坏3圣痕故事全纪录文集: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66580
【3】崩坏3圣痕故事(有声故事)合集:https://www.bilibili.com/audio/am29265163?type=7
【4】杂文集合:https://www.bilibili.com/read/readlist/rl97797
(づ ̄3 ̄)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