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面对亚文化(如furry,LGBT等):客观看待,积极转化

2019-11-06 00:13 作者:琉璃汐阳  | 我要投稿

首先请大家看一篇摘自有关亚文化的文章:《面对要文化:客观看待,积极转化》中的一些片段

原作者:尹鸿

请注意,本专栏对转载的文章有一定的去除和修改,想看全文请自行搜索原标题《面对亚文化:客观看待,积极转化》

亚文化,通常是指种种非主流,非普适,非大众的文化。亚文化群体许多是所谓弱势群体边缘群体。


应该承认,亚文化是客观存在,它反映的是部分没有或者暂时没有进入主流社会体系,获得主流文化认可的“边缘”或者“孤独”群体的文化自我认同。所以,大多数亚文化都是那些尚未获得足够社会地位和身份的青少年,以及社会中各种少数群体的文化符号。这种符号可以暂时使他们获得身份认同,表达自我,发泄焦虑和苦闷,消除在成长过程,社会化过程中内心的隔绝感,无意义感。从这个意义上说,亚文化往往体现出一定的“合理性”。如果无视这种合理性,采取简单粗暴的压制和排斥态度,往往不仅不能解除两种文化之间的紧张度,而且还可能对亚文化群体的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亚文化正是各种非主流群体的精神抚慰方式。


  过去文化话语权主要由精英支配,多数情况下,亚文化很难在大众传媒,主流社会中得到直接显现,因而带有某种“地下”“半地下”特色,如今在拆除了文化门槛的互联网时代,亚文化获得比过去大得多的话语空间。大家都可以相对自由地进行文化表达,亚文化可以较为畅通无阻地在互联网上进行传播,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他们往往体现出比主流文化更大的亲和力和吸引力,以至于很多爱好者都会感到“二次元”生活并非只出现在虚构世界里,它常常就在我们日常生活中。


  “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对待亚文化使成为主流文化必须积极面对的挑战。简单粗暴的压制,抑制,打击,在互联网时代几无可能,而且还会引发亚文化更加强烈的对抗,从而导致部分群体与主流文化之间更深的鸿沟,从文化发展经验来看,除了对亚文化进行适当管理以及防止其它“地下”堂而皇之地成为“主流”之外,也应适度宽容其对其进行疏导,引导,吸纳,使之对主流文化的对抗性减少到最低,使亚文化的合理性被主流文化最大限度地包含。从“对峙”走向“转化”,减少文化冲突,达成更多文化共识,既是主流文化应对亚文化挑战时应该的态度,也是主流文化自身革命鼎新,继续开来的客观需要。

看完后你有什么感想呢?其实这篇专栏主要是转载这篇文章中的一些好的片段,我也不会说的多的:就这篇文章给我的感受就是“真实”,因为现在真的有些亚文化和主流文化仍然存在对抗。有些虽然没有强烈的对抗,但一直有受到收到歧视的现象(如LGBT群体)。至于我所混的兽圈(furry),它只是众多亚文化群体中之一,也是没有被主流文化所接受的群体之一,不过我很庆幸目前我非常喜爱的圈子还在稳步发展中,我希望其它亚文化圈子的爱好者们看到这篇文章后,能够正视自己所处圈子与主流文化的关系,避免和主流文化硬碰硬,毕竟只有互相理解,包涵,才能谋求共同发展。

希望这期专栏能对你有帮助,Thank you for reading.

面对亚文化(如furry,LGBT等):客观看待,积极转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