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长制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阚一任)
天高气爽、碧水清涛,阳光像金子一样洒满河面。清风带着花草的馨香拂面而来,沁人心脾。走在岸边,蜿蜒的亲水步道沿着河岸连绵不绝,这里正是如今江苏省泗阳县裴圩镇一干引河沿岸的风景。
一干引河是联通高松河、官沟河等入湖河道的重要水体,然而在治理之前,这条河又脏又臭,河道淤塞,污染严重,周围的群众对此抱怨已久。

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该县以水利服务乡村振兴为重要抓手,紧紧围绕“河道通畅、水体清澈、岸坡绿化、景色优美”的建设目标,加快推进泗阳县水系连通及农村生态河道建设项目。
泗阳县水系连通及农村生态河道建设项目以高松河、小黄河等38条骨干河流为整治对象,综合运用水系连通、河道清障、清淤疏浚、岸坡整治、河湖管护、防污控污、景观人文7项措施开展系统治理,项目涉及13个乡镇,其中治理河道长度137.86公里,河道清淤疏浚100.58公里,河道清障8处;新建生态护岸及堤防41.7公里,岸坡及岸带植被恢复面积约163.13公顷;建设连通补水工程3处,主要水源存蓄工程4处;建设主要人文景观工程5处;实施防污控污工程8处,截留处理污水能力达到1.28万吨/天。

目前,全县有21条河道水系得到了综合整治,原来的各类水体之间常年不流动,既不利于水体自净,也不利于防洪排涝。整治之后的河水得到沟通,构成了相互联系的水系网,防洪排涝能力得到了增强,构建了“格局合理、功能完备、互连互通、蓄泄兼续、引排得当、多源互补、丰枯调剂、水流通畅、环境优美”的河湖连通体系,推进农村生态河道的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