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飞体检常见异常:沙眼
沙眼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眼科疾病,在招飞体检中并不罕见。新中国成立初期,沙眼曾在我国广泛流行,高发区患病率达90%,一些城市也高达50-60%,以致当时流行“十人九沙”的说法。随着科学和医疗的发展,生活水平和卫生条件的改善,我国的沙眼流行状况得到有效遏制。2014年中国已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根治致盲性沙眼的要求。沙眼作为一种传染性眼病,仍然可能有散发病例存在,也可能在卫生条件差、经济落后的地区小面积流行。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性结膜角膜炎,因其在睑结膜表面形成粗糙不平的外观,形似沙粒,故名沙眼。本病病变过程早期结膜有浸润,如乳头、滤泡增生,同时发生角膜血管翳;晚期由于受累的睑结膜发生瘢痕,以致眼睑内翻畸形,加重角膜的损害,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造成失明。多发生于儿童或少年期。

沙眼临床表现多为急性发病,病人有异物感,畏光,流泪,较多黏液或黏液脓性分泌物。数周后急性症状消退,进入慢性期,此时可无任何不适或仅觉眼易疲劳,如于此时治愈或自愈,可不留瘢痕。但在慢性病程中,于流行地区常有重复感染,病情加重。角膜上有活动性血管翳时,刺激症状变为显著,视力减退。晚期常因后遗症,如睑内翻、倒睫、角膜溃疡及眼球干燥等,症状更为明显,并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重症沙眼常发生后遗症与并发症,危害视力,常见的有睑内翻及倒睫、沙眼性角膜溃疡、上睑下垂、沙眼性眼干燥症、泪道阻塞及慢性泪囊炎、睑球粘连和角膜浑浊。
民航招飞体检并不常规检查睑结膜,因此对于症状轻微、病变不明显、病变局限于睑结膜的沙眼通常不易发现。由于沙眼可临床治愈,因此招飞体检发现的轻症沙眼通常会给予治疗的机会,一般不会轻易淘汰。如果沙眼侵犯角膜,或者造成视力减退,或者造成晚期后遗症如睑内翻及倒睫、沙眼性角膜溃疡、上睑下垂、泪道阻塞及慢性泪囊炎、睑球粘连和角膜浑浊的,招飞体检通常不合格。
预防沙眼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沙眼的感染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主要传播途径是“患眼-手-眼”。由于沙眼衣原体常附着在患者眼睛的分泌物中,任何与此分泌物接触的情况均可造成沙眼传播感染的机会。沙眼的易感危险因素是不良的卫生条件、营养不良、酷热和沙尘气候。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预防:
1、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面部清洁,不用手揉眼。
2、手巾、手帕要勤洗,晒干,一人一巾专用,不能随便用他人的手帕手巾。
3、用流水洗脸。
4、家庭做好灭蚊、灭蝇,清除滋生地。蚊、蝇等昆虫接触并携带眼分泌物,也是沙眼病原微生物的主要传播方式之一。
5、注意水源清洁,以阻断沙眼传播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