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邹莉娟:从小双下肢残疾,残奥会F34铅球和标枪冠军的故事

2021-08-30 23:42 作者:重庆红虎  | 我要投稿

残奥会相比于奥运会影响力要低一些,在群众中的受关注度没那么高,但是经过多年发展,随着残奥会的竞技水平越来越高,竞争越来越激烈,观赏性也越来越强。特别是中国残奥会代表团近几年的优异表现,让越来越多的国人开始关注起残奥会。

自从中国1984年首次参加残奥会以来,中国残疾人运动员的成绩就像芝麻开花节节高,从2004年雅典残奥会开始,中国代表团已连续4届残奥会位居金牌榜首位,2016年里约残奥会上更是突破了百金大关,收获107枚金牌。这么好的成绩当然离不开运动员的奋勇拼搏,努力进取,要说中国的残奥代表团,那真的就是藏龙卧虎,英雄辈出。

李豪

随着2020年东京残奥会开赛以来,中国残奥代表团更是一马当先,势如破竹,牢牢占据着金牌榜首,其中有为中国残奥军团夺得首金的李豪,有轮椅击剑获得女子佩剑和重剑双金的谭淑梅,有女子100米200米T35级破纪录夺冠的周霞,有女子200米自由泳S5级冠军张丽(男女混合4×50米自由泳接力金牌选手).....他们都只是中国残奥军团的一个个小的缩影,虽然命运待他们不公,他们却在残奥会上绽放了生命的光彩,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每个残奥会冠军的背后,可能都隐藏着可歌可泣的故事,今天要说的主人公的名字叫邹莉娟,一位双下肢残疾的田径运动员,她是F34铅球和标枪的残奥会冠军。

一、从小双下肢残疾

邹莉娟,1994年8月出生在江苏镇江的一个农民家庭,因出生时难产导致双下肢残疾。小时候,她常常因为身体的残疾而感到自卑和迷茫,她经常为未来焦虑:“我以后能干什么?”

后来,邹莉娟参加了省残联组织的一次运动员选拔,因为身高和臂展的优势,她非常适合投掷类竞技项目,所以,她被选中了,这次选拔改变了她的人生,也让她找到了自身的价值。

加入江苏省残疾人田径队后,在徐崇尧教练的关心、培养下,运动水平进步很快。每天6小时的训练,在别人眼中看起来苦不堪言,但她却乐在其中,她深知,要想取得超人的成绩,就要付出超人的努力。


因为残疾的原因,练习投掷只能坐着投,长年累月下来腿部靠着轮椅的一侧已经磨得不剩什么了,为了练好投掷项目,邹莉娟每天要练空手投掷300多次。几十公斤的哑铃,她要凭借上肢力量举起来,一组下来已是满头大汗,每天要练很多组,更不用说满手的老茧,都是训练时留下的勋章。

刚开始时,由于身体瘦弱,邹莉娟经常感冒,为了项目需要,她要提高体重,每顿都要吃完教练准备的“超量大餐”,吃不下去也得吃,才逐渐有了现在健壮的体魄。

走竞技体育之路,注定就是要与泪水,汗水相伴,刚开始时,因为受不了训练强度,邹莉娟经常累得无法入眠,常常一个人躲在被子里哭,脑海里不止一次想放弃,但倔强的她忍住了,同一批入选的小伙伴都受不了苦走了,只有她最后坚持了下来。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刻苦的训练换来的是成绩的一次次提高,她从全国大赛、世锦赛,奥运会,一个一个台阶往上进阶,终于通过竞技体育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二、残奥会F34级铅球及标枪冠军

2012年,邹莉娟进入国家队集训。

2014年,邹莉娟参加了韩国仁川亚残会,她获得了F34级铅球及标枪两枚金牌,胜利让邹莉娟慢慢热爱上了投掷项目。(注:F34铅球项目中,F代表投掷,3代表脑瘫,而4指的是轻重级别。)


2015年,在全国第九届残疾人运动会上,邹莉娟在女子F34级铅球比赛中以9.01米的成绩勇夺冠军,并打破了7.90米的全国纪录。同年,在多哈举行的世界残疾人田径锦标赛上,邹莉娟获得了F34级铅球及标枪两个项目的金牌。

2016年,在巴西里约残奥会上,邹莉娟获得F34级铅球及标枪两枚金牌并打破两项世界纪录。同年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四青年奖章。

2017年,邹莉娟参加了伦敦世锦赛,再次取得了F34级铅球及标枪两金的好成绩。

......

三、东京残奥会再夺冠

在2020东京残奥会上,邹莉娟在女子F34标枪决赛中亮相,以22米28的成绩成功卫冕,并平了她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同时也创造了新的残奥会纪录。后面还有F34铅球的比赛,不出意料,还是囊中之物。


训练时很苦,拿金牌时很甜,觉得一切都值得了,邹莉娟说:“感觉以前吃的苦,虽然当时很难,但拿到金牌后再回想,就感觉没有什么过不了的坎,咬咬牙就坚持过来了。”

邹莉娟的故事只是残奥会中国代表团的一个小小缩影,我们还看到了很多感人肺腑的场景,比如:在女子400米T11级(视力障碍)中,刘翠青被他的搭档徐冬林带着跑,让人不由得想起“你是我的眼,在黑暗中为我指引方向”。想起用嘴打球的易卜拉欣·哈马托、独腿骑行的梁贵华、“无臂飞鱼”郑涛……


他们不是超人却像拥有隐形的翅膀,拼了命也要留给自己一个灿烂的句点。他们不需要同情和怜悯,却总是缺少掌声和鼓励。对普通运动员来说,体育是竞技事业。对残奥会上的选手们来说,这是重生。

残奥会的魅力绝不止于竞技。


邹莉娟:从小双下肢残疾,残奥会F34铅球和标枪冠军的故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