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日志》——一
3月8日凌晨1时,接到热心市民报警,在某街道某居民区内,一男子疑似正对家中妻子、儿子两人进行家暴,家中不时传来争吵声和摔东西的声音。接到报警后,彭大队命我和另一名女同志前去调解,必要时可对施暴者进行逮捕。
大多数家庭争吵,无非分为三类,一是自身,二是财物,三是家庭。这样排序也是因为从之前的家暴案例中,产生家庭矛盾原由最多的来进行排序。所以我们看到,因为家庭而产生争吵的案例几乎很少,有些案例甚至还是勉强归类到家庭的。这一点上,老祖宗早就明白“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的道理。
带女同志去也是有道理的,因为自身原因发生的家庭争吵,就证明了人是有问题的,为何施暴,就是因为精神失控才施暴。假设夫妻两人没有小孩,那女同志就展现贴心的一面,让夫妻二人感到女同志就像他们的小孩一样,给他们带来温馨家庭的假象,这样就能缓解矛盾;那如果有小孩,女同志则扮演和蔼可亲的母亲,给当事人感受到母爱的关怀,同时也像母亲教育小孩那样对当事人进行家庭教育。
到达现场后,经过初步的了解,原来男子和男子妻子,都没有母亲。男子曾经把妻子打进医院,他们的儿子也差点失去了妈。
鉴于男子有家暴的前科,我们决定将三人带回到警局进行调解。
负责开车的是我。说实话凌晨这个点我已经很困了,但在车上,男子却还在喋喋不休,我大致听了会儿,人又不知不觉精神起来。
从男子口中,我大概得知他们的儿子是怎样的一个人。小孩应该是一个没主见的人,身边的朋友做什么,他也跟着做什么。当一股潮流席卷他们年轻人时,总会有几个人先带头,试图引领风骚。小孩则是被带入中的一个,但是跟随的时间也不长,短则两三天,长则两三个月,之后就没下文了。男子总是这样批评小孩,说他是软骨头,三分钟热度,一点坚韧的品格都没有,浪费时间浪费钱。不仅自己的父亲看不起,身边的同学和朋友也是如此。
男子又将矛头对准了自己的妻子。从他口中说出来的例子,我从出生到现在第一次听讲过。
某天居民区内,有个女子来到了某栋住户楼下,宣称自己是某住户的前妻,她扬言道,自己的前夫在离婚后,没有尽到对她的某些义务。这里我们暂且不做评价,主要是后边那戏剧性的发展。
那个女人带了一伙人来到前夫家门口,说要声讨前夫。好家伙,当前夫一打开门,众人都惊呆了。那男人身高一米八五,是个练块的,,手掌更是大到好似一巴掌就能打死一条狗的地步。众人纷纷后退,只有前妻一人上前敢与前夫争论。而前妻带来的那伙人,力肯定是不敢出了,只敢用“声音的力量”变相支援女人。
男子妻子听到这件事,感觉不得了啊。那男人是我高中同学,怎么能不帮点啥呢?等她人到达现场,发现更不得了,那伙人其中一个居然是自己大学同学,还是做化妆品买卖的,自己有许多化妆品是从他那里低价购买的。
妻子心想怎么办才好,两边都不想得罪。自己想了想,算了,还是购买盗版的化妆品吧,就当今天自己没来过,事情也没发生过。直到有一天,自己丈夫,也就是男子,因公需要借用化妆品,使用后竟然因为过敏而送进医院,这给丈夫气得直骂自己妻子连点事都做不好。高中同学听闻这件事,还嘲笑道买那种人的化妆品真是活该,真当自己是财神爷;大学同学也同样听说了这件事,责怪她买盗版,不照顾老同学生意,表示以后不会再卖给她了。
我们女同志试图安抚男子,缓解他的怒气。男子一见有旁人回应,更加积极,和女同志唠嗑了一大堆。说自己以前怎么穷,后来怎么因为为人处世成就了一番事业,好不容易将家庭支撑起来,又因为他们两母子依依妖妖开始走下坡路,感叹道自己倒了霉竟遇上他们这种人。听男子的语气,仿佛他历经沧海桑田,看遍凡尘俗世。
正当男子滔滔不绝,妻子突然质问道:“你说够没有?你现在真的很像个小丑,我也已经忍你很久了。”妻子的这一番话,让我们所有人沉默住。妻子又开口说道:“你还记得你说的话吗?我们刚认识那会儿,你答应我不会在外头乱搞,但是你一点都没改。结婚后也不知道收敛,甚至在我怀孕的时候也是。我能忍受邻居在我背后的冷嘲热讽,但是唯独不能忍受你这个人。”
回到警局,已经是凌晨两点半钟。夫妻二人还在互扒黑料,我们让女同志带小孩去休息室睡觉,彭大队也亲自出面对他们进行调解。我知道,今晚没有个五点钟,是不能入睡了的。
警员编号:86508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