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美术作品 丝绸古道行
著名画家赵以雄在八十年代走遍了我国境内的丝绸之路,作画千余幅,有了这样一组丝绸古道行。

轩辕柏(1982年)
丝绸之路自陕西长安(西安)始。陕西黄陵县桥山黄帝庙内有一株古柏,高19米,为群柏之首,传为四千多年前黄帝手植。

敦煌莫高窟(1980年)
莫高窟,又名千佛洞,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上下五层,南北长1600米,开凿于前秦建元二年,有洞窟492个,内有壁画彩塑数千,是一个综合艺术宝库。敦煌为古丝道上一大都会,往来丝绸之路的使节商旅,都要在这里修整。

雄关嘉峪(1980年)
在甘肃省酒泉西,为长城西端之终点,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城关“南凭红山祁连,北依黑山嘉峪,深藏固蔽,险峻天成”,号称“河西第一隘口”,自古即为古丝道上必由之路。

同心清真寺(1984年)
建于明万历年间,为宁夏最古老最大的清真寺,1936年红军西征,曾在此建立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族自治政府,为回族史上第一个革命政权。

公婆泉(1983年)
在腾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之北,有一条东西千里的碛路,为华北通西域的捷径,但沿途缺乏水源。公婆泉位于碛路西端,泉水从坡地渗出,为过路驼队人畜的宝贵水源之地。

金城姑娘(1983年)
甘肃省会兰州古称金城,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兰州市西有西汉王朝所设金城县,为回族聚居地。今日黄河之滨,金城关下,常常可以见到回族妇女在门前捻线。

惠回古堡(1983年)

胭脂山(1982年)
又名焉支山,在甘肃省山丹县东南。山色如胭脂,盛产大黄,亦名大黄山。这里牧草丰美,东温夏凉,山势险峻,是河西走廊通往青海的孔道。汉将霍去病出临洮越焉支,打通丝绸之路。

塔尔寺(1983年)
位于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西南,为喇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每年都有藏、蒙古、土等族群众来此朝拜。湟中县是祁连山南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亦是进藏和穿行青海的必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