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住建部:《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复审(电力工程部分,2022年度)》应考虑生物多样性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就《2022年工程建设规范标准编制及相关工作计划(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国际部(简称“中国绿发会国际部”)积极响应号召,发挥学会的政策建言功能,特就即将开展的《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复审(电力工程部分,2022年度)》专项工作提出建议。

来源:住建部000013338/2021-00600号通知文件
据《2022年工程建设规范标准编制及相关工作计划(征求意见稿)》介绍,《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复审(电力工程部分,2022年度)》专项工作的范围和主要内容为:“按照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要求,落实《关于深化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改革的意见》工作部署,结合电力工程质量安全行政监管和技术管理需求,开展标准审查、协调、调研、技术咨询等工作;结合相应团体标准发布信息,对现行电力工程标准进行梳理并复审,提出整合、精简、转化建议”。主编部门为:国家能源局。组织单位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起草/承担单位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完成时间为:2022年12月。
中国绿发会长期从事生物多样性保护、可持续发展工作,了解到在我国电力工程的建设中,存在生态环境方面的多方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建议将“生物多样性”作为一项专门指标,纳入到《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复审(电力工程部分,2022年度)》专项工作的全部审查中。
理由: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见》,指出要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融入生态文明建设全过程,并强调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各地区、各有关领域中长期规划;制定新时期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编制生物多样性保护重大工程十年规划。
在“双碳”目标和生物多样性国家政策的指引下,电力工程的建设要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纳入主流,极为重要。
(二)建议将“外来入侵物种防治”纳入到《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复审(电力工程部分,2022年度)》专项工作的审查中。
理由:在我们的实践工作经验以及林业部门权威专家得到再次证实,电力工程建设的一些操作常常导致外来入侵物种扩大到新的领域。
以松材线虫病为例,松材线虫病被称为“无烟的火灾”,是通过松墨天牛等媒介昆虫传播,从而引发松树病害,过去30年已经给我国造成上千亿元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而电力线路周边、通讯基塔、铁路沿线、风景区、建筑工地周围都是松材线虫病的高发区域。因为电力建设(尤其是高压电线塔建设)的包装材料常常被丢弃在山上,而包装材料中的寄主,导致了松材线虫病的传播,进一步侵染新的森林。因此,对于电力工程建设,一定要将电力建设包装材料等物资的妥善处理纳入考虑。在《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复审(电力工程部分,2022年度)》专项工作审查中,应纳入这类针对外来入侵物种的考虑,使得电力工程建设达到环境友好。
(三)建议海上风电的建设,尤其要考虑到对于野生动物迁徙物种(尤其是迁徙鸟类)的环境影响评估。
理由:推进应对气候变化要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协同治理。海上风电被认为是未来清洁能源新方向,也是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点领域。国家能源局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海上风电装机规模已居世界第一。不少海上风电的建设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鸟类迁飞路线(EAAF)上,在设计之初就将这类生物多样性影响的因素纳入考虑,有助于推动生物多样性与气候变化的协同增效,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
以上,我会积累了30多年的长期的工作经验和实践。我们希望能为起草/承担单位(起草/承担单位为: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提供支持和建议。
整理/Linda 审/YJ 编/ang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