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下几十亿资金,中俄合作的又一超级工程重磅出世,全球规模最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对能源的需求也在逐渐增加。俄罗斯的亚马尔半岛目前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气储量,不过由于开采条件恶劣,加上俄罗斯并不急缺这部分的资源,导致亚马尔半岛的能源一直被封藏于永霜冻土之下。就在近日,中俄两国宣布再度合作,又一超级工程惊艳亮相,亚马尔地区的百万吨油气能够被一次性运回。

为什么说亚马尔地区的能源开采条件十分困难呢?“亚马尔”在当地本土语言中的意思是“地球的尽头”。这里年平均气温为-10°C,最低温度达到-50°C。该地区远在北极圈附近,几乎常年都处于冬季,每天的日光也仅仅存在数小时。这使得各国的施工团队被迫穿上厚厚的保暖雪衣,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施工工作。

此外,亚马尔地区非常偏远,没有当地劳动力可用,最近的城镇也位于3000公里之外。加上当地常年覆盖积雪,土地泥泞不堪,也为钻井作业带来了极大的困难。深厚的冻土不利于当地能源通过铺设管道的方式向外输送和投入使用,这些都是亚马尔地区虽然有丰富的液化天然气资源,但长期未能得到开发和利用的地理原因。在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倡议下,俄罗斯政府宣布,由俄罗斯、中国、法国和丝绸之路基金会共同合作开发这个位于亚马尔半岛的首个特大型能源合作项目。整个项目预计耗资约270亿美元。一旦项目正式投入使用,每年将能够产出1740万吨的天然气和100万吨凝析油,并通过液化天然气列车以及油轮运输到欧洲,北美和亚太地区的市场,创造极高的能源价值。

亚马尔半岛遍布永久性冻土,地下土壤层平均保持着至少两年的冻结,在冻土上层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冻结和解冻。因此将施工设施直接建立在土壤上是非常危险的。在这种情况下,施工团队经过仔细的调查和研究,最终决定将施工设施建在一个一个固定在深层土壤中的“高跷”上。极其严寒的气候也不利于天然气的液化加工,液化天然气工厂的液化技术也经过了施工团队的精心挑选,以确保能够适用于这些严酷的条件。对主持这次特大工程项目的俄罗斯诺瓦泰克股份公司而言,在施工过程中最让他们印象深刻的当属来自中国的工人。每一位中国工人都为参与这一中俄合作的国家项目而感到自豪,并在如此恶劣的气候条件下勤奋安全地开展了施工工作。正因如此,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比原计划提前成功完成。我们相信,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进一步扩大,我们的工程项目将越来越活跃于世界舞台上,为世界各地的发展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