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技巧|辅导作业到崩溃?让孩子自主完成作业的7个技巧

▌
不少父母从幼儿园就开始鸡娃,如何让孩子从小就能主动完成作业也成了他们头疼的问题。
事实上,让孩子们完成作业的过程不必总是痛苦的。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享如何激励孩子完成作业,并且能享受其中的秘密。

为什么孩子讨厌家庭作业?
幼儿园的功能在过去十年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曾经它是一个社交和玩耍的地方,现在它提高了孩子在其中学习阅读、数数、静坐和听老师讲课的重要性。
对许多孩子来说,幼儿园是他们在第一次正式受教育的过程。从在家里整体玩耍,到在一个有组织的环境中一坐就是几个小时,这是一个艰难的转变。此外,许多幼儿园也开始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这从客观上减少了他们玩耍的时间,这也导致孩子们没有动力做作业。
家长需要转变心态
为了激励孩子,家长首先要改变心态,从工作心态转变为学习心态。
上学本该是是学习、获取知识、探索新事物和成长的过程。念书的目的不是为了考大学,找份好工作,有稳定的收入……当然,这些想法的出发点都很好,但所有目的的原因,并不是享受学习本身,这更像是一种投资的心态。
在中国,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9年。如果一个孩子厌恶学习,那将是十年的苦痛。如果家长能及早干预,告诉自己育儿中要把工作的心态转变为学习的心态,那么孩子的成长将会有一个良好的开端。这听起来有点抽象,这里有7个切实可行的步骤。

1. 停止把作业当成孩子的“任务”
当家长把做家庭作业称为任务时,是在告诉孩子作业就是一项枯燥乏味的“工作”,丝毫没有乐趣可言。这样做会让孩子感到难受,即使这并非是事实。
2.不要告诉孩子: “你完成作业才能玩”
玩耍对一个孩子的重要性众所皆知。当家长把家庭作业和娱乐对立后,也是在告诉孩子家庭作业不可能是令人愉快的。
所以家长要让完成作业的行为变得更有意义。可以告诉自己的孩子,他们既可以玩耍,也可以写作业。只要能在一天内把这两件事都做完,就可以决定自己做这些事的顺序。
父母往往会惊讶地发现,让孩子拥有决定权,是他完成家庭作业中最大的激励因素之一。
3.不要拿“没有家庭作业”作为奖励
有些老师会给表现好的学生不布置作业作为奖励,这并不是一个良性的行为。家庭作业是为了实践我们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而不是一种惩罚措施。
即便家庭作业是家长自己都想要摆脱的东西,也尽量避免给孩子留下这样的印象。

4.不要唠叨、贿赂或强迫
不要唠叨,也不要强迫孩子学习,不要逼孩子做家庭作业。无论是通过奖励还是惩罚,都只会适得其反,降低孩子的内在动机。
那要如何让孩子乖乖完成家庭作业呢?需要孩子自己的内心有完成作业的想法。
5. 让孩子自己承担后果
很多家长都很沮丧地问:“孩子总是拒绝做家庭作业该怎么办?”
先给孩子解释为什么作业很重要,以及不做作业会发生什么。如果他们依旧拒绝写作业,那就不写。
引导孩子知道不做家庭作业的后果——无法很好地记住知识,需要接受学校中的“惩罚”。回到学校后,他们必须向老师解释为什么没有完成家庭作业,他们可能会失去一些休息时间等。
但有些家长会认为,这不是放纵孩子,让他放任自流吗?
在低年级时不完成作业,并不是孩子学业的结束。每个家长都不可能通过强迫的方式,来让孩子念完大学。帮助孩子尽早理解写作业的目的,也是在让他们尽快理解学习的意义,并在之后的人生中做出正确的选择。

6. 和孩子一起做家庭作业
不要告诉孩子家庭作业很重要,要用行动告诉他们,比如和他们一起做作业。这也是在告诉你的孩子,作为父母你非常重视家庭作业,你愿意花时间陪伴他一起做。
研究证实,家长的参与也与孩子更好的学校表现有关。
7. 让做作业变得有趣和积极
有很多方法可以使家庭作业变得有趣,可以看看下面两种方法:
方法一: 把做作业作为一种奖励(年幼的孩子,比如幼儿园的孩子)
上文不是说使用奖励来督促孩子是不好的,现在又说要用家庭作业作为奖励?
不提倡用奖励的方式完成作业,是因为当我们将”没有家庭作业“当作是”奖励“,这就会可能给孩子传递了一个暗示,即“不写或者没有作业”才是常态的。
当家长把作业作为奖励时,是在向孩子传达另一个信号,完成家庭作业是一件积极的事情,需要自己去争取。家长也可以尝试不同的方式,比如这么说:“如果你表现好,你可以和我一起做作业。如果你不守规矩,你就不能做作业。”
有些家庭从幼儿园就开始使用了,而且效果很好。尝试过这种方式的父母,大多在激励孩子做家庭作业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方法二: 比赛做作业
一个毕业于斯坦福和哈佛的家长这样分享她的育儿经历:孩子就读学前班时,她会买彩色的作业书和孩子一起做。有时会轮流做,有时也会比赛看谁能更快地读完这一页。
有时家长故意做错,好让她女儿指出错误。事实上,及时发现妈妈的错误会让孩子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有时家长会和孩子一起庆祝她们都做完或得到正确答案。这非常有趣,这位孩子非常喜欢这类亲子间的互动,到她上幼儿园的年纪,已经很喜欢家庭作业了。
这个孩子念到幼儿园时,老师开始布置作业,这位家长特意买了和家庭作业相似的练习本,然后陪着孩子一起解决题目。就像之前对待作业的态度一样,她们仍然比赛,庆祝,并从中获得乐趣,并且增进了彼此间的关系。
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本应该用于整个学年的作业本,孩子一个月就把作业都做完了!

写在最后
激励孩子的正确方法是什么?答案是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是指因为纯粹地享受而参与一项活动。这种享受来自个体内部,是一种从执行任务中获得的心理满足,而不是来自外部结果。换句话说,要让孩子做作业,首先要让享受做作业的过程。
但让孩子享受做作业的过程,只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第一步,完成作业或取得好成绩不是上学的目的。养成对学习知识自发的热爱才是关键,这才能让孩子受益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