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阿里变阵:CEO和事业群总裁之间 多了四个分管大总裁

2021-12-08 00:08 作者:大力财经  | 我要投稿

阿里巴巴调整架构,两位关键人物 —— 戴珊和蒋凡。

调整前,他们分别是阿里第一个业务 B 系和最重要业务淘系的两位总裁。现在,戴珊从蒋凡手中接过大淘宝(淘宝、天猫、阿里妈妈),蒋凡将分管原来戴珊负责的全球速卖通和国际贸易两个海外业务。两人一个负责阿里在国内的零售和批发业务,一个则负责国外。


最近在阿里内部频繁被提及的有三个词:

“经营责任制”,指的是张勇在事业群(BG)层面放权,业务总裁承担更多责任,成为一个商业 Leader(即小一号的 CEO),除了对业务负责,还要管理财务、法务、人力、公关等,类似一个独立的公司。

“板块治理”,如果经营责任制是为了让单个业务实现自给自足,那么板块治理指的就是把多个相关业务划分在一个板块,分别设立负责人自主管理每个板块,重点在 “独立和自主”。

阿里第一次对外正式提及 “板块治理” 是在今年 7 月初的调整中,当时,张勇用了一个拗口但力求准确的表达——“各业务单元经营责任制上的板块治理模式”。

“多元化治理” 包含了板块治理,在本次调整邮件中首次提出,同时被上升为和 2015 年中台战略同等地位的集团全新组织战略。

它比 “板块治理” 更进一步,一位阿里人士分享了自己的理解 —— 板块治理像是亲兄弟分家过日子;多元化治理则像是亲兄弟各自组建了两个气质、文化、价值观都不一样的家庭。

阿里拥有超过 25 万人,是一个庞大的组织,部门太多、业务复杂,“需要用新的组织治理方式来梳理组织和部门,不然理不清楚。” 上述人士称。据《晚点 LatePost》不完全统计,向张勇直接汇报的高管超过 30 人,应该中国互联网公司中直接下属最多的一位 CEO。

现在,张勇有了明确的四个业务帮手。在 CEO 张勇和事业群总裁之间,阿里设立了四个分管大总裁:

戴珊,负责中国数字商业板块,即阿里在中国的零售和批发业务,包括主营电商业务大淘宝(淘宝、天猫、阿里妈妈)、上个月新升级的 B2C 零售事业群、社区团购业务淘菜菜、淘特和国内贸易(CBU)等,它们在阿里的总营收占比高达 65%(数据来自最新第三自然季财报)。

蒋凡,负责海外数字商业板块,包括东南亚电商平台 Lazada、帮助商家在海外卖货的全球速卖通(AliExpress)、国际贸易(ICBU)等,它们的营收占比为 7%。

张建锋,云与科技分管大总裁,主要负责业务包括阿里云智能、钉钉、天猫精灵、达摩院和平头哥等,营收占比 10%。

俞永福,负责包括本地生活、飞猪和高德三个业务的生活服务板块、同城零售事业群和灵犀互娱事业群,营收占比约为 6%。

分管大总裁在内部被阿里员工称为 “0.5 层组织”,如果 0 层是 CEO,1 层是事业群,那么分管大总裁就是位于其中的 “0.5 层”。

“多元化治理” 下,每个作战单元的责任、指挥官都十分明确。一个可能的典型变化是,比如过去一度在张勇繁忙的工作日程中,每周至少会把一天的时间分给本地生活服务公司,但现在这些事会交由对应的分管大总裁俞永福来负责管理。

来源 《晚点 LatePost》



阿里变阵:CEO和事业群总裁之间 多了四个分管大总裁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