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写作素材]-03·古代“中国”的别称
中国的别称不限于“华夏”、“九州”、“五湖四海”。
1、[赤县神州]
《史记·孟子荀子列传》言:“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2、[赤县]
《诗北山传》言:“中国名曰赤县。赤县内,自有九州。”
《谷梁恒百年传》又载:“九州之内,名曰赤县。”
3、[神州]
《中华大字典》释:“神州,中国之别。”据考证,这一称呼始于战国后。
4、[海内]
《辞海》四海条注:古人以为中国四周皆是海,所以把中国叫做海内,把外国叫做海外。
5、[中夏]
《后汉书》曰:“目中夏而布德,瞰四裔而抗棱。”
6、[函夏]
《汉书》:“以函夏之大汉夸,彼曾何足与此功。”
晋朝张景阳《七命》:“王猷四塞,函夏谧宁。”
7、[九牧]
《荀子》:“此其所以代殷王而受九牧也。”
《汉书·郊祀志》:“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九州。”
8、[九区]
晋朝陆士衡《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赋》:“九区克咸,讴歌以咏。”
9、[九域]
《汉书》:“《祭典》曰:‘共工氏伯九域。’”
宋朝《九域图》、《九域志》,皆记全国各地的地理图志。
10、[八州]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许皇后》:“殊俗慕义,八州怀德。”
11、[九州]
《尚书·夏书·禹贡》记载,“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