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火锅界大战?
海底捞被质疑抄袭巴奴,火锅界CP组合的相爱相杀?
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麦当劳与肯德基,宝洁与联合利华......每个行业里似乎都有那么两个势均力敌的对手,相互竞争,也在竞争中相互成长。最近因“抄袭”风波被并提的海底捞与巴奴,何尝不也是“竞合伙伴”?
*海底捞涉嫌抄袭?
日前,有网友发文称,在郑州某海底捞门店就餐时发现其“活体黄豆芽”、绣球菌、毛肚、茴香小油条、嫩滑鸭血等几道菜,与巴奴火锅极为相似。此篇文章随即引发了网友们的热烈讨论,一系列对海底捞的质疑接踵而来。
美团发布的《中国餐饮报告2019》显示,近两年餐厅倒闭率超过70%,而火锅行业,竞争更为激烈,且火锅行业由于其自身的行业特性,产品趋同性高、相似性高。与餐饮行业常见的商标抄袭不同,海底捞、巴奴此次所涉及的产品、外观并没有明确的抄袭界定划分。天眼查显示,海底捞、巴奴均尚未申请菜品相关外观专利。
*服务主义与产品主义的交锋
17日,巴奴对此次涉嫌被抄袭事件进行了回应:“我们也非常欢迎海底捞加入巴奴产品主义的阵营,共同为顾客提供健康、美味的好火锅。”从这份声明可以看出,这次“抄袭事件”可以看作是海底捞服务主义与巴奴产品主义的碰撞。
以“学不会”闻名的海底捞,确实是以服务见长,而且不乏学习者——巴奴也是其中一员。巴奴掌门人杜中兵曾表示,最开始巴奴全面学习海底捞的服务,比如送皮筋、眼镜布、甚至舞面。但只亦步亦趋地学便无法超越,2012年,全面学习海底捞三年的巴奴提出了产品主义,“服务不是我们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几年过去后,海底捞服务主义的竞争优势逐渐减弱。是否抄袭如今尚无定论,但此次纠纷足以说明产品主义正大行其道。
*三方获益的竞合
商业世界里,像海底捞、巴奴这样的竞对有很多。以简单的语言对其进行概括,“竞合”伙伴该是一个相对恰当的词汇。商业世界固然你死我活,但在你死我活、各自招式频出的竞争中,企业也能相互学习、相互成长。经济战略研究专家詹姆斯·穆尔在《竞争的衰亡》中提出:“企业竞争不是要击败对方,而是要联盟广泛的共同力量创造新的优势。”
对于此次纠纷所涉及的海底捞和巴奴来说,餐饮市场、火锅市场仍然无限庞大且零散,哪怕略占优势但谁都不能说自己是毫无争议的霸主,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发展之危,合理竞争,并在竞争中学习对方优势,加速自身的成长才是当务之急。如此“竞合”,获益的当然不只是双方,还有千千万万的消费者。毕竟对于消费者来说,好吃才是主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