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生寄居蟹饲养问题汇总
本来不是很想说这个事情,但是迫于无奈吧,不想有新人进来又给坑一次,反正得罪人的事情我干就好
1.蟹圈乱象,为什么“大佬”能养好我就养不好
答:所谓的大佬也养不好,你看见的这些人个个死亡率超高,难得有状态好一点的,一查地址,广东海南台湾,这就不是他自己养的,是老天爷帮他养得
2.为什么我照着网上的攻略布置环境后状态依旧很差
答:因为这些环境就有问题,这个圈子有个乱象,就是一帮人水平非常差,却非常的虔诚与狂热,到处传播自己的饲养理念,并且出现明确的信息控制,如果你照他们的方法养,养好了,或者是不按他们的方法养,养死了,他们就会积极让你发声,反之,如果你不按他们的方法养,养活了,亦或是按他们的方法死了,他们就会用各种手段阻止你发声,常见的话术有“为什么别人都好好的就你死了”“空间还是不够大沉木还是不够多”“寄居蟹不适合家养”“打架了给大个体吓死了”反正让你觉得是自己的问题,“大佬”的经验是不容置疑的,最好你就直接退坑,如果你头铁就是要发声,那么你大概率会直接给网暴,给污蔑,比如我之前一直按他们的方法养,陶瓷灯加湿器,单贴面加热,厚土,最后各种暴毙,直到我放弃他们的方法自己研究,死亡率骤降,故而我说“不要再最求什么大空间厚土了,我用这种方法已经升天十几只蟹了”而这一切被春秋笔法一波变成了“养死了十几只蟹还教别人养”一轮操作下来,大部分人都会选择退避,毕竟没几个人愿意和疯子纠缠,如果我不是给他们害死那么多,我也不愿意纠缠,加上这个圈子体量就小,新人一进来往往铺天盖地的都是所谓“大佬”的真言,但是你学完之后自己的蟹就是没状态,就是死亡率超高。
饲养问题
1.关键问题湿度如何掌控
答:核心问题是避免某一面大幅度散热导致大量冷凝水,具体方法,弱加热弱散热的强保温模式,多面加热,可以减少散热带来的危害,这里需要强调两点,一是强保温是非常难做的东西,比如我用的eps泡沫箱(要配温控),也就是菜市场装菜的泡沫箱,完全封闭以后保温性能远超任何隔热布贴缸棉被包裹,但是即使如此,单贴面加热垫还是很吃力,我最后还是在左右各塞一个加热垫才让蟹活跃起来。有条件的话,我建议在泡沫箱内部走加热线,侧壁绕一圈起码有个四面加热,二是均匀加热防止冷凝水不是看温度处处一样,而是不能有某一面大幅度散热,比如我一个朋友为了观赏,用木柜子装玻璃门,里面放透明饲养盒,结果就是玻璃比木头容易散热,柜子正面大幅度散热,最后饲养盒正面大幅度冷凝,结出大量水雾。
2.为什么我有加湿器湿度还是过低
答:因为湿度由气态水决定,而加湿器喷出的是液态水,液态水要蒸发才能变成气态水,而高湿度空气中液态水的蒸发极大程度被抑制,所以你再喷液态水收效甚微,打个比方就是如果你要提升火力,而你只有一把手枪和五发子弹,如果提升子弹数,你就可以一直开火,但是始终是有极限,如果你想一直提升火力,最后制约你的不是子弹数而是枪的数量,子弹已经过剩了,所以类比回来,你后期再喷水也无济于事,液态水已经过剩了,是蒸发量的问题。
3.我能不能用蒸发量强行消除抽湿量
答:基本上不可能,抽湿随湿度的增加而增加,抽去的值不是固定值,返还给你的才是固定值,相当于你无论给他1000还是10000它都还给你两百,其他的都抽走,所以你空气湿度越高,抽的越狠,而湿度越高蒸发越难,最终湿度一定会降下来,降到抽湿和蒸发持平的湿度,这个湿度肯定不够的。
4.为什么我的湿度常常爆表达到百分之99
答:空气湿度是无法通过抽取土壤中或者其他什么地方的液态水使自己达到百分百的,只是理论上可以,实际上随便一点温度压强波动都会使他降下来,所以你看到的百分百并不是它抽取土壤水的结果,而是它抽取其他空气水的结果,常见的陶瓷灯中心加热,就是把中间空气的湿度全部驱赶到缸璧的结果,这时候缸璧湿度计显示百分百,而中间湿度只有40,如果隔壁百分之70-80恭喜你中间只有20,这也导致了我觉得非常好笑的问题,“我的湿度计探头要放在哪里啊?”你想让你的蟹在哪里过日子,就放在哪里吧,其他地方都不要了。
5.推荐加热方法
第一个我推荐的就是泡沫箱外套加四张加热垫贴四面的方法,或者是在泡沫箱内部想办法缠加热线。
第二个如果你想观赏,可以考虑透明饲养盒,外套木柜子或者是泡沫柜子,在正面放一个玻璃门,在饲养盒与木柜隔层使用暖风扇使隔层内部空气流动起来,前面玻璃面便不会大量散热,注意的是这种空气流动只能是隔层空气流动,如果直接在饲养盒内空气流动的话就是均匀抽湿。
综上所述会发现一个大问题,就是广东海南这些高温地区,实际上占了一个天大的优势,你冬天气温五度人家气温20度,你强加热强散热大幅度抽湿,人家一样用陶瓷灯加个温控甚至开一分钟关五分钟,人家20度的外界空气和你比散热,比抽湿,所以我说大部分所谓的大神根本就不是自己技术多好,而是老天爷帮忙,只要不作死就不会出事情,总结出来的方法一塌糊涂,你越学他死越快,最后还给你一句为什么别人都不死就你死,一定是你自己水平有问题

6.埋土混养等其他问题
答:1.不存在什么适应期,如果你的蟹到家就埋土里说明你的环境温度湿度不对,最后出来活动也不是什么适应了环境而是被迫出来吃饭喝水,往往选择傍晚等气温骤降湿度相对提高的时间,此时身体状态已经是崩溃的边缘
2.不存在什么喜欢挖土一说,温度湿度正常全程地表活动
3.不存在打架一说,最多推搡,长期大小混养并没有死亡案例
4.不建议挖出正常蜕皮的蟹,但是挖出来也不会死,温度湿度正常后命硬的很,我这边试过挖蜕皮的蟹,挖出来完全没硬化,甚至没力气,多次给抢壳,给过重的壳甚至会因为没力气带不走而直接裸奔,频繁的塞回去又裸奔折腾好几次依旧没死亡案例
5.如果有需要的话可以联系我,让我正常玩肯定是死不掉了,给我打个2w我直接掐死一只对外说是压力过大,打架挖土其他什么原因只要价钱合适都可以商量,我可以直接去开两盒抗抑郁的药对外说它得了抑郁症
常见的死法解析
这东西只要死,基本上就是温度湿度出问题,不然命奇硬无比
1.完整的死亡,基本上出现在单面加热导致得温差缸内,一面高温低湿,一面低温高湿,由于寄居蟹对湿度比对温度敏感,本能爬到低温处,最后冻昏冻死
2.自切,这种就是湿度炸的更厉害,整个地表没有一个湿度正常的地方,最后直接在水盆边自切
3.海水淡水缺乏这个不解释
4.毒死,这个死法本来我都想不到的,出自知名寄居蟹“大佬”mo某,为了证明寄居蟹有精神压力而将寄居蟹关在小盒子里面,铺上椰壳砖,然后不给干净水源,寄居蟹拉的屎加食物残渣混到垫材里面发霉,然后寄居蟹再从垫材里面喝水,一口提神醒脑,我人直接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