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一、阿拉伯帝国
(一)、兴起背景
1、宗教信仰: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伊斯兰教的兴起和发展使各氏族部落形成统一的民族力量。
2、政治基础: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政权,实行政教合一体制,逐渐实现阿拉伯半岛的基本统一。
3、军事因素:阿拉伯军队在保持自身优势的基础上,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引进先进武器,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4、经济因素:北方土地肥沃的新月地区文明的吸引。
5、群众基础:下层人民的支持。
6、外部环境:周边王朝外强中干,日趋衰落。
(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7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大规模向外扩张,先后征服叙利亚、两河流域、伊朗和北非广大地区,到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
(三)、统治特征
1、政治:(特点:实行政教合一,集权专制)
①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
②下设各部大臣,辅佐哈里发分掌行政、财政和宗教等方面的事务,其中以掌管财政和税务的部门最为重要。
2、经济:
①国内:经济繁荣,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很大发展。
②对外贸易:阿拉伯商人在东到东亚、西到西欧、南至非洲的广大地区从事陆上和海上贸易。(商业贵族成为帝国上层统治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③城市:帝国境内有很多城市,都城巴格达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之一。
3、文化:
①吸收与融合:阿拉伯人吸收被征服地区的文化,广泛翻译古代波斯、印度、希腊和罗马的文献,融合东西方文化。在文学(《一千零一夜》)、艺术、科学和思想等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②文化交流与传播:阿拉伯商人和旅行家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中国的造纸术、印度的数字等先后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西欧文化的发展。
4、影响:阿拉伯帝国的建立,将原本已经相互联系的地区置于统一的帝国统治之下,强化了不同地区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东西方生产技术、商业贸易的发展及文化交流。
★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①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
②工商业发达,经济繁荣
③统治者重视知识、人才
④地处亚非欧交界,地理位置优越
⑤兼收并蓄,融合东西方优秀文化
★阿拉伯帝国繁荣的文化成就对人类历史进程重大影响
1、对世界——成为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2、对西方:
①为欧洲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②把东方的技术发明传入西方,有利于西欧社会的转型。
3、对中国
阿拉伯的文学、天文学、医药学和数学等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二、奥斯曼帝国的兴起
1、帝国的建立过程
①13世纪,信奉伊斯兰教的奥斯曼土耳其人崛起,逐步征服小亚细亚。
②14世纪中期,奥斯曼土耳其人逐渐征服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
③1453年攻灭拜占庭帝国。将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④16世纪后期,奥斯曼帝国先后征服西亚和北非部分地区,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2、统治特征(继承阿拉伯帝国政教合一的体制)

3、奥斯曼帝国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①奥斯曼帝国扼亚非欧三洲要冲,控制了连接亚欧的商路,促使西欧国家致力于寻找新的商路,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②奥斯曼帝国对巴尔干和东南欧部分地区的征服导致该地区民族关系极为复杂,甚至使国际关系趋于紧张,为一战爆发埋下了伏笔。1918年一战结束后,奥斯曼帝国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③奥斯曼帝国的对外扩张促进了世界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三、南亚与东亚的国家
(一)、中古时期的印度
1、笈多帝国(320-540年)
①建立:4世纪初,笈多帝国经过多年征战,几乎征服了北印度。
②统治特征

2、德里苏丹国(1206-1526年)

(二)、中古时期的日本
1、大化改新
(1)背景:①国际:秦汉之际,中国移民把冶铁和水稻种植技术带到日本,推动了日本社会的发展。
②国内:6-7世纪,日本出现严重社会危机,皇族中的改革派发动宫廷政变,孝德天皇继位。
(2)标志:646年,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开始改革。
(3)内容:①经济方面:废除部民制,实行班田制,建立起封建土地国有制;实行租庸调制,提高生产积极性。②政治方面: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建立起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国家,各级国家官吏均由中央任命。
(4)意义:①经过约半个世纪的改革,日本模仿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国家。
②大化改新解放了部分生产力,完善了日本的统治制度,是日本由奴隶社会进入封建社会的标志。
2、幕府统治
(1)概念:①日本封建武士通过幕府实行的政治统治。幕府是古代日本一种权力曾凌驾于天皇之上的中央政府机构。掌握最高权力者为征夷大将军,亦称幕府将军。
②日本历史上共经历了镰仓幕府、室町幕府、德川幕府三个幕府历史时期。
(2)背景
①政治基础:10世纪,日本的中央集权体制开始瓦解。
②经济基础:随着新土地的开垦,贵族、佛寺和神社广占土地,形成庄园。
③社会结构:贵族及庄园领主为保护财产豢养武士,武士集团的重要性日益增强。
(3)建立:12世纪末,武士集团的首领源赖朝在镰仓建立了自己的军事机构——幕府,并从朝廷获得了镇压叛乱、征收赋税等权力,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4)特点:①天皇与将军:以天皇为首的朝廷只保留名义上的中央政府的称号,实权由以将军为首的幕府掌握。②将军与武士:将军与武士结成主从关系,武士成为将军的家臣,将军赐予武士官职和俸禄,武士对将军宣誓效忠,并承担纳贡和服兵役等义务,武士成为幕府统治的基础。
(5)锁国体制:17世纪建立的德川幕府面对世界变局意图以锁国加强统治,抵御外来影响。(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殖民势力的渗透,有利于日本文化的传承,但也使日本落后于世界发展潮流。)
(三)、中古时期的朝鲜
1、7世纪末,新罗初步统一朝鲜半岛,模仿中国建立中央集权国家。
2、10世纪初,新罗人王建建立高丽王朝,仿效唐朝制度,在中央设三省六部,将地方划分为十道,推行土地国有,引入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中国儒家经典和辞章之学广为传播。
3、14世纪末,高丽大将李成桂自立为王,迁都汉城,改国号为朝鲜。
4、16世纪末,日本丰臣秀吉派军侵略朝鲜,朝鲜请求中国支援,明朝派军队赴朝鲜作战,历经7年中朝军民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