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法简志(1)

夫天下之人。庶几无不求长生者。 而今之世人皆为诸苦恼所困,因而多可悲而少喜。即损其心形于无形,纵观古今。 求得仙道之人甚少,志其得道之法而传于世者益鲜为人知。今偶得一奇书,名曰《太乙金华宗旨》,其传仙道实为详尽。相传此书为吕祖所作。虽已流传百年,而知其者无几。 吾欲明世人玄门奥妙,人皆能习得逍遥自得之仙家心境,脱身于苦海深渊,自然长生,乃作此以示之。 金华者,光也,光隐于金色之花,即为先天太乙真炁。注想天心,便可回转其光。 天心人人皆有,为两目间一穴窍,亦曰"玄关"."黄庭"。儒曰"虚中",释曰"灵台"。启此穴窍,可见雕台画阁,光芒万丈之景象。人之元神居于此间。 而光为天心之主,故一回光,则周身之炁皆汇聚于此。故回光便是无上妙谛。光易动而难定, 回之既久,此光凝结,即凝元神而飞升于九霄之上 。《楞严经》亦云:"纯想即飞,必生天上。" 此天非苍阔之天,乃身内之天也,即为乾宫。回光功法甚妙,然非极聪明之人行不得,非极沉静之人守不得。 习此法而不成者,多以不静而失之,以愚钝而弃之者少。 血肉之身非人之本根,元神载于人身而存于世, 故元神为人之真性也。元神假身之形以动 ,动之久而身必竭,身竭则人亡,虽人之身灭, 而元神未灭,回光可保元神永存于自然一炁,即是超元会而上,不堕轮回沉沦, 所谓保人之本来面目是也。 凡人投胎之时,元神居于两目方寸之天心, 而识神则居于下方血肉之心也。元神与识神,如君与臣。君安于宫中而遣其臣, 臣奉君命而行事。元神好静,而识神易动。识神闻惊而跳,闻怒而闷,见死则悲,见美色而且眩。 故诸多烦恼扰其心。久之,识神主其身,元神失其权用,如臣夺君之位,于是元神渐消散矣。 今回光而守天心,如左右大臣上朝而辅其君,君位益固,内政既肃,即元神凝而掌其身,自然不灭。人本真之身始于天心,非血肉之身也,盖身中有魄焉。 魄附于人之意识而用,意识依魄而存。魄性阴,意识之本也。识不绝,则生生世世, 魄之形与质亦易变不绝。魂性阳,神之所藏也。魂昼寓于目,夜舍于肝。寓于目, 则人可目视万物,舍于肝,则人之梦境生。神于身中游,即生梦,刹那便可游尽身中九天九地,梦醒,则觉浑浑蒙蒙,恍恍忽忽,是因神拘于身之形也,即拘于魄, 故回光以炼魂而保神,拘其魄而断其识。炼尽阴魄以成纯阳,即消魄以保魂也。 魂长人之寿,魄则望死,一切好色动气皆魄所为,即识神也。注神于天心元神, 则乾阳圣胎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