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翻译】梦野久作《死后之恋》(死後の恋第一、二部分)

作者介绍

梦野久作(1889-1936),本名杉山直树,幻想文学作家、变格派推理大师。著有《脑髓地狱》、《瓶装地狱》、《死后之恋》等作品。儿时体弱,母亲离异,在祖父母膝下养育成人。好学。师从梅津只圆学习能乐。长大后欲参军,体格评测乙等落选。明治四十四年,入学庆应义塾文科班,成绩拔群,开始文学创作,发表处女作《怪物梦人的解剖》与《脑髓地狱》前作《诡异的鼓》。大正四年,出家,开始大量创作,两年后还俗。期间,《诡异的鼓》获《新青年》杂志二等奖,然而江户川乱步并不看好:”这篇文章完全没有打动我,你们都说该选一等奖,真让我吃惊。以防万一我再读了一遍,觉得还是不行。“因此,梦野久作退出九州日报。此后,陆续发表《押绘的奇迹》、《冰之崖》等名作。昭和十年,代表作《脑髓地狱》发表,问世即引起极大轰动。然而梦野生活并不规律,虽不喝酒但烟瘾极大,近一天十包,且好甜食,尤喜咖啡与奶油,因此患有高血压等疾病,血压甚至飙升至180-200。二·二六事件后,上京,处理父亲后事。三月十六日,雪降。梦野散发出门,入浴,在涉谷南平台的住宅以精神爽利的姿态与朝日啤酒负责人林博会面。当他拿到父亲茂丸的葬礼账面报告后,忽然高举双臂大喊:“今天啊,是好日子啊,啊哈、哈、哈——”话音未落便倒下,死因为脑溢血。
本文(《死后之恋》)参考《新青年》杂志昭和三年十月号底本。因个人水平有限,如有错译漏译,还望指正。本文涉及尼可拉二世一家被处决的历史事件,各位可先行了解该写作背景再作阅读。


正文
死後の恋
“啊哈哈哈哈哈……呃,抱歉失态了,想必阁下一定惊得倒吸一口凉气吧?哈哈!之前让你误认我是个乞丐了……啊哈啊哈啊哈,快要笑死我了!
“您难道不知道吗,最近浦盐镇上街谈巷议的那位风流不羁的男人,正是在下。哈哈!您真不知啊。那么,您会那样想也是没办法的事呢。一个穿着从小偷手上买来的破烂旧式礼服的男人,会在斯威兹兰斯卡亚街(浦盐镇的银座商业街)上将阁下这种优秀的军人绑架抓到这样的饭馆里,冷不丁地说出像——
‘请为我的命运做出抉择!’
——这样的话,是因为有事相求啊。您要认为我是疯子,那也没办法了。哈哈哈哈哈……但是,您应该也知道吧,我确实并非乞丐或者疯子,也没有喝醉……对,并非这样……
“啊真是让您见笑了。别看我衣衫褴褛,但其实我在莫斯科土生土长,身上还有着旧莫斯科贵族的血脉呢。而现在,我的命运被一种与罗曼诺夫王朝的衰落紧密相连的、名曰“死后之恋”的极其不可思议的神秘力量所压迫,为此困扰得辗转反侧彻夜难眠。实话说,接下来我说的话,还须请您细细倾听,从中给出珍贵的决断。当然,我要说的是极其认真的、且有着重大历史意义的要事。
”啊……能得到阁下的理解,真的十分感谢,万分感谢——要来一杯伏特加吗?那么威士忌呢?白兰地怎么样?都不合您口味吗?……日本的士兵们都像这样滴酒不沾啊……那么红茶,点心,小菜呢?啊,这家店的香肠似乎很不错,来一点怎样……好的【1】。
“喂喂,美女!过来下,我要点菜……我就不拘谨先喝一杯了……啧,哎呀,能有这么奢侈的生活,都是沾了日军在此驻守维持秩序的光啊。房间的小暖炉能用吧?……来,请把帽子摘下来吧,慢慢来就好。”
“说实话吧,我一个星期前终于在兵站部的门前见到您后,就涌现了一定要跟您慢慢详谈的想法。每次见到您走出兵站部的门口,去往兰斯卡亚大街上买东西时,我凭直觉就推断出您是在日本有头有脸的贵人,说不定还是个军人呢。
“不不,我并不是想向您阿谀奉承……不仅如此,在这之后——虽说很抱歉——我渐渐注意到阁下的俄语好得会不会让人误以为您是外国人,我身为俄国人更是觉得有几分亲切。我很清楚,这是因为您对我们的民风有深切并独到的了解。所以,我恳切地请求您倾听我的这席话语。除此之外,再没有其他能理解我的这番话、并且为我的命运做出决断的更好人选了。
”好了……您下面只要倾听我的这番话,并当我接下来要说的这可怖的、名曰“死后之恋”的东西是真实存在的就好。这样,作为赔罪和对您所做一切的答谢,我可以把所有财产都赠与您。虽然这些东西大抵可以让贵族都为之炫目,但是它们终究换不来我的性命。作为我所说的印证、作为决定我命运前路的谢礼,我觉得拿它们作报酬一点都不为过,也一点都不足惜。“死后之恋”这东西支配着我的命途,是那样的极其崇高、深刻而又怪异。
“我知道前面说的稍显冗长,但在上菜前,还请您多加忍耐……感谢您……
“此前听过我这席话的人可谓数不胜数。同为俄罗斯人的同胞们自不用说,其他同伴或是犹太人、或是中国人、又或是美国人……然而在此之中没有一个人愿意相信我。祸不单行,因为我不管对方是谁都以近乎狂热的态度对他们说起此事,我也渐渐被人们热议。最终,我被他们冠上战后PTSD患者的名号,逐出白卫军。就这样,我慢慢成为这浦盐镇的奇人。每次我说这些话,大家都边哈哈大笑边跑开。即便是罕见地有几个愿意听我说话的人,末了有的会嗔骂我把他们当傻子,有的会哼哼冷笑着摆手离去,有的还会骂我让他们感到恶心,还往我的鞋上吐唾沫……林林总总,使我难以忍受,悲痛欲绝。
”因此,无论是谁都行啊……哪怕这世上只有一个人都好,愿意相信这控制着我、极其不可思议的“死后之恋”的一番话,并且……能够能够决定我的前途命运的话,我愿意把我的所有财产——这“死后之恋”的遗物,包含着我欲酗酒醉死的决心,毫无保留全部赠予给他!这样一来,您应该能窥探此事的脉络了吧?我相信您正是那能为我这被“死后之恋”纠缠的命运下决断的唯一之人啊!
“对了,话说您认为我今年几岁了呢?欸?不知道?……哈哈哈哈!像我这样的人今年只不过24岁啊!我叫瓦斯卡·格尔尼可夫。对,本名是格尔尼可夫……我曾在莫斯科大学进修,专攻心理学, 不过是刚毕业一年的毛头小子。现在我看起来得有四十多岁了吧,须髯鬓角都白了,哈哈哈哈哈。但是在三个月前我还完全是一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的样子。那时候我一根白头发都没有,跟现在相反——身着白卫军的军服,黝黑敦实……
”然而,我在一夜之间,变得如此苍老。
“若要详细说起,那是发生在今年(大正七年)八月二十八日晚上九点,一直到第二天傍晚五点的事……位置的话,是在距离舍斯克附近的一处平原中间的森林,向南仅仅十二俄里【2】所在的一个有铁路缓慢驶入的日军前哨站。请原谅我的重复……“死后之恋”那神秘的力量让我从灵魂深处受到煎熬,让我变成这样的虚弱老人……如何?阁下相信这样的事实吗?……好的……真是十分感谢您……感谢您的倾听。感谢主,太好了……非常感谢非常感谢!
话说回来,正如我前面说的,我是在莫斯科出生的贵族后代,值沙俄革命之时,父母双殁。此后,我来到这浦盐镇,隐姓埋名。渐渐地我锋芒尽收,厌恶暴戾,或者说,我对战争已厌恶到浑身颤栗的程度。然而,刚刚提到的彼得格勒倒皇革命使我家道中落,财产被抢掠殆尽,甚至将我陷入窘迫的处境。我因此性情大变,自暴自弃……就这样,我怀着甚至想要自我了结的消极想法,加入了先前最令我厌恶的军队。此后,也不知道是幸运或是不幸,我一次像样的战争都没有遇上。在被多次更调部队后,我来到了谢米扬诺夫将军的麾下,追杀苏俄红军。虽然您可能也知道,但我还是得补充一句,当我们移军到距离此地只有三百俄里、名曰乌首里的村子时,正好是今年八月初【3】。之后,我们在此完成军队编制调整的时候,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名曰利亚特尼可夫的士兵被分配到了我所在的队伍之中。
虽说里亚特尼科夫说跟我一样是土生土长的莫斯科人,但他待人接物都干脆决然,天真活泼,给人一种躁动的感觉——总而言之,他是个具有前所未见之气质的十七八岁的青年士兵。他虽皮肤晒得黝黑,但从他那清秀的眼睛和高挺的鼻梁来看,他身上很明显也有着贵族的血脉。在来到这村子并跟我编入同一个队伍后没多久,他便与我结成了好伙伴,我们像亲兄弟般如胶似漆……当然,我们绝不是那种禁忌的关系,那是分不清兽性和人性、只有白痴才做得出的事……话说回来……那位利亚特尼可夫跟我可谓心心相印,只要有空,我们就会相互交流关于宗教、政治、抑或是艺术之类的话题。当逐渐发现彼此都对王朝文化抱有痛切之爱意的时候,我们不禁为话语相投而热泪盈眶。在大煞风景的军旅之中,能够有幸结识到这么好的聊天对象,我不胜欣喜感激——恐怕利亚特尼可夫也抱有同样的想法吧——这是何等的愉快,就由您评判吧。
然而,我们之间的这种快乐并没有持续太久。在这之后不久,谢米扬诺夫的军队们,为了要把白卫军转移至此一事告知驻扎在尼科利斯克的日军,我们第一分队——包含下士一名、士兵十一名,增派将校两名,下士一名作为先遣。是的……联络先遣。实话说我看起来是如此病弱,执行这种任务的时候总是被抛在后面;而这次被调到司令部干活,我因自己占到了便宜而沾沾自喜。我没有多想,只想顺着这份幸运,一步一步往上爬……总而言之,就是发生在这样的背景之下。
在出发的前一日的傍晚——我已经忘了那是哪天。但当我回到司令部想跟利亚特尼可夫和队里的其他伙伴们道别的时候,却发现营里空无一人,不知道他们跑哪儿喝酒去了。只有利亚特尼可夫一个人垂头丧气地呆在一个昏暗的角落,手里不知道拿着个什么皮夹;他在见到我之后马上站起来,对我使着颇具意味的眼色让我跟他出去。他的态度很奇怪,脸色也阴沉得不同寻常。把我领到无人的马厩走道上了,他再一次确认周围没有人之后,把手伸进了内口袋,夹出一个会让人以为是信札的、扁平的报纸袋,从中拿出一个老旧的皮夹,打开金黄色的扣子。我往里一看,里面有大小二三十粒漂亮的宝石,晶莹剔透闪闪发光。
炫目啊!我出身贵族世家,先祖代代有钟爱宝石的癖好,我因此也天生对宝石兴味非凡。很快,我内心变得焦灼。我夹起一粒又一粒宝石,攒起一堆在青白色的残阳之下反复检视,虽说它们用的是旧式技法打磨,但这之中的每一粒,无论是钻石、刚玉、蓝宝石抑或是黄玉都无可挑剔。不仅都不是诸如乌拉尔产的二流次品,还完美得让人怀疑是从著名宝石收藏家手里一粒一粒收来的密藏珍品。谁会想到,这样的东西竟会出现在一个年轻士兵的口袋之中呢?



【1】:原文是“哈拉少”,俄语里“好的”的意思。后面出现的“好的”同理。
【2】:1俄里 ≈ 1.0668公里。
【3】:尼可拉二世一家在七月中旬被处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