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三水”助年轻干部“成长”
近日,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勇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水”被誉为生命的源泉,它看似柔弱,实则坚韧,局点而能石穿,汇大湖而成四海。年轻干部是新时代队伍中的新鲜血液,要常喝“理论墨水”,常粘基层“泥水”,常留苦干“汗水”,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练就过硬本领,锤炼意志品质,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支柱,用刻苦奋进扎实苦干的作风,昂扬的斗志饱满的意志在新时代征程中留下无悔的奋斗足迹。
常喝“理论墨水”,浇灌理想信念之花。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书为本。理论学习的过程,是淬炼思想、增强韧性、洗涤心灵的过程。年轻干部要把百年历史当成最好的“教科书”,以“入山问樵、入水问渔”的求知态度“品原味”,增强理论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坚定性。在理论学习的过程中,既要入眼入耳,又要入脑入心,及时打扫思想灰尘,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不断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旗帜鲜明,在大风大浪面前站稳立场、经受考验,不折不扣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始终将理论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方式,做到自觉学习、主动学习、终身学习,在细嚼慢咽中品味真理的滋味。
常沾基层“泥水”,深扎为民服务之根。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就沉淀多少真情。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未来前途命运力量。年轻干部要发扬“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吃苦精神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用满身“泥土味”筑牢干群“鱼水情”,真正成为群众眼中的“自己人”。要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多接“地气”,少些“官气”,挽起裤腿,下到田间地头、坐到百姓炕头听取群众意见建议,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走进人民群众的心田。要充分发挥“最后一公里”优势,放下架子、抹开面子俯下身子,虚心向人民学习、主动向群众求教、自觉拜人民为师,当好人民群众的“小学生”,和群众“面对面”交流、“零距离”交心!用实际行动当好群众的“贴心人”,着力解决群众身边急难愁盼问题。
常流苦干“汗水”,挺拔艰苦奋斗之姿。“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艰苦奋斗是“传家宝”,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年轻干部要主功融入新时代,撸起袖子加油干,身上要带着“汗水”的味道,燃烧只争朝夕的工作热情和创业冲劲,做到“躺着想事、坐着议事、站着平干事”,以埋头苦干、实打实干的拼搏精神,擦亮不懈奋斗的青春底色和响亮名片。在困难面前要有“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的革命志气,迎难而上、主动担当,敢于啃“硬骨头”,善于打“攻坚战”,争当“主攻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锐气,以“迎难而上,舍我其谁”的豪气。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趋避之的正气。挑大梁,担重任,发扬不怕疲惫、连续作战的作风,甘当艰苦奋斗“老黄牛”,愿做俯首奉献“孺子牛”、以“钉钉子”的坚持不懈精神,在为民服务这条路上行稳致远。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风雨无阻的精神状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