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狸的婚恋观】谈什么恋爱,直接谈婚姻吧。
(原来只想发微信朋友圈的,但是字数超了,所以先暂存B站。只是个人想法及计划,不具有任何参考或指导作用) 转眼,也到了二十三四的年纪,近来逐渐有比较多的亲朋好友关心我个人情感及婚恋问题;对此我有一些特别的观点和看法,出于节约大家时间精力的角度,特此陈述如下: 周国平有一句名言:“性遵循快乐原则,爱情遵循理想原则,婚姻遵循现实原则。”我很赞同。 在这一观点下,性、爱、婚姻,被区分为三个完全不同的东西;而很多两性婚恋问题的根源,恰恰是试图将这三者统一在一个异性身上。但客观上,这太难做到以至于几乎是一种幻想,而在现实里追求幻想,就容易造成种种矛盾与悲欢离合。 到了二十几岁的年纪,自然而然要考虑婚姻。在这个时候,拥有一个比较稳定、自洽又符合客观规律的婚恋观,或许能大大帮助我们,更清晰地过好这一生。 ////// 对于性,由于卫生安全及风险管控的考虑,我个人坚定拒绝“婚前性行为”。 对于爱,我也比较特别。因为我实在是一个情感过于充沛的人,充沛到可以去热爱世间万人万物;所以恋人之间的“爱情”对我来讲不是必需品。“恋爱”的经历,有当然好,没有,也没关系。 我爱家人,爱朋友,爱美食,爱诗词歌赋,爱日升月落,爱毛茸茸或者光溜溜的小动物,爱琳琅满目的小裙子和首饰,爱夏季清晨穿凉鞋跑过草地,跳跃到脚面的露珠的清澈。 当然,最爱的还是,将理想照进现实,实现自我价值的精神享受。 ////// 细化到“爱人”的层面,我几乎能在每一个人身上都能发现可爱的、值得欣赏的一面;且能比较好地包容人类所谓的的“劣根性”。(因为我认为即使是贪嗔痴欲,也是这个世界有趣的、丰富多彩的一部分。)所以我没有什么固定的“理想型”。事实上,我更希望看见真实的存在,也被看见真实,即使不完美,即使有或大或小的缺点,但那才是“个体独一无二的存在”。 每个人对于“爱人”的理解不同,具体到“爱人”的方式上,我认为最好的爱人的方式是 “无条件地支持你,成为更好的你自己”。 在婚恋问题上,我一点也不着急。 我的长辈对此总有些焦虑,但我认为,人就活这一辈子,而一辈子能“自主、自由”的时间真的不多。20出头的年纪,终于结束了学业,拥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同时还不需要考虑太多父母长辈的赡养问题。恰恰是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最能无负担地拼搏事业,或者过一段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年纪。 同时,这也是各类“变动”的代价、试错的成本最小的时候。这个世界很大,特别是在这个全球化又日新月异时代,说不定在某个时间,我们会有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在全国某地,或者世界各地;我也不一定会一直在上海,也不一定什么时候又回来。 在前进向上的旅程里,我们会见识到许多风景与奇迹,也有可能一路相逢智者与君子。“人往高处走”,是生物本能,“追求卓越”,是个人信念。我想,在更高的平台上,也一定会遇到更好的人。而至少在目前,我还远远没到停下的时候。 有些事,直接说可能显得“残忍”,但我一直觉得“长痛不如短痛”,早些交代清楚,节约彼此时间精力。生命可贵,我选择的是,认真清醒的活。 我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所以不轻言承诺。如果承诺了某事,说明我已经进行了很多的权衡与思考,对于“完成承诺”有较高的信心。 在这个人生阶段,因为我无法确定未来,所以确实,无法给出任何承诺。 一方面,客观上,世事多变迁;另一方面,恰恰是因为认可和欣赏,所以我希望能尽可能发挥某种情感的积极正向作用,让情感成为鼓励对方面对外部环境的“支持性力量”,而不是困扰阻碍选择的“束缚与牵绊”。 我是还蛮享受单身生活的人,对于情侣关系,我一直有个疑虑:情侣关系的排他性,是否让身处关系中的双方的“世界”在变小? 因为我自己是偏事业型,并对更大的世界好奇和富有探索精神的人,所以一些“眼里只有彼此”的关系条例,只会让我觉得受限与制约。 所谓“施于人者,己所欲也”,所以我越喜欢一个人,越对对方没有占有欲(事实上我如今好像对什么都没有占有欲诶……),越喜欢一个人,越希望TA有丰富而美好的人生。 TA觉得开心快乐就好了,不一定需要和我有关。 ///// 作为一个已经具有比较稳定三观的成年人,我还是有一些固定喜恶的,有一些可能比较特别。特此统一公告: 1、我很看中时间利用率,一寸光阴一寸金;虽然我自己就是一个话痨,但我不喜欢无意义的表达,尤其是简单重复。另外,我是结果导向的人,很反感单纯口头的天花乱坠。 所以,“少说废话,多干实事。” 2、在与人交往方面,我最喜欢“独特的生命体验与故事”,致力于让自己每天活在“偶像剧”里(有时或许会显得过于“夸张”和“戏剧化”,但,就是个人风格。)单纯重复的日常行为,比如早安晚安,关心吃什么,不仅打动不了我,还会让我觉得浪费注意力和时间,降低好感度。 3、但有内容的早安晚安,我就很喜欢~ “早安晚安”只是形式,重点是“内容”。我最喜欢的领域是“文化教育艺术领域”,最喜欢的内容是“知识+生活+艺术+有趣的表达方式”。特别是我从前不知道的新内容,你又能言之有物,我就会特别崇拜,好感度upupup~ 其他内容也可以,也会很喜欢在某一方面,有较高专业度的存在~ 4、我喜欢分享,喜欢送朋友甚至陌生人礼物。每次收到礼物时也会很开心,但这些通常并不能深度的打动我,除非它真的很贴切和有意义。关于礼物,我并不看重它作为商品的价值,(顺便一提,我不追求品牌,觉得有些大logo很无语,品牌溢价也很离谱)更看重背后所承载的心意(所以很喜欢手工艺品、手写信。当然,只有心意,太丑或者太傻的也不行) 5、我欣赏很多性格,没有固定理想型,但我会特别看重一点:言谈措辞。我是一个很认真倾听,也很重视他人表达的人,总是预先信任所有人言语的真实性,所以不是很能接受“恶作剧”、“骗骗你”或者“玩笑”。 6、想到再补充 ////// 关于婚姻,遵从现实原则。 婚姻被比喻为“第二次投胎”,可见这一行为涉及到的高利害,所以必须慎之又慎。 1、由于个人三观,婚姻是我人生的必需品;生育也是,至少一个孩子,是否要更多的孩子看到时具体情况。 2、婚姻与我而言是“合作”,所以第一标准,合适。我不需要婚姻对象来拉高“生活水平”,更看重他是否能够“兜底”。希望我们能有高配合度,“协作抵抗人生未来的风险”,尽可能积极地、过好这一生。 3、看重结婚对象的身体素质和基因健康度;颜值无所谓,不要太离谱就行。 4、在具体的婚姻形式上,我接受度挺高的,无论是彼此保持忠诚,或者更开放的关系形式都可以商量,只要彼此达成统一共识就好。 5、父亲角色很重要,拒绝丧偶式育儿,要有意愿和能力当好“孩子的爸爸”。 6、想到再补充 ////// 由于女性生理条件的客观限制,最好在30岁前生育第一个孩子,所以倒退时间点,又基于以上理念与“个人成长带来的增值”跑赢“年龄增加带来的贬值”的乐观预期,制定以下个人婚恋计划: 1、2023-2026年 享受自由自在的单身生活,发展事业更重要; 2、2026-2028 开启双向选择,以结婚为目的谈恋爱 3、2028年 结婚 4、2028-2030 备孕 生育第一个孩子 祝愿我们都能过好这一生。 此致 万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