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100问之006:怎么培养孩子的自主阅读习惯?
关于孩子阅读习惯的培养,相信很多家长都遇到过以下情况:
家长给孩子买了一本精心挑选的图书,希望孩子能够享受阅读的乐趣,但孩子对这本书没兴趣,一直放置在一旁......
家长专门放下各种事情,拿本书在孩子边上坐着,希望孩子也能跟着家长拿起书来看,可孩子无动于衷,怎么也不看......
家长很努力,孩子不领情,为什么呢?其实是因为孩子还没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帮助孩子养成自主阅读习惯,家长们可以试试把书朗读给孩子听。
为什么要把书朗读给孩子听?
1. 孩子在长时间听父母朗读绘本、小说的过程中,自我调控能力增强,有助于自主阅读习惯的形成。
2. 父母朗读可以让孩子用相对轻松的方式来进入阅读状态,孩子会从中慢慢获得阅读的信心,开始尝试自主阅读。
怎么朗读效果更好?
1. 调整篇幅:不仅限于书籍,可以选择报纸、短文等内容进行朗读。
2. 选择放松时间:在孩子最放松的时候朗读,孩子可以同时做其他事情,不必专心听。
3. 渐进式阅读:从字少的绘本开始,逐渐过渡到文字类童书,再发展到章节故事书,循序渐进。
4. 鼓励参与:鼓励孩子参与朗读,可以从请孩子帮忙翻页开始。
5. 讨论封面图:和孩子讨论书的封面图,激发孩子对故事的兴趣。
6. 提问引导:朗读时可以问孩子接下来会发生什么,让孩子猜猜看,增加互动。
7. 避免冗长描述:避免朗读太长的描述性句子和段落,除非孩子的想象力和注意力足够成熟。
8. 悬念处理:在章节很长的情况下,在悬疑处暂停,引起孩子的兴趣和期待。
9. 舒适环境:选择一个舒服的姿势和地点来朗读给孩子听,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10. 肢体语言和语调:用肢体语言、表情和语调丰富朗读,适时调整语速以符合情节进程。
11. 深入讨论:在孩子感兴趣的时候对故事内容进行一定深层次的讨论,展开互动,促进思考和理解。
通过运用这些技巧,父母可以使朗读更加有趣,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并增强其理解能力的同时,帮助孩子养成自主阅读的习惯。
本篇文章就到这里啦,如果你有想说的话,欢迎留言分享讨论呀!
如果喜欢本篇内容,可以点击 分享、在看 让更多人看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