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贵妃下场如何? 最后唐玄宗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往事?(二)
皇上和太上皇正式下命令祭奠杨贵妃意味着什么?认为他没毛病,他没问题当年杀他那些将士就是有问题,太子李亨包括其他的主要人物都在这儿。你这样一祭奠杨贵妃,杨国忠有毛病是不是被冤杀的?你这就相当于给马嵬政变的这些人平反的,当时发动政变的人岂不就有原罪?这些人不就是错的?在这种情况下你不是寒了广大将士的心?刚刚经过安史之乱的大唐,你还去公开祭奠杨贵妃,这就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你这就是政治不正确,听完这番话唐玄宗知道自己再也没有机会翻盘了,因为从上到下没有人在道义上会认为他是正确的。
这个时候的唐玄宗在失去权力之后,在感情上又受到打击,这就已经跌落到人生的底谷,这还远远不算至少你还能在兴庆宫当中饮酒作乐,这个喝酒也喝出问题来了,为什么,因为它那个楼比较高,他在楼上喝酒的时候,周围路过的人们马上就看到这个场景了,很多人就是讲了,这不就是玄宗皇帝吗?因为唐玄宗毕竟在位40几年了,在群众当中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对于普通百姓来讲突然之间看到前任皇帝,当然感到非常激动了,很多人直接就跪倒在地了,这一下影响就非常大,传到了唐肃宗李亨的耳朵里。
对于唐肃宗李亨来讲,本来权利就不是很巩固,而且安史之乱还没有完全平息,在这种情况下,你弄出个太上皇重新掌权或者颠覆他的政权,这是很可怕的事情,所以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给他这个太上皇的老父亲找一个新的地方怎么办?这事儿都有先例,从前那些太上皇住哪儿都在太极宫,干脆你也就到太极宫。结果就让唐玄宗从兴庆宫迁到太极宫,这个过程当中可不那么简单了,当时掌权的宦官叫做李辅国,这个人跟高力士完全没法比,在能力上在忠诚度上不在一个维度,在这种情况下李隆基必须挪个地方高力士一直陪在他身边。到了太极宫之后,李辅国的态度非常的恶劣对唐宣宗也是毫不在意。
这种情况下高力士上前坚决维护太上皇的尊严,结果李辅国可是一点儿都不客气,直接手起刀落就把高力士两边侍从都砍死了,这种非常危险的情况下高力士也是一点儿都没退缩。据理力争,毕竟李辅国也想到了,这是太上皇你也不能做的太过分,一旦做得太过分,别说唐肃宗李亨下不来台,传出去之后整个大唐王朝的名声都会受到影响。所以他也不敢对高力士太过分,同时维护了太上皇的尊严,这件事情能轻易过去?
肯定不能李辅国专门跟唐肃宗进言的陈玄礼和高力士,这就相当于太上皇的左膀右臂,有他们在太上皇还是有威胁的。我建议干脆您就把这两个人发配到外地咱们永绝后患。果然肃宗皇帝听从他的意见就把高力士发配到了岭南。高力士在被赶走的时候想跟李隆基告个别再走,结果这个要求没有被同意直接被发配到了岭南。到了岭南之后高力士其实过得也非常悲惨,也没有什么太多的俸禄,已经是七十来岁的人了还要去挖野菜充饥。
终于有一天他突然得到消息,说玄宗皇帝已经驾崩了听到这个消息,他是冲着北方透头痛哭哭了几天之后是吐血而亡。其实在中国历史上对宦官的评价当中,高力士绝对能排到前几名当中,这个人还是不错的。关于唐玄宗的趣事很多学者都讲他是被毒死的,其实这个话题我们已经并不关心了。
我非常赞同有一位网友的留言,他说如果唐玄宗在安史之乱的时候能够坚持守住长安城,哪怕是战死他的名声也比现在好很多。但是我们经常说那种话,历史没有假设,我们为什么读历史,就人到一定年纪的时候,一定要懂得取舍,有些事情该放就要放,人生最好的境界是花未全开月未圆,人生当中如果过度的强求,最后可能就变成别人口中的谈资了,所谓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