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好心情健康:那些过年的仪式感,你还记得哪些?

2023-01-20 19:59 作者:好心情健康  | 我要投稿


很多人都觉得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年味越来越淡了。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小时候的儿歌。

二十三,糖瓜粘;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磨豆腐;
二十六,去买肉;
二十七,宰公鸡;
二十八,把面发;
二十九,蒸馒头;
三十晚上熬一宿;
初一、初二满街走。

其实,年还是那个年,年味在自己回家的路上,在家人的等待中,更在春节种种的仪式上。



准备年货、贴春联、洒扫庭院、祭祖拜神、放鞭炮、守年夜、穿新衣、拜年、压岁钱……虽然很多仪式繁冗和无用,现在回想起来却是这些仪式串起的再也回不去的童年以及无限美好的回忆,哪怕是时过境迁,这些过年的仪式也给人以无限的温暖和慰藉,给人无穷的力量。

好心情健康大家一起,坐上时光机,一起寻找当年那些春节仪式感。


1、祭灶神


这一天人们把斋菜、烧肉、鸡、桔子、糖果、茶、酒、金银衣纸、香烛摆放在灶王爷前方,点红烛拜三拜,敬酒敬茶,跟着说一些吉利的话等,希望灶王爷“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2、大扫除

每逢春节前,来一场彻彻底底的大扫除,是中国人几千年以来的传统习俗,学名叫“扫尘”。家家户户都要拆洗窗帘、擦洗门窗,清除墙角的蛛网,桌椅板凳、瓶瓶罐罐也都要搬出来清洗干净。

大人小孩齐动手,把屋里内外收拾得干干净净,焕然一新。老人也会念叨着:“财不入脏门,财神爷最喜欢干净明亮的家……”


3、磨豆腐

“二十五,磨豆腐”,就是祈祷来年都是福,旧俗,腊月二十五每家都要磨上一些豆腐,豆腐谐音“兜福”寓意过年的好彩头,也有着“头富、都富”的美好寓意。


4、炖年肉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人们只在一年一度的年节中才能吃到肉。


5、赶大集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6、蒸馒头


7、打糍粑

在南方,多为打糍粑,一场热热闹闹的打糍粑活动,不仅凝聚了邻里和谐与亲情友谊,也成了每个人心里忘不了的浓浓年味。


8、蒸花糕

过春节蒸花糕,一年的日子步步高,一份花糕上,融合了儿女双全的美满、品行人情的美好和手艺的实用,最寻常的烟火生活里,赋予着最美好的德行品质。


9、包饺子

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10、贴春联

临近除夕,家家户户会将宅子里外门户装点一新,贴上春联。


11、团圆饭

年夜饭作为一年中最后一顿也是最重要的一顿团圆饭,承载着人们心中最深厚的团圆期盼和思家之情。


12、放鞭炮

爆竹为中国特产,亦称“爆仗”“炮仗”“鞭炮”,过年放鞭炮是一种具有重要文化寓意的传统习俗,它不仅能够带来喜庆、祈求幸福和安康,还能够驱赶邪祟、增加喜庆气氛。


13、穿新衣

现今人们在穿着上已起了很大变化,颜色、样式、质料更为鲜艳多彩,并向高水平发展。但穿新衣迎新年这一点是不变的。


14、拜年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往往是晚辈给长辈拜年,拜年后长辈给予晚辈压岁钱。


15、舞龙舞狮闹新春

每年春节打锣鼓,挨家挨户,舞狮贺年,以示消穴除害,预告大吉大利之意。除了舞狮子,各地还有扭秧歌、抬花轿等不同习俗,为春节添加了别样记忆。


看了以上过年习俗,是不是引起一波回忆杀呢?

有人说,无论我们未来遇到怎样的风风雨雨,只要能找到回家的路,始终都是幸福的,而指引我们回家的,就是这些看似琐琐碎碎却刻骨铭心的家庭小传统、小仪式

好心情健康认为,不要因为怕麻烦而一再取消传统的春节仪式,过年一起包的饺子,一桌精心准备的年夜饭、一起除夕守岁的唠家常、一张幸福满满的全家福,这些看起来的“折腾”,让我们学会了感恩和尊重,留下了幸福和美好的回忆,也更懂得了时间和成长的意义。


好心情健康:那些过年的仪式感,你还记得哪些?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