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调车的老东风-中国铁道部|大连机车车辆厂|东风2型内燃机车
上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在苏联的帮助下研制了巨龙型内燃机车并在1963年研制出改进版的ND型内燃机车(“特殊时期”更名为东风型内燃机车)。
研制
但干线客货运机车有了,但调车用的内燃机车却没有,因此研制内燃调车机车显得十分必要。
1961年,正当大连机车车辆厂正在热火朝天的对苏联的2D100型柴油机进行仿制并颜值自己的10L207E型柴油机时,戚墅堰机车车辆厂也开始柴油机的研制。
1963年,铁道部成立了“大功率牵引动力内燃化、电气化领导小组”,确定了由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生产基于10L207E型柴油机研制的6L207E柴油机和ND2型调车内燃机车(“N”、“D”分别代表内燃机车、电力传动)。


1964年5月,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在大连机车车辆厂的帮助下成功研制了首台6L207E型柴油机,其装车功率1080马力。
1964年10月,首台ND2型调车内燃机车在戚墅堰机车车辆工厂试制成功。1964年12月,这台机车交付北京铁路局北京内燃机务段试用,同年12月,ND2型内燃机车获得铁道部批准并投入批量生产。


1996年9月,受“特殊时期”的影响,ND2型内燃机车更名为东风2型内燃机车。
运用
东风2型内燃机车投入批量生产后,一度在全国多个铁路局担当调车及小运转作业。同时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将东风2型内燃机车的图纸转交成都机车车辆厂。到1986年东风2型内燃机车停产时,两厂累计生产149台东风2型内燃机车(包括东风2增型内燃机车)。








1980年代初,由于香港境内的九广铁路英段(今港铁东铁线)的运输需求不断增长,加上为配合九广铁路英段进行现代化及电气化计划的过渡期,1981年4月至1982年4月期间,当时的九广铁路局曾向广州铁路局租用数辆东风2型机车,由香港司机驾驶并牵引本地的旅客列车和货物列车。

增压
上世纪60年代,大连热力机车研究所、天津机车车辆机械工厂、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等单位开始联合研制铁路机车用涡轮增压器,并参考了当时国外同类型增压器的结构方案,例如瑞士勃朗-包维利的VTR系列增压器并于1965年试制出第一台65GP100型涡轮增压器。
1965年,戚墅堰机车车辆厂开始研制柴油机使用65GP100型涡轮增压器的东风2增型内燃机车。

1967年5月,首台东风2增型内燃机车下线(编号3251)。
与东风增型内燃机车相比,东风2增型内燃机车延续了其内走廊棚式车体,柴油机则采用了6L207E型柴油机的改进型-6L207EZ型柴油机。同时,东风2增型内燃机车的功率上升到1800马力。
东风2增型内燃机车下线后,一度配属上海铁路局担当南京至芜湖区间旅客列车牵引任务。

逐步退役
随着东风5型内燃机车和东风7型内燃机车的广泛运用以及国铁货运列车牵引定数不断上升,东风2型内燃机车的功率逐渐无法满足需要,因此东风2型内燃机车开始被出售给路外企业用于调车及小运转任务。部分机车则被封存。






而东风2-3279号机车则被昆明铁道博物馆收藏。

结语
作为中国铁路第一代内燃机车,东风2型内燃机车和东风型内燃机车一起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现在,应该让他们好好休息了。
——(完)——

参考资料:
《中国国家铁路热力机车50年》
《铁路机车概要1990版》
《中国铁路机车车辆工业(1949-1988)》
《东风2增型内燃机车》
《东风2型内燃机车-非人狂想屋》
《昆明厂矿里的“老兵”故事-非人狂想屋杨天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