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捐出8000元的阳光男孩,你还好吗?
作者:

栀子芬芳,草木清香,又到一年毕业季,又到了商议毕业典礼议程的时候了。去年的毕业典礼,活动盛大,影响超前,直播点击量在10万以上。
然而,那场近万人的毕业典礼,最让我难忘的,还是那个帅气而又阳光的你。
夜深人静,查完寝后,我开始细细回想你的形象,回想你这个胸中充满大爱,有着大情怀的阳光男孩。

那是一个周末的晚上,我习惯性地去各班转一转,查看同学们的备考状态。就在我楼上楼下转了一圈,回到年级组的时候,赫然发现,在我的桌上,躺着一沓整整齐齐的百元人民币。鄂然之余,我发现了下面压着的一张纸条,是本届一个高三学生写的,大意是让我代他为本校高二年级一个患白血病的同学进行捐款,可是没有留下其他任何个人信息(包括班级,姓名)。纳闷之余,我数了一下,整整8000元。
一个学生,为学弟匿名捐款8000元。
这不是一个小数目,究竟是谁?哪来这么多钱?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一连串的疑问让我一筹莫展。然而第二天就是校团委发起的捐款日,我必须赶在这之前知道他的名字。怎么办?忽然我想起了年级组签到机上方的摄像头,经过反复核对排查,我们通过监控锁定了目标。
这个捐赠人,是一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他的名字叫姜昌森。
姜昌森的家住在地处大别山北麓腹地,河南省商城县的一个贫困小山村。家里有父母、两个姐姐共5口人。一家人靠种几亩田艰难度日,父母辛勤操劳,苦供3个孩子上学。
命运似乎给了姜昌森这个家更低的起点,他的父亲早些年因鼻窦炎和间质性肺炎多次住院治疗,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医生说最多还能撑五年。好在托亲投友,靠药物维持,身体稍微有了好转。母亲就变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犁田、打耙、插秧、割稻……辛勤劳作却从不叫苦。
姜昌森母亲的身上,流淌着商城县普通劳动妇女的牺牲奉献的精神血脉,那种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为了生活,在艰难困苦中,坚强、不屈、坚毅、负重前行,日复一日与命运抗争和勇于牺牲奉献的精神品格。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受母亲品格的影响,打小姜昌森就养成了独立、自强、谦和、乐观的人生态度。高中时期的姜昌森,从高二到高三,在学校第二餐厅一直都有一份零工打,下午放学后他快速地跑去餐厅帮会儿忙,这样就可以免费吃上晚饭,营养很丰富,也有了劳动之后的收获感。
饥饿、贫寒,没有挡住阳光少年前行的步伐,他反而为别人送去了阳光般的温暖!
谈到匿名为学弟捐款的8000元,姜昌森说,这里有他高中三年春节的压岁钱,有他平时省下来的生活费,更多的是他三年享受的国家助学金(因为他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到了一等助学金)。
对于捐款的原因,他告诉我:“其实也没什么,就是感觉贫困其实只是相对的,在班里的工作做多了,发现有很多同学家里是真的困难,而这种苦难带来的不仅是在生活方面的压力,在心理上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拿着国家的钱,感觉别人比自己更需要它,反正也不属于自己,不如给更需要的人。我只是代国家行使助学金的价值,帮助了需要帮助的人。这份初心是国家的……”
多么懂事的孩子,多么可贵的品质!
8000元的匿名捐款,若是富人做这等事,那是做慈善;倘若贫寒学子做这等事,那他定是做圣贤。
我被他的善意和爱心所打动,同时也劝他可以少捐点,捐一半,或是2/3,那样可以用剩下的钱去帮助更多的人。可他坚持自己的决定,不愿少捐。他说,自己目前不需要这笔钱,若有其他类似情况,依然可以尽其所有帮助急需帮助的人。临走时他一再叮嘱我,要替他保密。我答应了他。在第二天校团委举行的捐赠仪式上,我上台替他进行了捐赠,并按照承诺没有说出他的名字。

再后来,我从班主任那里了解到更多关于他的信息。在班主任程修林的眼里,姜昌森是一个品学兼优、阳光开朗、乐于助人、兴趣广泛的人。说他品学兼优,他是班里的副班长,成绩很优秀,每次考试都稳定在班里前10名;说他阳光开朗,从他身上丝毫看不出苦难的影子,他的笑总能感染到每一个人;说他乐于助人,他是大家的好帮手,记得有一次我跟他讨论考后班级成绩分析,他向我建议对考试中过一本线的同学,出一版优秀生红榜,对考试进步较大的,出进步之星榜,课下他总是无私地帮助其他同学指导解疑;说他兴趣广泛,他会写诗,经常投稿,书法、绘画也很好,是个文艺青年,在班里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时间,在紧张的备考中一天天流逝,捐款的事也渐渐淡出人们的话题,转眼到了毕业季。就在毕业典礼即将开始的前一周,姜昌森再一次走进年级组,找到我,表达他的一个诉求。他说,他要在毕业典礼上演唱一首流行而又很励志的英文歌曲《我的梦》。我立即向罗校长请示。虽然毕业典礼的方案早在一个月前就定了,但罗校长还是很重视,当即表示同意。毕业典礼上,因为有了匿名捐款人谜底的揭开,全场惊呼,每个人从心底生发的由衷敬佩,外化成了绵绵不断的掌声。

转眼到了决定命运的时刻,伴随着8号下午最后一科英语结束的铃声,高三一年紧绷的心弦终于放下了。晚上送走最后一批离校返家的孩子们,我独自一人回到战斗了一年的圆梦楼下,感慨良久,接下来等待出分的过程是备受煎熬的,终于盼到了激动人心的那一刻,成绩揭晓,2019届我校清华北大录取4人(我校共7人过清华北大录取分数线);一本1058人,进线率41%,与2018年比净增243人,高出上年11个百分点;二本2368人,进线率92%;飞行员8人。其中,一本人数首次突破千人大关,创下我校历史新高。毕业典礼的盛况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代之而来的是高考成功的喜悦。

而你,那个为学弟治病捐了8000元的阳光男孩,那个在毕业典礼上演唱《我的梦》的追梦少年,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化作缕缕回忆,飘进众人心底。而我也在接下来的志愿填报,新一届高一学生的录取等工作中,忙的忘乎所以。直到今年的毕业典礼,罗校长提起你,我也又想起了你,也才从你的班主任那里了解到,你在新乡医学院就读,学的是临床药学专业,立志一生从医,报效家国。
亲爱的姜同学,你还好吗?
从你的身上,我感受到了人性的无私和伟大,感受到华夏人民的坚韧、善良和大爱情怀。
有时候我在想,教育的真正意义是什么?是教书,是育人,更是付出爱、传递爱、收获爱的过程。这几年,学校除了贫寒学子捐出的8000元,还有英语老师姜旭冉捐款5000元,疫情期间全校教职工“抗击疫情,为中国加油”捐款的36987元……频频出现的一系列爱心举动,和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积极推行的三大教育:感恩教育、养成教育、励志教育,以及上期举行的感恩报告会、小年爱心餐、寒假“六个一”等系列活动密切相关。相信在爱的滋育和传承下,我们的教育定会培养出更多心灵纯洁、人格健全、品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