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科技赋能 ! 向海而生!打造 ”小蛮腰“ 超级工程智慧梁场

2023-06-09 14:36 作者:bili_87422463171  | 我要投稿

黄茅海跨海通道

作为引桥上部结构施工主要标段

包括东、西引桥节段梁、珠海侧小箱梁

共计3000多片桥梁运输、安装及预制作业

,赞


面对艰巨的制梁任务

在这里有一座智慧梁场

一起走进这座“工业花园”




超深软基上的“五星级”梁场


梁场选择距桥位3公里的海边吹填区

在超40m深淤泥质软基上建梁场

 犹如豆腐块上建房子

通过对梁场基础处理的技术攻关

采用全断面水泥浅层固化+PHC管桩的施工工艺

最终在深淤泥质软基上

建成安全实用的智能化“五星级”梁场 

项目因地制宜

将节段梁预制厂按工序依次设置为钢筋配送中心、钢筋骨架绑扎区、预制浇筑区、修整区、喷淋养生区、存放区、预应力张拉区、涂装区

形成流水线的标准化作业流程

实现了全过程智慧管控



精益求精 智能系统提速效

面对施工周期长、作业面广、节段梁施工工序繁多、出梁找梁繁琐等难点,项目与中交长江大桥研究中心联合研发了智慧梁场管理平台。依托信息化技术五大系统助力,实现了对全施工区域、全生产过程的高效管理,提升了管理质效。



01  导航页面

分为智慧管理和智慧物联两大部分,共14个模块,包括项目介绍、厂区管理、生产管理、形象进度、智能张拉压浆、设备监控等等,整合了以往分散在各个部门的管理系统。


02  项目介绍

实时更新项目整体720°VR全景图


03  厂区管理

以工序数据为基础,实现台座状态的自动更新,形象展示。每个梁段都有独一无二的二维码、编号和存梁位置信息,通过小程序对厂区所有梁段进行搜索,实现了生产全过程的溯源。


04  形象进度

通过工序数据驱动 BIM 模型,同时接入下部标段生产数据,形成自动更新的三维形象进度图。


05  工艺交底

在系统中录入各个重要工序施工交底视频,未施工部分进行4D动画模拟,真正实现视频交底。


06  智能实验室

接入实验室监控系统,自动采集主材合格率、材料检验次数等数据,对实验室工作全程监控。


07  智能拌合站

接入拌合站控制系统,实现混凝土配合比偏差预警,接入物资材料入库数据,结合材料消耗数据,实现材料余量统计、预警。


08  智能张拉

接入智能张拉设备的数据库,实现施工数据自动上传云端、生成图表、形象展示,对施工质量进行远程监控,对不合格数据实时预警。


09  设备监控

安装的声像传感设备,对项目设备进行远程监控管理,尤其大型龙门吊、架桥机等关键设备还能进行远程预警。




高精度节段梁预制

 节段梁场平面尺寸为537×131.2m

实现“钢筋绑扎→混凝土浇筑→蒸汽养护→

横向预应力张拉→压浆→移梁”

全预制周期的循环生产。

项目采用绿鼎能蒸汽发生器养护,

预制梁生产周期由 7天养护时间到现在3天即可完成养护周期。

使用混凝土智慧养护系统可以全天24小时监控,通过上传数据到云空间做到有理有据,实现智能化管理。生产上效率提高了36%以上,劳动力减少投入40%以上,减少占地面积35%。

项目共设有4条生产线

16个预制台座

达到了每天生产5片梁的工效

最大节段重约200吨


节段梁预制共需约2.8万吨钢筋

基于BIM技术建立钢筋模型

探索与应用智慧管理系统

对节段梁上千种型号钢筋、预应力管道预埋件及施工过程建立信息进行动态碰撞检查

辅助钢筋精确设计


钢筋加工误差在1.5毫米内

钢筋安装效率提高到1.3吨/天

开发套料优化程序

钢筋废料率降低到1%以下



新工法提升效率 精测量准确合龙


东引桥、西引桥两个施工区域总长4200米

节段梁预制采用短线匹配法施工

通过每次调整匹配梁的空间位置

对施工全过程中的误差进行预测、分析和消除

来保证梁体的设计线型

具有占地面积小、流水线作业、钢模投入少、浇筑位置固定、便于养生、整体规划容易等优点

采用大刚度不锈钢液压模板

强度高、稳定性好、拼缝严密

配备智能三维调整台车

联通测量数据、监控指令、模板调节指令

实现匹配纵横坡度合水平角度的智能化调节

匹配梁调整工序从4小时提高到1.5小时

线型控制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

采用“双模”施工监控、“双测”监督复核的组织模式

实现了大吨位梁段毫米级精度的自动调整

首创“2+3+2”悬臂拼装工艺

即拼装时以2个或3个节段作为一个组合进行体内预应力施工

组合内的节段梁胶接完成后张拉预应力

解除与架桥机的连接

T构14个块段安装12天完成

半悬挂8个块段安装9天完成

施工效率提升了25%

减少了拼装过程中张拉的次数

有效减少压浆串孔的质量通病


  

多管齐下 建设跑出“加速度”

利用轨道运梁小车、260t龙门吊、模块化运梁车、多功能提梁站及海上运输船等方式

建立了高效的流水线式运输系统

实现了节段梁运输与架设速度的齐头并进

在节段梁安装过程中

投入4台千吨级架桥机同步分段施工

架桥机迎风面积小、抗台能力强、运行平稳

利用大型履带吊或浮吊整体安装

仅用时90天

顺利完成架桥机拼装工作



毫厘之功  科  研  创  新 



1  应用钢筋智能套料技术原材利用率从94%提高到99%


2  预应力钢齿坎单个重量280kg,设计优化后重量降低到140kg,节约钢材70t


3  改进梁区吊具设计吊装时间从40分钟减少到15分钟


4  重新设计提梁站自平衡吊具装船时间从4小时缩减到20分钟



一榀榀节段梁高耸入云

工整、严谨

充满着秩序之美、匠心之美

犹如巨隼的腾飞之翼、延伸至海 

目前,东引桥左幅全部架设完成,架桥机准备横移到右幅,进行右幅291片的节段梁架设

西引桥共架设745片,完成率44%

建世界一流跨海大桥

创平安百年品质工程

未来

这条的跨海巨龙

将成为直抵珠江口都市圈

辐射粤西的发展动力轴



科技赋能 ! 向海而生!打造 ”小蛮腰“ 超级工程智慧梁场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