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著名作家唐国明描写苗族的鹅毛诗16首

2023-10-15 17:29 作者:唐国明  | 我要投稿

著名作家唐国明描写苗族的诗16首
(来自唐国明长篇《零乡》)
——————————————————————————————————
(一)、辣子太阳

大风吹过山坡,吹动木屋;木屋中的土坛子藏着,一坛子又一坛子的辣子太阳;它们在坛子里发光,发出咕咕的声响,散发出带酸味让我们口水长流的光。
炊烟升起,吊脚木楼里锅碗瓢盆一响,一碗又一碗收藏了几个月的辣子太阳,在雪白的碗中央,放出让我们直流口水,满怀吞吃欲望通红的光芒。它们在呼唤我们张开嘴,把它们带进胃,去把填满寒雾凉气的身体温暖。
这就是山坡上的辣子太阳,它长在胡山界这个山坡的辣子树上,直到由青变红,成了辣子太阳,才被藏进土坛子,变熟发酸。
当一个又一个辣子太阳升起在,一只又一只碗里,分布在一道又一道菜里,发出红红的光,发出太阳的光芒,把我们黑暗的身体照亮,把我们的胃照亮;我们小小的身体如同树木,沐浴阳光,在阳光下不断生长
长大了的我,一天要离开妈妈,离开这山坡上的辣子太阳。妈妈让我把一个土土的坛子带上,走下山坡,把辣子太阳带向远方。
每在远方的黑夜看不见故乡,只要打开坛子,望着一坛子盐水泡酸的辣子太阳,已停止生长的我,又开始朝梦想生长。
就是这一坛子辣子太阳,是我装在坛子里的故乡;无论我走得多远,我知道我来自山坡上,来自一个叫胡山界的地方。
我吃辣子的太阳长大,如今我已成了辣子太阳。

(二)、看牛山

风吹过这片群山浩大的土地,这块土地宽广又沉寂;这里不需要一个统治的国王,只需要臣服的奴隶。

(三)、阿妹与阿哥汹涌的地方

阿妹出门一声喊,喊得那山川打转转;喊得那稻田堆上了天,喊得鹅毛云打旋旋。
打糍粑过大年舞起那狮子摸苍天,编篮子打草鞋挑着箩筐上山尖。
前青龙后白虎,左朱雀右玄武;青泥瓦杉木屋,依坡的吊楼云边坐。
阿哥酒后一声吼,吼出大山一座座;阿妹坡上一声唱,唱出那云雾绕高坡;巫师高坡一通鼓,踩倒高山就上路。

(四)、大竹坪村

那已是一个没有竹子的村庄,这个村庄里住着一个叫清风明月的姑娘;一个叫清风明月的姑娘,带着我坐在一条叫白云的船上。

(五)、过蓝玉故里

是在云中还是在雾里,在天空还是在大地;哪怕在这里抛下的是一万五千颗头颅,哪怕留下的是一个家族堆积如山的白骨,哪怕换来的是灭门之祸,也要在咚咚击上天空的激烈鼓声里,一下如流水南归,一下如行云自如。

(六)、遇大寨小妹

大风在不停地刮,你如此安宁在大山脚下;你举着拦门酒,像一朵彩霞。
你说你在某个地方见过我,面对寨子门前千年的古杉,我不知道怎么回答。
在那个夜晚的灯下,在长排宴上,你唱着古老的酒歌,把我带进了一个传说。
我不知道你将何时长大,也不知道你将何时披上婚纱。
见到你,我觉得,我这一个苍老的孩子,又回到了家。

(七)、与苗家姑娘们

在彩云之上,她们像群鸟顺风飞翔,她们像山峦在起伏歌唱。
她们像云朵也像阳光,她们像故乡也像远方;她们唱山歌的时候,才属于这些静默了几万年的山岗。
今夜,在这片大地的夜空下,我们提着山峰酒壶,将吊脚楼大的酒碗捂着耳朵。
今夜,面对着她们与一张月亮桌子,月亮桌子上摆满了酒、摆满了杯子;今夜我什么也不说,我像天空一样沉默。
今夜,把酒喝光后,把肉吃光后;又要抓一把故乡的泥土与她们去远方掩埋回家的路。

(八)、曾经的云天之恋

那时候我们相遇在接近天边的天边,大风晃动着你系着红丝巾的发辫,我们头顶苍天,脚踏四野,说着挂在摇鼓岭花朵上的传说;在那些传说里,你扯下丝巾,放下长发,外套轻掉,红裙飘飘,纤手紧拉着我,像是回到了那个遥远的家。

(九)、是非功过

我用一个叫脑袋的袋子,装满这个世界需要的所有;我用一本叫《零乡》的书,背着整个大地与天空的财富。
面对远方云深雾绕的村庄,我只能踩着我的诗路,去触摸一个姑娘的云肌月肤。
对于一个浪子来说,青瓦木墙绕山环雾的地方,才是我的故土。
到我死去的300年后,我已无从知道;别人对我,我对别人的是非功过。

(十)、2016年,面对老家

一组、二组的村公路是水泥;三组、四组的村公路是泥土;一组、二组的夜晚被九盏路灯照亮;三组、四组的夜晚被九十多万颗星星照着;就像老父亲风水书上的太极阴阳图,一半白着一半黑着
我不知道我的祖先为何要来到这个山顶,来到这个叫胡山界的地方,把家安在一个叫葛藤坪也叫“盖上”的山坡上。
我降生在山坡青瓦木墙的中央,每天面对着从山坡洒下的阳光,每天面对大风,面对如墙一样围着这个山坡的每一座山岗成长。
每次面对父亲的讲述,每次面对那条已修了二十多年、如今仍然是下半条是水泥上半条是泥土、埋在梯田中弯曲的村公路,我怎么爱这个山村,也只能爱得痛心疾首。
每一个人都是一棵在血泪里生长出来的树。每一个人都有一块叫故土的地方。
每一次我沿着半岭上、高龙头、棉花落那条挂在云中的小路,去山外求学。每一次在路上渴了、饿了、累了,总是在小水、棉花落、高龙头、半岭上的人家里喝水、吃饭、坐坐。
我从来不认为我只属于胡山界这个山顶。在属于世界人类的同时,我认为我也属于桐龙这个小村。我每次来回在,从葛藤坪到半岭上、到高龙头、到棉花落那条挂向天空的路上,再踩着如浮在山溪云雾上丝带一样的县际公路,坐在至茅坪、至桐龙、至叶溪江、至烂泥溪、至大古、至新宁的班车上,去远方再去远方成就自己名扬四方、千古流香的理想。
我每次想起那些我爱过、爱过我的姑娘,想起青瓦灰墙的土桥村漂浮的晨雾与茅坪镇初中、完小,城步六中、城步一中的书声朗朗;我就是在这书声朗朗与图书馆里认识了曹雪芹、屈原、李白、陶渊明、苏东坡、海子、荷马、海明威、莎士比亚、川端康成、卡夫卡;然后再学他们远离故土,漂泊四方,隐居岳麓山;然后以长风情怀与鹅毛风范著书立说,成就修德安和天下的渴望。
每一次一梦醒来,总似旋转在金塔村的水车旁,打着火把进入清风洞,把那流水冲出的十万良田数完。在滴滴水声清风里如一个伟大的王,在穿越千亿年滴泪成佛时光。
但愿我的故乡胡山界永远是一座独立的村庄,如果它的名字又将被淹没在另一个名字上,从此我真的会开始无乡。
我不想用笔对故土回忆一生,最终成为一个回不了故乡的士兵。

(十一)、我看见,我走过

我看见大寨雷劈不倒、火烧不死的千年古杉升起的苍烟,直与边溪的云霞相恋。
我看见丹口的吊龙飞越清溪入铺头,一路腾云驾雾三千年,直上胡山界盖上看牛山山尖那边。
我看见青钱柳下、风雨桥边,高坡梯田堆上了云天。
我看见一个坐在油茶碗边的民族,在每年六月六山歌节这天,带着飞舞的山村雄狮与歌王相见。
我看见歌王站在山巅,满袋好箭;我看见,鹰立在鹅毛云端,与群鸟俯看故园。
我看见白云湖上的仙子与天鹅,驾着一只让我回乡的船。

(十二)、山山水水

那轮太阳,那轮月亮,照着一个山沟沟里的村庄;那些青龙,那些白虎,都盘踞在村寨口风雨桥上。巫师与山水先生像神灵一样,看守着这一堆又一堆山岗。
溪流淌淌,初春的梯田明亮如镜子一样。风刮过坡下,吹出木楼里的酒与茶香。“乖态”女孩“样乖”婆娘与“架势”儿郎,在月夜下把随心吐出的山歌吟唱。
三月三的姑娘,六月六的妹妹就像山岗的花朵开放。
那清溪上浆坪白毛坪兰蓉的晨雾,那南山燕子山的山岗,像皱纹一样印在我的脸上。

(十三)、填满巫的乡土

我就是傩,我就是巫,我带领着千千万万神兵神将生育、种稻、打谷。依着这里的山,依着这里的沟,依着这里的山峰与大树。敲打一切能发声的水流、石头与木。围着火围着食物围着稻田与山谷河流,围着月亮山坡,头戴神帽,脚穿草布,下跳上叫。神魂颠倒在酒气中在香烟中在纸钱的火光中,听着云山雾顶上飘下来的——……妹妹等你,已等成了诗书;妹妹的云肌月肤与天香都为哥哥留;妹妹等你,已等成了爱吾庐;妹妹的云肌月肤与天香只为哥哥留……——这些山歌。
为了借助神灵山川大地日月的护佑,我必将成为飞扬天空与大地的山歌;我必须在叫魂的锣鼓中,让神灵附上我的五脏六腑。在每个祷祝的节日里,像神仙一样去悟想无边无际的空阔,与金木水火土天地神灵日月河川互通有无,在自己的想象里腾云驾雾。
看着活在云雾之上柴烟竹火边的阿妹阿哥;在巫的气息里,在神的茶香里,在山里云上烟火不断地存活。

(十四)、这片出生我的土地

一只又一只高山鼓在这片土地上,竖着倒着横着躺着,被六十万只脚六十万只手一齐敲着。
敲击出了翠竹敲击出了山歌,敲出了流水敲击出了我,敲击着一个又一个在米酒里成长的村落。
一只又一只山峰鼓在一座一座摆着,它们被风雨击出了飞鸟,被阳光打出了稻谷,让月亮敲出了吊脚楼。
火在烧着,腊肉在鼓神的嘴里喝着老米酒。老父亲站在鼓上,他带着狮子,他带着青龙与白虎,他带着我,在堆向天空的二十四只方桌顶上,在如山峦涌天的鼓声里如龙似虎。

(十五)、故乡的高度

几千年来我的故乡,一直藏在这个仙子停留的天上,山上的每一片叶子就像金子一样。
自从一朵祥云从这里飘过,从此牛羊爬上了山坡,阿妈开始摘山上的云朵。每一座山峰开始淌出牛奶,每一个山谷开始清泉奔流。
这里不是草原,群鸟飞不过它的高度;这里不是马蹄下的江山,是阿妈冲天的山歌;这里不是一个臣服的奴隶;是一个你要用一生抵达无边无际的高度。
每一次我说要远行,阿妈说不管我走到天边,阿妈都能看到我远行的路;无论我走得有多苦,阿妈会像月儿照亮我;哪怕我走得比天空还高,也要向阿妈弯腰臣服。

(十六)、山寨与天路

故里天路,云上草原,风雨十万古田。
我似明月清风,我如清风明月。
故里山寨,云上梯田,风雨多少年,山水画卷。


————————————————————————————
唐国明简介:
唐国明,现居长沙。学者、诗者、智者,集开创鹅毛诗、再现曹雪芹文笔、半途主义、诗意流成就于一体,集文学家、哲学家、红学家于一身的著名作家。
一直依靠写作赚取稿费,来维持生计和建构自己的文学梦。在湖南师范大学读完大学后,隐居长沙岳麓山下,常年在8平方米房间,进行文学创作。
因《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一书,一夜成名,自2013年起,其追梦事迹被多家电视报刊媒体陆续报道。
2016年出版先后在美国与秘鲁《国际日报》发表连载的《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2017年《红楼梦学刊》将其列入2014年至2016年红学书目。
2019年6月出版开创半途主义的《鹅毛诗》集。
2020年10月29日至10月30日,唐国明因新闻话题#男子蜗居20年想复原红楼梦#连续两天上热搜,成为网络热门人物,随后席卷全国各网及其他官方、民间主流媒体。
2021年10月9日至10月15日,唐国明因新闻话题#男子蜗居出租屋21年复原红楼梦#上全网热搜。
2022年4月9日至11日澎湃新闻发布关于唐国明的#男子蜗居22年再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新闻上长沙同城热搜。
2022年4月出版开创诗意流的长篇小说《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
2023年5月写唐国明追梦之事的《蜗居8平米每天开销不超10元,他被困在“红了梦”里》一文,上澎湃镜相5月榜第2名。

著名作家唐国明描写苗族的鹅毛诗16首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