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54军番号官司,打到周副主席面前?军长丁盛回忆,却未记此事

2021-10-22 18:38 作者:战旗红  | 我要投稿

四野战将系列23:丁盛(四)

作者:桅杆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年代,新中国有两大规模的对外战争(珍宝岛之战规模较小),一次是抗美援朝,一次是对印反击可能有的朋友不清楚,我军中唯一参加过两场战争的军长只有丁盛唯一参加过这两战争的部队唯有丁盛指挥的54军今天来说54军的由来和在丁盛的率领下参加抗美援朝的一些情况


(一)组建54军,丁盛被任命为首任军长

衡宝战役后,45军进军广西。前文说过,桂系主力7军、48军的4个师在衡宝战役中被歼灭,可以说是打断了桂系的脊梁骨虽然桂系部队大多退入广西,但已经没有什么战斗力了。所以,四野部队进入广西,基本都是追击战。45军也一样,在广西,除了134师配合兄弟部队在镇南关打了一个较大规模的仗以外,其他各师只打了一些鸡零狗的小仗,之后就转入剿匪作战


1950年3月,丁盛升任45军副军长、代理军长。在军队或地方,有些人似乎天生只适合当“一把手”。这既与才能有关,更与性格有关。在此之前,无论是政工还是军事,丁盛从来没有担任过副职。这次虽是副职,代理军长,相当于还是“一把手”

1952年10月,44军军部调归海军。中南军区命令以45军军部及134师(欠400团)、135师与44军130师、131师391团合编为54军,军长丁盛,政委谢明。合编时,为番号问题曾有过一番争执:这2个军都出自东北野战军,44军的前身是邓华纵队,45军的前身是黄永胜纵队,都是牛人带出来的部队,战斗力也都很强。合编后无论用谁的番号,对方都不服气。这会影响士气和团结。所以,最后折中一下,两军番号都不用,但取了两军番号数字的尾数。

有文章说,54军这个番号是周副主席选定的,说是由于双方争执不下,周副主席把44军军长张才千45军代军长丁盛召集到北京开会,专门研究合编后的番号问题。恐怕不符合事实

一是1个军的番号虽是大事,但还大不到要周副主席亲自处理的程度,中南军区林、罗、叶等首长干嘛去了?二是两军合编期间,丁盛正在南昌学习,没有去过北京,学习没有结束就接命令军部所在地广州上任三是丁盛晚年回忆两军合编这段历史时,也没有提到如此重大的。四是部队改编包括番号变动是常有的事,对人民军队来说,一切服从组织安排,如果说为了争一个番号而闹到周副主席那里去,也显得太没大格局了,这不符合我军的优良作风和将领的特点。


丁盛(右一)与徐帅等

(二)带兵入朝加抗美援朝最后一

根据命令,54军合编后,即准备入朝参战。1952年1月丁盛从广州京受领任务。抗美援朝自1951年7月运动战阶段结束后,双方打打谈谈,到1953年已经接近尾声当时任志愿军代理司令员兼政委,人在北京。邓华向丁盛详细布置了54军的入朝安排,要求130师先行入朝,其他2个师后续跟进。

邓华为什么点名130师先入朝?因为130师原属44军,刚好是邓华纵队的老底子。笔者认为,是不是军队将领对自己的老部队都有所偏爱后来丁盛奉命参加对印反击曾力主调135师而不是130师参战。他曾135师师长长达4年多,可能也有这个因素吧。但他的建议被上级否决


左2为丁盛

1953年254军130师跨过鸭绿江当年5月,丁盛率军部第134师、135师也进入朝鲜,归志愿军20兵团指挥。54军是最后一支入朝的志愿军部队在朝只打了一仗,也是抗美援朝的最后一战:金城战役

其实,到1953年6月中旬,停战谈判已经基本达成协议军事分界线校订工作基本完成,交战各方即将签订停战协定。但韩国方面不愿意就此停战,破坏停战谈判叫嚷要“单独北进”,要“打到鸭绿江边”,撤回了谈判代表。为了促成停战协定的早日签字,志愿军决定教训一下军。因此,金城战役主要打击对象韩军54军也因此有了参战的机会,否则就是白去一趟。

金城战役由志愿军20兵团负责组织和指挥战役决心是:动用志愿军6个军的兵力在22公里宽的正面通过两翼牵制多路突破第一步目标是歼灭当面之敌4个师,即韩军3、6、8首都师拉直金城以南战线;第二步战场,适当扩大战果,并准备在人反,利用防御阵地大量歼灭有生力量根据20兵团的总体部署,54军3个师被分拆使用:130师配属68军135师配属67军134师为战役预备队。


1953年7月13日21时,志愿军用空前强大炮火,向敌军阵地发起。战斗发起不到1小时内,志愿军即全线突韩军前沿阵地,向纵深猛烈突进经21小时激战,至14日18时,志愿军即推进到预定位置,拉平了金城以南防线停止进攻,就地转入防御,准备抗击敌军反扑。16日,美第8集团军司令泰勒陪同联军总司令克拉克飞抵前线督战,决定夺回失地,并从当日下午开始,增调美3师韩军第5、7、9、11师,加上原守卫阵地的4个师残部,向志愿军阵地发起反扑志愿军顽强抗击,大量杀伤敌军,并最终失败了敌军的进攻,守住了大部分阵地。27日,停战协定签字,金城战役结束,实际上整个抗美援朝也就此结束。

金城战役重创韩军4个师,毙伤俘敌5.3万余人,促停战协定的签字此战,54军参战部队表现非常出色,攻得上,守得住,打英勇顽强在前后15天的战斗中,54军共进行大小战斗254次,歼敌7662人,战果颇丰。略有点遗憾的是,54军3个师被分散使用,134师为战役预备队最后也没有参战,没有给丁盛指挥才能的机会。但丁盛和54军毕竟参加了抗美援朝,实与美军进行过较量。


停战后,丁盛提出去南京军事学院学习,得到批准。1954年11月,丁盛回国学习3年后,又回到在朝54军继续担任军长1958年7月,54全部撤离朝,是最后回国的志愿军部队之一54回国后,一直驻扎在四川,近西藏。这也是后来参加西藏平叛和对印反击的原因。

战将丁盛来说,其成名战是衡宝战役,最出风头的是对印反击的瓦弄大捷。


【志愿军回国,朝方民众将志愿军送到鸭绿江边】

54军番号官司,打到周副主席面前?军长丁盛回忆,却未记此事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