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骇伦:福善镇

2022-11-12 12:00 作者:梦江南阳  | 我要投稿

福 善 镇

 

    聚户兴市于明代,原名坟山嘴。因地处宜宾、南溪、富顺三地治域边缘,历来是匪盗不息之地,清同治九年(1870年),设衙门于此,授予判决宰杀权,并派兵30人,联络民团缉捕匪盗,后叙州知府将其更名从善场。民国23年(1934年),建福善乡,“福善”一名沿用至今。

【区位与面积】  位于县境西南部,镇域东临李桥镇,南接宜宾市南溪区林丰乡,西连宜宾市翠屏区邱场乡、宜宾县王场乡,北抵板桥镇。镇政府驻地从善场,距县城34千米。2015年末,辖区面积6851公顷。

【建置沿革】  清朝中期,境域属玉正乡下西路从福保、观音桥保。民国元年(1912年),称从善团。民国23年(1934年),改称福善乡。1950年,设福善乡。1955年,新华及观乐部分并入福善乡。1995年,撤乡建镇,合并观乐、福善乡为福善镇。2001年,撤区并镇,仍为福善镇。2015年,辖菜子、大峡口、灯山、黑竹林、彭湾、石平、象鼻、熊坝、熊山、阳升、月形、周安、韩嘴等行政村13个,从善场社区居民委员会1个。

【资源与人口】  境内水资源丰富,有小型水库2座、大小溪流11条、山坪塘514口,石河堰19道;木桥沟、二高滩水库自流灌溉面积1362公顷,沿镇溪河设有电排9座,可提水灌溉农田260公顷。交通便利,水路镇溪河通航里程12.8千米,有县道19.8千米、乡村及便民道324.5千米,通达13村173个村民小组。有林地面积2603公顷,森林覆盖率38%;耕地面积1917公顷。其中,田1659公顷。出产荞子、油茶子、古尔藤等特产,腌制的咸菜风味独特,为县境一绝。2015年末,居民户数9948户,人口3.7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09万人。

【经济发展】  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3.2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9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8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1万元。

    第一产业  2015年,播种粮食面积2827公顷,产量1.92万吨。发展家庭养殖农场11个、畜禽养殖大户10户,全年出栏生猪2.12万头、羊1.86万只、兔72.93万只、家禽31.06万只。在镇溪河放养翘嘴鲌、南方鲇等鱼苗7.7万尾,有水产养殖面积390公顷,产量579吨。林业生产“四旁”植树2.3万株,栽植油茶140公顷、核桃33公顷。

    第二产业  1990年代,境内企业发展鼎盛时期,先后建有酒厂、家俱厂、水泥预制件厂等企业20家,另有建筑队1支。藤编是镇境特有的世代相传的手工技艺,利用本地山中出产的古耳藤、水竹儿等,编制椅子、篮子、箱子等家俱,曾行销全国。此后,随着现代家俱的出现,销量锐减,现有少量生产。面粉加工厂、小酒厂等其他企业相即关闭、改制。至2015年,有福善酒厂、观乐酒厂、福善镇东升机砖厂和三和机砖厂等工业企业4家,产值1245万元、利润312万元。

    第三产业  境内有观乐场、从善场场镇2个,宜富场小集市1个。场镇有街道4条,综合农贸市场2个,竹木市场1个,有经营副食品、百货、农副产品、餐饮等商户480余户。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亿元。

 

 

【社会状况】  村镇建设  2015年,改造农村危房56户,修筑二高滩淹没区道路14.5千米、硬化乡村道路5千米,新建石河堰1道,敷设供水管道7.2千米,解决3000余人饮水问题。建成观乐场镇生活污水处理站,日污水处理能力150立方米,聘请乡村卫生保洁员119人,日均清运垃圾6吨。年末,中心场镇从善场镇有街道2条,居民326户2000余人;观乐场有街道1条,居民600余人。场镇水电气、通信等设施齐备,驻有学校、信用社、医院、邮政所等企事业单位。2010—2012年间,陆续建成农民集中居住点4个,住房178套,占地面积3.6公顷、建筑面积2.71万平方米。

    文化体育  2015年,修建熊坝、阳升、周安等3村文化广场,建筑面积2480平方米,配置篮球架、乒乓球台等设施。安装650户农户地面数字电视设施,开通13个村“村村通”广播。全镇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场地6个,建有群众文化体育队伍11支,开展“闹元宵”、板桥片区文化交流与文艺表演等活动。

    教育  2015年,建成观乐九年制学校、福善镇九年制学校、新华小学教师公租房。年末,镇境有九年制学校2所、小学4所,在校小学生1567人、初中学生1061人,在职教师159人。

医疗卫生  2015年,儿童免疫接种疫苗3215人(次),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3.01万人,城镇居民参加医疗保险541人。年末,境内有中心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室14个,药店8家。有卫生技术人员23人,开放病床27张、有万元以上设备3台。

    社会保障   2015年,纳入农村低保1500人、城镇低保162人,供养“五保”人员275人;医疗救助困难群众226人(次),救济受灾群众603人(次)。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1.36万人,发放6258人基本养老金658.97万元。

【名胜古迹】  境内阳升村位于五条沟自然风景区,未经开发的景区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具有独特的天然韵味;二高滩人工湖面积40余公顷,碧水荡漾,绿树成荫;红岩古寺遗址、夜红岩(月红岩)、石笋、斯里沟等景点景致优美。镇境古迹留存较少,曾香火兴旺的阳升寺、云龙寺等数座寺庙均毁于“文化大革命”中,被拆除或转作他用;曾经的宗族祠堂,也多废弃。现存具有一定文物价值的古迹有乡公所旧址、红花场民居。

乡公所旧址  位于从善场街东段,建于民国28年(1939年)。现仅存青砖砌筑的门牌楼,占地面积5.6平方米,高7米、宽3.8米。门楼平面呈八字型,弧顶,四方砖柱,自上而下分格四堂。上堂塑有“五角星”,中堂呈匾状,题款“政教合一”、下落款“福善乡公所”等字样;下堂泥塑花瓣图案。

红花场民居  位于彭湾村8组,建于清代末期。建筑为木结构,悬山式复合屋顶、小青瓦屋面、穿斗式结构,四合院布局,由门厅、正堂屋、花厅、厢房、仓房等组成,建筑占地面积552平方米。整个建筑布局规整,木雕裙板、花窗、撑弓等众多、精美,屋脊泥塑有花草等纹饰,图案自然、流畅,为典型川南民居风格,具有较高文物价值。  对研究清代风俗与石塔建造具有较高参考价值。

 

赵氏古宅  位于慈云村8组,建于清代,占地面积574平方米。民宅为四合院布局,现存正堂与右厢房,整体构建为穿斗式木结构、小青瓦屋面、竹编墙体。正堂面阔5间、进深6.25米,厢房面阔3间、进深8.5米。院内建有走廊,房檐下雕刻有精美的吊瓜等图案,廊柱上刻有花草、鸟兽等。民宅建造规整气派,为典型清代民居风格,对研究乡村清代民居具有较高历史价值。


骇伦:福善镇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