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季度记录:努力做好自己

2021-12-04 19:07 作者:離羽汐  | 我要投稿


  • 2021/10/8

  • 我还记得几个月前,和师父一起在道观周围散步的时候,师父说过这样的一席话。

  • “穿着这一身衣服,走在路上。偶然间往路边的饭点橱窗看了一眼,别人会说你想吃肉。不经意间看了一眼路过的女性,别人就又会说你对别人有想法了。”

  • “身正不怕影子斜。”我不假思索的就脱口而出了。

  • 听到我的回答,师父笑着说“理虽说是这个理,但嘴长在别人脸上,你是管不了的!我们唯一能做好的,就是不给别人产生这些想法的机会。”

  • 师父看了我一眼后,继续向前迈着步子,但此时的每一步都如同趟泥一样,他一边这样走着,一边说了这样的一段话:“在以后,当你走到一定的高度了,你就会发现越到后面越是寸步难行,每一步都越是要小心谨慎,稍有不慎就是万丈深渊,因此才说是如履薄冰。”

  • 几个月前的我一直都只是认为师父的话语无非是提醒我小心谨慎,仅此而已。我没想到的是,在时刻提醒自己小心谨慎的这个过程中,自己对于周遭的洞察力比以往更为敏锐了。

  • 我比之前更能清晰的看到周围的人与事了,以前在与人交流过程中所忽视的细节现在我有能力注意的到了,以前总是注意不到的别人形态所表现出的意思,现在也看得懂一些了。

  • “人一出言便知其志。”(师父经常提到的一句话)

  • “口者,心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鬼谷子祖师爷)

  • “资俊,外出就餐,有时候可不只是吃一顿饭这么简单,这餐桌的每个细节,无时无刻的告诉着你许多事情,可不要让他只是在眼前或者是耳边划过了!这是你以后必须要具备的能力。”(师父有时候这样提醒着我)

  • “能看懂一个人,就看懂了一个圈子。想了解一个人,了解他的朋友便能知晓了,一个不错的人,那么他的朋友也应该是不错的。反之也一样。”(师父其中一次的教导)

  •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谚语)

  •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谚语)

  • ......

  • 也就是在仔细回想时,才注意到,自己从小到大的知识、经验在一点点的串起来,从细节到整体,从个体到团体,从小到大,自己也渐渐的明白,这其中的核心便是因小见大。

  • 师父曾说:“对真诚者虚伪,是一种罪过。对虚伪者真诚,是一种幼稚。”

  • 我当时问:“可人都会伪装,弟子有时候很难看懂一个人是真诚还是虚伪。”

  • 师父回答:“那是因为你忽略了太多的细节,因而看不到真相!看不到真相是很危险的。”

  • 这个问题困扰了自己很久,因为当时的自己不愿意承认自己在打不分情况下都看不懂周围人的事实,也让我在几个月前曾一度为了追寻这所谓的真相而走了一段莫名其妙的弯路,到最后才发现,自己真的是莫名其妙。

  • 现在的再我看到每个人、每件事,从他做出的每个举动、说出的每句话,都留下了太多的痕迹,顺流而下那是他所希望别人看到的“事实”,而只有逆流而上看到的才是真相。

  • 就事实而言,每个人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通过各种各样的行为举止告诉了我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只是自己的注意力不在别人那里,而是在自己这所谓的“我以为、我认为、我想”的问题上,是自己忽略掉了这一切。

  • 这也正对应着师父经常提到的那一句话:“吾有大患,为吾有身。吾若无身,复有何患?”

  • 那么在这个问题上,“我”的存在所带来的大患那就是离真相越来越远嘛。但如果把它放到其他部分,比如团队,那“我”所带来的大患很有可能就是离心离德。

  • 师父曾提醒我“坏习惯,不好的细节,都会在你未来的路上给你埋下深深的隐患,你要做的,就是在它还是胚胎状态时就把它处理掉,不要留下苗头!”

  • 现在努力去做好自己,为的是不给自己留下隐患,也让自己在将来能够有能力承担起更多的责任。

  • 我在最开始认识师父的时候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一个合格的道人不一定是有着多大能力的一个人,但一定是一个懂得做人的人。在师父这里学习,学到的不是知识,而是常识。学到的不是宗教,而是历代祖师爷传承下来的文化。”

  • “学习这两个字,师父说得再多,那都是虚的,是和你无关的事情!要看学习得怎么样,就看你在这其中真正的体悟到了什么,是不是真正的受益了!只有真正的受益了,这才是最实在的东西,是你最应该集中精力的位置。”(师父在不久前所作的开示)

  • 那么,我受益了吗?这是当然,我受益了,而且是全方位的在受益。可我为什么会受益呢?当这两个问题又抛出来的时候,就让我又陷入了思考。

  • 直到后来师父对我说了这样的一句话:“你现在要做的就是精进勇猛,这样才能继续快速的成长。”

  • 有那么多的词汇,师父为什么唯独用“精进勇猛”这几个字?直到有一天我突然想到了另外四个字“英勇无畏”。

  •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突然冒出了这样一个想法:“修行之路的基础,便是自省二字。为人处事的基础,也是自省二字。学习成长的基础,依旧是自省二字。而承载我不断自省提高的,是我自己的胆魄。”

  • 从我认识师父开始,便面临着无数的选择,其中让我影响比较深刻的几道选择题,至今都记忆尤新:

  • 最开始与师父相识,我和师父一起做饭时,师父拿着一把奇怪的菜给我,让我试一试,并说这是味道很大,连马都不吃的东西,但下锅后会好很多,我当时犹犹豫豫,不敢尝试。

  • 师父说:“最多不就是一顿饭吃不好吗?”就结果而言,我选择了相信师父,但这实质上便是一次,有没有胆量来尝试新事物的选择,让我走出了选择信任的第一步。因为我认识到,自己的性格存在着致命的弱点。

  • 到后来与师父逐渐熟识,我们之间开始渐渐的互相了解时,他抛出了一个考验“有没有想好向师父学习?”的问题。就结果而言,我也做出了属于我的选择,我选择了正式向这位愿意和自己走一辈子的师父下跪行礼,正式拜师。

  • 师父说:“你选择了一个可以欺负你一辈子的人。”在这个问题上,我也选择了相信师父,而这实质上便是一次,有没有胆量来相信一个人的选择,也让我走出了最难跨越的一步。因为我认识到,我需要师父的指引。

  • 再到后来,向师父学习练功,我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关卡。

  • 有心理上的:“我能不能再多躺一会,为什么这么早爬起来去练功?”、“我的心平静不下来,我感觉自己坚持不下去了。”、“我能不能停歇一下”......

  • 有现实上的:“这么年轻就跟邪教为伍。”、“你这是在自毁前程。”、“你不觉得你像是个傻子一样吗?”......

  • 师父说:“人生不惧风雨,方见彩虹。人生不惧寒暑,方得春秋。”在这个问题上,我选择了坚持,而这实质上便是一次,有没有胆量将自己选择的路一直走下去的选择。起码在这个阶段上,我选择了走下去,因为我认识到自己有要一生追寻的东西。

  • 师父经常提到这样的一句话:“人与人之间有着太多的不同,本身就没有任何的可比性,我们能做的,就是今天的自己和昨天的自己相比,有进步便是最大的胜利。自知者明,自胜者强。”

  • 认识自己需要胆魄,因为我需要有勇气看到自己的不足和阴暗面,看到自己最不堪的一面。改变自己需要胆魄,因为我需要有勇气直面自己的灵魂,不逃避、不退让,选择继续前进。渐渐的,我发现自己在那些让我曾经耿耿于怀的经历上似乎真的是无惧了。

  • 不久前,也有人用恶毒的语言攻击过我,用我不堪的经历侮辱过我,用我所作出的选择刺激过我。也不知道是怎样的心情,我回应了这样的一句话:“我不会因此动怒,因为我以我克服了自己的过去为荣,这些应该是我最值得骄傲的地方。”

  • 也不知道为什么,在这一刻我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很清晰的知道脸和面子是两个概念的问题,我要的是自己的脸,而不是那所谓的面子。真实的面对自己,那我得到的是脸,掩盖自己的过去,那得到的是面子。可人也就是这样矛盾,有脸就不会要面子,要面子就丢了脸。

  • 师父曾有言“与道结缘,也就是慕道、学道、修道、证道的过程。”

  • 现在的我,褪去了当初的那份狂热,换来的是心中逐渐坚定的信仰。扔下了当初的那份好奇,换来的是心中逐渐成熟的追求。放下了当初的那份执着,换来的是心中逐渐真实的平静。

  • 对过去无惧,才有脚踏实地,风雨不动。对未来无惧,才有忠肝义胆,奋勇向前。对生死无惧,才有英勇无畏,视死如归。这让我更深切的了解到,真正让我走到今天的,是自己不断增长的胆魄给我带来的决心。

  • 教育我的师长、朋友,给了我一个我成长与救赎的契机,但真正让我得到成长与救赎的始终还是我自己,这归根结底也不过是自己在那一瞬间做出了一个救赎自己、激励自己成长的选择。

  • 我曾有一段时间应朋友之邀前往龙虎山帮忙处理一些法律事务,回来后,师父问我有何收获。

  • 我回答:“我发现自己的本能反应发生了一些改变,而这无意中通过了许多那位朋友给设置的考题。”

  • 师父回应:“应该说,我们的人生处处都是考题。因为别人的评价高兴或不高兴了,不就偏离了自己的方向吗?无论什么时候,都记住,做好自己!”

  • 师父那天的话语,让我想到了自己最初的疑惑:“曾经尚处校园的自己努力通过自己取得权力,不断巩固自己的地位,换来的只能是那外强中干的威慑,随着自己威慑的减弱而慢慢瓦解。现在的自己坦坦荡荡,放下了曾经的术数,换来的却是一种众望所归的信任,即便是自己尚处困境也可看到身边依然站着朋友。”

  • 这让我明白,别人的尊重,并不是因为自己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什么样的权力,什么样的地位,而是自己是不是真正的尊重了别人,是不是真正的为他人付出了,是不是真正的有了那份值得别人尊敬的实力。

  • 曾经有一次家宴,在和谐的环境下,有位女士在师父面前抛开了所有束缚,一杯一杯的畅饮着,将自己心中的所埋藏的一切都在这里释放了出来。

  • 不喝酒的我对此不解,酒这个东西真的是有这么大魅力吗?可以让一个人就这样抛开束缚,展现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

  • 在旁边端着糖水的我,不解的观察着周围人的一举一动,这个时候师父在我旁边说了这样一句话“酒不醉人人自醉。能在师父这里展现最真实自己的,那会是怎样的一份信任?众人都将自己的期望交给了师父,那师父又承载了多少人的期望与期待呢?人生就是这样,能力越大,承载的越多,责任也就越大。现在的你不理解,你还需要学着更多的关怀别人。”

  • “没有朝五晚九的生活,哪来九五之尊的生活呢?”师父的这句话,也是进一步的揭示了这其中的道理。这个世界是很公平的,承载了常人无法承载之重,才能得到常人无法得到的尊重,这份尊重来源于我们做到了别人做不到的事情。

  • 我看到有些人看到别人光辉亮丽的一面,便指责这个人背后怎样,那个人背后又怎样,却莫名其妙的期待着自己能够站到别人的位置上。而别人背后的付出与努力,肩上所承担的责任,均是在所不问了,一切在他们眼里似乎都是云淡风轻,不值一提,因为他们只想拿到他们想要的,却不会想着承担与之对应的责任。

  • 师父说:“不对他人评头论足,因为你不理解他人。不谈国政,因为你不在那个高度没有那个智慧。不谈是非,因为这不关你的事。你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

  • 过去怎样,已经和我无关,未来会怎样,我不知道。能做的只在当下,努力做好自己。


季度记录:努力做好自己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