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陆军中将奇文共赏,对付中国最有力的武器是人力?
随着中印边境东段的斗争登上热搜,印度方面也出现了很多献计献策的文章。最近一名叫做梅农的退役陆军中将在《印度防务新闻》上撰文表示,不要和解放军比武器装备,印度军队在边境上最有力的武器是人。
仅仅从文字表述上来看,这位梅农将军的说法是对的,任何一支军队都是人的素质比装备的水平更重要。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武器。问题是印度拥有这样优秀的军人,可以压着解放军一头吗?
梅农提出的依据有这么两条,首先他认为解放军非常依赖后勤,任何一支军队在后勤被切断的情况下都会陷入混乱。其次是印度军队长期在克什米尔和巴基斯坦军队对抗,印军更适应高海拔环境下作战。
其实,缺乏后勤就崩盘的,是印度军队。在1962年边境冲突中,印度军队一旦知道自己的后路被切断了,马上就会陷入崩溃,成群结队地往后方逃窜。有些人因为退路被切断,甚至于躲进了深山老林之中,直到饿得受不了了,才出来向解放军投降。至于在重围之下坚守阵地,这种事情似乎从来没有发生在印军身上。
梅农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了解也实在是太肤浅了。作为中国工农红军的后代,解放军一代一代的官兵都在学习和传承长征精神,在那个没有可靠根据地和后勤保障的艰难岁月里,中国工农红军依然保持着旺盛的革命意志和战斗热情。在此后的解放战争、出国作战和对外自卫反击战中,解放军基层部队经常会面对后勤跟不上的情况,但从来没有因为后勤供应保障问题而溃散。
如今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机械化、信息化建设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在中印边境上执行战备巡逻任务的解放军,机械化程度已经到了让美军都会羡慕嫉妒恨的程度,所以梅农可能把美军的行为习惯代入到了解放军当中,认为机械化程度这么高的部队,一旦失去了后勤供应,不就崩溃了吗?
那么他打算靠什么来切断解放军的后路呢?在他看来,印度特种部队和征召当地居民组成的侦察兵,尤其适合执行这些高风险任务。印度军队确实有一批特种部队和地方部队。其中最有名的是帕拉特战团,不过这支部队驻地在班加罗尔,离中印边境有上千公里。边境特种部队的保密程度很高,主要执行侦察任务,而不是纵深破袭。更重要的是,在今天的战场监视手段之下,传统的步兵渗透战术已经行不通了。
解放军在中印边境部署了大量的无人机以及固定的侦察监视设备,配备了国产高性能热像仪。使用过热像仪的人都知道,人体在这种探测仪器面前是根本藏不住的,就算是穿着迷彩伪装服,在热线仪的显示器上也是一个明亮的物体。在中印边境西线这样的高寒山地,36摄氏度的人体就更加显眼了。印度退役将军要是想把乌克兰步兵对付俄罗斯后勤车队那套战术,拿到雪域高原上来用,完全是对现代侦察监视技术缺乏认知。
在高寒山地适应性的问题上,解放军也从来没有表现出任何不如印度士兵的情况。解放军在高原适应性问题上,开展了几十年的科学研究和现场试验,对高原缺氧导致的各种问题,特别是肺水肿这样的致命疾病,形成了完整的训练和救治方案。
解放军官兵即使在高海拔地区,也始终保持着良好的体力。更不要说普遍配备的便携式氧气机了。在加勒万河谷冲突中,解放军凭借体力和装备上的优势,将人数占优的印军打得落花流水。所谓的高原适应性优势,也是在中国一边的。
印军和我军交手不止一次两次了,每次都是印军一触即溃。无论是用轻武器对射还是用冷兵器格斗,解放军都能够实现以少胜多。印度的这些退役将领,还是给自己的军队出点比较现实的主意吧,比如不要轻易招惹解放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