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家长“吐槽大会”:孩子学个乐器,咋就这么难?
本文首发自公众号:Yusi音乐审美养成
未经允许严禁任何形式转载

前段时间,我们写过一篇文章,讲当代琴童父母为了陪娃练琴有多卷,其中那些“熊孩子的磨人瞬间”,得到了很多家长的共鸣:陪孩子练琴真的太难了!

据说,几乎每一个练琴的孩子都是在泪水和委屈中浸泡长大的;而每一位琴童的背后,都有一位用生命陪练的爸爸或妈妈。
《组个乐队过夏天》活动排练期间,我们采访到了部分小乐手的陪练家长,从他们的“苦水”中总结出孩子们学音乐时的三大“疑难杂症”,一起来感受下这场来自琴童家长的“吐槽大会”吧!
怕学与厌学
根据家长们的总结,孩子在学乐器时都经历过这三个阶段:
一开始:哇!我喜欢这个乐器,我要学!
学习一周后:怎么感觉学这个有点难…学习三个月后:学这个太难太累了,我不想学了…

孩子们对乐器的热情维持时间,简直比当代年轻人之间的爱情还要短,这超出了很多父母的预料。
但高昂的乐器费和课时费已经花出去了,也只能绞尽脑汁引导孩子重燃对音乐的热情。于是,父母和孩子每天在练琴与不练琴之间无止境地拉扯。
家长们苦口婆心地劝说、丰厚的物质奖励、充满吸引力的精神诱惑,只要能吸引孩子自觉练琴,可以说是无所不用其极。
但孩子们对音乐最初的热情,早已在复杂的乐理知识和枯燥的手指练习中转化为了“害怕与厌恶”,更是将自己最初选择的乐器视为“宿敌”。
为了逃避练琴,这些人类幼崽可谓费尽了心思。
第一大招就是装病,磨炼演技从娃娃抓起。
今天装头疼,明天装肚子疼,后天装牙疼。一开始,这一招还真是奏效,不仅可以成功逃避乐器课,还能收获父母“久违”的温柔陪伴。但苦肉计用得多了,难免就会露出破绽。
有位爸爸就因为自己孩子总说不舒服,带他去医院做了个全面检查,结果一点问题都没有。最后孩子只好招供:只要不练琴就不难受了。

第二个大招是“磨洋工”,从小培养“摸鱼”技能。
琴才刚刚开始练,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要上厕所;一会儿要吃东西,一会儿又要擦个琴。两个小时的练琴时间,能在这些小事中消磨掉一整半。

以及练琴时,如果家里能来个客人,那可是孩子们最期待的事了。借此机会可以光明正大地偷懒:化身“社交小达人”,端茶倒水中消磨时间,还能被夸礼貌懂事,而父母当着客人的面,尽管心有不满也只能“忍气吞声”,眼睁睁看着家里的“小机灵鬼”磨洋工。
除此之外,孩子们为了逃避练琴的招数还有:
录音作弊法(历史悠久):练一小段后将声音录下来循环播放,让父母误以为自己一直在练琴;
学习为重法:借口作业太多,学习要紧,宁愿做数学题也不练琴。
彻底摆烂法:就!是!不!练!……

孩子们的招数数不胜数,而家长这边则防不胜防,难以招架。
很多陪练家长表示,对孩子已经不敢再批评了。弹琴过程中犯了错,只能强忍火气,慢慢沟通。毕竟,孩子愿意坐到琴前就已经很不容易了,一旦批评刺激,很怕他彻底摆烂,再也不练了。

特别是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逐渐有了自己的思想,甚至有的步入了青春期,亲子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也变得更加小心翼翼。
一位琴童妈妈说,自己做过一件非常后悔的事,就是在孩子十岁时动了一次手。这导致母子两人的关系出现了裂痕,在很长时间都难以修复。
孩子在这段时间里对音乐的态度更是不冷不热,尽管每天都有按时练琴,却明显感觉到并不走心,敷衍了事。对于母亲的示好,也充满了不屑和质疑。
孩子的这些反应,都让这位妈妈措手不及。
被分散的注意力
除了怕学和厌学,孩子在学音乐过程中的第二大疑难杂症,是精神不集中,不能专注练琴。
这类孩子对音乐依然有一定的热情,每天也能够主动去练习,但往往练着练着…思想就开始神游了。“只要一开始练琴,练琴之外的任何事情他就会特别感兴趣。”一位琴童妈妈这样吐槽自家娃。
窗外的鸟叫、墙上的钟表和照片、门口送来的外卖或快递,都对练琴的孩子充满了吸引力,在一次次好奇的询问中,练琴的时间就这么过去了。而熊孩子还一脸无辜地问:啊?我今天怎么就练了这么一点呀?
而最让陪练家长感到头痛的,是正练着琴有小伙伴来找孩子一起玩,孩子的心思瞬间就飞到了九霄云外,什么莫扎特、李斯特都比不上小伙伴期待的眼神,于是接下来的练琴时间也只能在各种错音和敷衍了事中结束。
有些家长也不忍心阻拦,毕竟音乐重要,孩子交朋友也同样重要啊。
不愿被拘泥于规则里
在采访过程中,还有父母道出了孩子练琴过程中担忧的另一个问题:练习一会儿就开始放飞自我,不按规矩弹,自己“乱编乱改”,仿佛自己是音乐大师。活跃的思维、有意识的模仿都是孩子的天性,所以在练琴过程中出现这样的情形也非常正常。
其实有这样的现象,表明孩子是喜欢音乐,且愿意用音乐来表达自我的,但很多家长的担心是:在最基本的技术动作还没有掌握、很多经典作品都还不会弹的情况下,这样“随心所欲”地瞎弹,会不会导致“根基”不牢?以及,孩子的这样“乱弹琴”,真的可以算是即兴吗?
说到这里,大家会发现,在陪伴孩子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家长的焦虑与担心真的非常多。
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么多共性的问题,最根本的原因真的出在孩子身上吗?
孩子练琴,就一定是“鸡飞狗跳”的场面吗?
学音乐真的必须要这么苦、这么累吗?
关注我们最近《组个乐队过夏天》活动的朋友应该发现了,其实孩子们排练时的场面还是比较轻松和谐的。Yusi是如何在陪伴孩子练习的过程中避免和解决以上这些令人头疼的问题的?
当然除了孩子,我们每一个音乐爱好者在这条道路上,或多或少都会被一些错误观念误导以致走弯路。这些错误观念都有哪些?应该如何纠正和避免?
不要着急,这些疑惑,Yusi将面对面一一为大家解答!
没错,大家期待已久的北京地区线下沙龙活动终于要来了!
这一次,Yusi将借助在北京和众多爱乐者见面交流的机会,围绕《关于学音乐,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的主题,分享她的成长经历以及学习心得:那些长久以来,我们从未思考过、从未意识到的学音乐中的将错就错。希望可以有效解决大家学音乐以及陪伴孩子学音乐过程中的难题。
2022年8月25日晚7点,由Yusi主讲的线下沙龙音乐分享会《关于学音乐,我们到底做错了什么》,将在珠江钢琴北京艺术之家(北京市西城区莲花池东路16号)举行,届时,Yusi将在现场一一解答以上的疑问。感兴趣的朋友现在就可以扫码购票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