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大清驻英国公使的烦恼,开眼看世界的困局(补档)

2023-07-19 19:03 作者:Godeye258369  | 我要投稿

        大清帝国第一次派出驻外国的公使,可这位公使却遭遇了举国的大骂。1877年4月,清廷任命郭嵩焘为驻英国公使,这就是这个古老的帝国第一次向外国派驻公使。可惜郭嵩焘上任三个月就遭遇了国内官员集体弹劾,他在公使任上不足两年就无奈辞职,被迫回国,这件事为什么会搞成这样呢?梁启超说,郭嵩焘写了一本游记。在这本游记中,郭嵩焘说,现在的夷狄和以前大不相同,人家也有2000年文明。居然敢说外国也有文明,这还了得吗?这本书传回北京,满朝士大夫群情激愤,人人唾骂,日日参奏,直到郭嵩焘辞职回国,这才算完事儿。郭嵩焘写的这本游记叫《使西纪程》,就是他从上海到伦敦50天的日记,交由总理衙门刻板发行,不成想却惹出这么大的祸事。李慈铭说,郭嵩焘的这本书夸赞粉饰夷狄,凡有气血之人,看了无不切齿。王闿运说,郭嵩焘身中洋毒,不可救药。那么,郭嵩焘在这本游记中到底写了什么呢?举几个例子,光绪三年四月初二,郭嵩焘参观英国邮政局,就在日记中写道,英国行政务求便民,说老百姓花钱买邮票,就可以将信件寄到万里之外,政府也可以通过邮政系统年入千百万镑,说这实在是利国利民的好事儿。说此西洋之所以日益富强也,人家有这样好的邮政系统,所以一天就比一天更富强了。光绪三年2月27日,郭嵩焘与英国的友人谈论英国的税制。英国人就告诉郭嵩焘说,英国的官员只要月薪超过300镑就得纳税,相比之下,大清的官员是不纳税的。郭松焘对于这个官民平等的纳税方式也十分认同。这些话在今天看来十分平常,也不存在什么奇谈怪论。可惜在当时的士大夫看来,这就是大逆不道。郭嵩焘十分感慨说,如今欧洲诸国政教风化远胜大清,人家成了尧舜禹三代,我们反而成了夷狄。可惜的是,大清的士大夫没有人明白这个道理。郭嵩焘说,伤哉伤哉呀。1876年11月,郭嵩焘给两江总督沈葆桢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自己老病之身,奔走7万里,可惜天下议论汹汹,父老乡亲们已经不把嵩焘当人看了。在举国的谩骂声中,偶尔也会有一些不一样的声音,这让郭嵩焘十分安慰。比如李鸿章就给郭嵩焘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你写的游记我看了好几遍,书里写的事儿我都没见过。读了你的书,我犹如身处欧洲,实在是令人眼界一开呀。


引用来源: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王闿运《湘绮楼日记》

《郭嵩焘全集》

《李鸿章全集》


大清驻英国公使的烦恼,开眼看世界的困局(补档)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