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如何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

2023-04-13 09:49 作者:澜亭企业法律咨询  | 我要投稿

劳动者报酬权的实体保障


2012年修订的《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


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


其包含三层意思:


(一)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国家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劳动合同法》结合各种灵活多样的用工形式,允许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对劳动报酬的金额、支付时间、支付方式等进行平等协商,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一种对当事人而言更切合实际的劳动报酬制度。同时,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劳动报酬,还应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主要有:


1、最低工资制度。《劳动法》第四十八条规定了国家实行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2、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发放。《劳动法》第五十条明确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发放,根据本条规定,工资应当以法定货币支付,不得以发放实物或有价证券等形式代替。


3、劳动者加班费也是其劳动报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用人单位应当严格按照《劳动法》有关规定支付劳动者加班费。


4、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劳动者也应取得工资支付。这些特殊情况主要包括:(1)劳动者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的工资支付。比如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参加乡(镇)、区以上政府、党派、工会、青年团、妇女联合会等组织召开的会议;出任人民法庭证明人;出席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大会;依法行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等。(2)非因劳动者原因停工期间的工资支付。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3)劳动者各类休假期间的工资支付。劳动者依法享受年休假、探亲假、婚假、丧假期间,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



(二)用人单位应当及时支付劳动报酬


依照《劳动法》和其他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每月至少发放一次劳动报酬。劳动者从劳动到获得报酬,再到消费,是一个完整的周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报酬是实现这个周期的重要环节,而工资正是获得劳动报酬的最重要的形式。以法律的形式将支付的工资周期规定为至少一个月,可以使劳动者的劳动到获得报酬的周期不至过长,更有利于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实行月薪制的用人单位,工资必须按月发放;实行小时制、日工资制、周工资制的用人单位,也可以按小时、按日或者按周发放,超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的支付工资的时间发放工资的,即构成拖欠劳动者劳动报酬的违法行为。


(三)用人单位应当足额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对于履行了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和责任,保质保量完成生产工作任务的劳动者,应当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的工资获得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工资不得随意扣除,用人单位也不得将扣发工资作为处分员工的一种惩罚性手段。不支付或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则构成《劳动法》中有关克扣劳动者工资的行为,应当依照劳动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劳动者报酬权的程序保障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第二款规定: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工资支付令制度作为对劳动者报酬权的程序保障。将支付令制度引入劳动争议,可以快速赋予劳动者快捷进入司法救济程序的途径。


结合《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发放劳动报酬的,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没有其他债务纠纷且支付令能够送达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可以向有管辖权的基层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


劳动者在申请书中应当写明请求给付劳动报酬的金额和所根据的事实、证据;劳动者提出申请后,人民法院应当在5日内通知是否受理;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劳动者提供的事实、证据,对工资债权债务关系明确、合法的,应当在受理之日起15日内向用人单位发出支付令;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劳动者的申请不成立的,可以裁定予以驳回;用人单位应当在前款规定的时间不提出异议又不履行支付令的,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人民法院收到用人单位提出的书面异议后,应当裁定终结支付令这一督促程序,支付令自动失效,劳动者可以依据有关法律的规定提出调解、仲裁或者起诉。




侵害劳动者报酬权的法律责任


如果劳动者报酬权受到侵害,比如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劳动者可通过以下两条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并且两种途径可同时进行,并不冲突。


一是向当地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投诉;


二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争议仲裁申请。


如劳动者向劳动行政主管部门投诉,在劳动行政主管部门受理劳动者投诉后,如经调查用人单位确实存在克扣拖欠工资行为的,行政主管部门将出具整改通知书,责令企业限期支付工资。用人单位逾期仍未支付的,行政主管部门将责令用人单位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00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如经行政主管部门责令仍不支付,且用人单位存在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情形的,用人单位、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还可能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如劳动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劳动争议仲裁申请,劳动者可单方主张解除劳动合同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金,也可请求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劳动报酬。经仲裁认定用人单位确实存在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报酬的违法行为的,将依法裁决。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侵犯,敬请作者与我们联系。

如何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权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