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孙权最后的意外选择!(一)

2022-01-31 20:22 作者:人貌天虚  | 我要投稿

都说人到70古来稀,帝王将相活到70岁也不容易,孙权就过线了,一直活到70岁。但是孙权活到70岁的时候也心情很不好,为什么心情不好?传位当中出现问题了,孙权本人绝对是个合适的接班人,守住了父兄的基业,并且在两大高手争斗的过程当中,纵横捭阖更值得庆幸的是孙权选了一个好的接班人。这个接班人好在哪儿?头一条嫡长子,根儿正苗红,没有人质疑他不该接班。第二,他这个孩子从小热爱学习,并且武艺也不错,文武双全,待人接物井井有条。孙权出门的时候,太子监国,处理各种事情该请教大臣的请教大臣,该请示孙权的请示孙权,该他自己处理的也非常稳妥,这还不算他上上下下有口皆碑,谁都说他礼贤下士,并且宽容大度。这个太子孙登还有一点非常难能可贵,深谋远虑。他想的是整个东吴未来的发展。他专门给大学者布置写信,就问他说东吴哪些人才可以用?布置一看也非常感动,专门给孙登写信推荐了陆逊等11个人,这都是国之栋梁孙登拿着这些人员的名单,还自己再去寻找,看谁更适合治国理政,能够帮东吴做大做强。

您看看有这样的接班人,孙家不知是几代修来的福分。这跟曹丕对兄弟之间的心胸相比高出不知多少。跟刘禅相比那咱就别比了,没有什么太大的意义。但是问题出现在哪儿了?孙权太长寿了,太子先没了,33岁孙登去世。这一下给吴国带来重大的打击,孙权是痛哭失声,对这个孩子无比的喜爱,对他记忆超级的厚望。老孙家未来发展的指望全在孙登身上,但是白发人送黑发人,这也是没有法子的事情。孙登在去世之前专门给他父亲上了一道书,明确的讲说我去世之后,父亲您千万不要忧伤,要以国家为重要,保重身体,要学好黄老之学,修心养性,长命百岁。同时东吴有很多人才,只要用好不愁将来不能够一统天下。孙登上书当中也推荐了像诸葛瑾,包括布置、阚泽都是我们的肱骨之臣,我虽然不久于世,我希望父亲能重用他,选出优秀的人,来让江东的事业得以发展,让老百姓能够更加富足,看到这封信的时候孙登已经去世了,孙权那更是悲痛不已。

这件事情应该给孙权带来非常大的打击,他的人生状态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皇位当得太久很多时候容易让人失察。我们在唐宣宗身上能够看到印度的阿育王也分黑阿育王和白阿育王时代,整个处理朝政的风格发生重大的变化?孙权就是这个样子,在选择接班人的时候变得更加不确定,比如老大去世了选老二,但是老二不幸比孙登去世的还早,怎么办?选老三孙河,你要是确定这个太子,你就坚定地培养他使用他。但是孙权到晚年的时候,对太子孙河也并不是很看重,经常批评他,这样一来其他人就产生了不同的想法,首先在后宫当中跟孙河母亲不和的这些嫔妃就开始不断的向他挑衅。另外一方面,太子孙河的弟弟也是鲁王孙霸,一看好像有机会,不行我也充来试试没准儿我父亲就废了孙河给我一个继承皇位的机会。

这样一来他也加入了赛道,跟孙河进行竞争。而孙权干脆你们竞争就竞争,自由竞争我也不怎么管。结果就在两人身边形成了两派,这跟曹丕和曹植那个时代就非常像了,两边就开始打起来了?坚决支持太子孙河,这边就有陆逊。孙权一看这两个儿子闹得这么凶,那我干脆就管一管就把太子孙河直接给软禁起来了。这下好多大臣又来上来规劝,其中就包括陆逊。结果孙权专门派人上门指责陆逊,我们家的事儿你有资格管?给陆逊一顿斥责,这下陆逊是非常的窝囊,不久郁闷而死。在他去世之后剩下曲黄、株距这些大臣继续要坚持保孙河,而且把自己脸上抹上那些泥土跪到孙权的皇宫之前,痛哭流涕的要求放了孙河,他越这么说孙权心情越烦躁,成何体统天天跑我这来闹,干脆明确的讲我打算把孙河废掉,我看你们怎么办。结果又一群大臣上来说坚决不能这样。孙权根本不听劝,该杀的杀,该打得打,该流放的流放,把朝廷上下弄得是人人自危,把孙河也贬到了古丈。


孙权最后的意外选择!(一)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