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散文网 会员登陆 & 注册

一旦尝过飞行的滋味……

2022-01-31 20:20 作者:赵明毅  | 我要投稿


今天有空,写一下这个。理所应当的,达芬奇所在的时代,是一点飞行器的可能都没有的,典中典之莱特兄弟要在达芬奇死后300多年后(1867-1519)才出生。那么有合理的理由怀疑达芬奇写的其实是叶子(叶子的药用历史(因为这确实也是一种纤维作物)就早得多了)。当然这个是开玩笑的,而且不是重点,重点在于这里的共同点——【因为你曾去过那里,并且渴望回到那里】。

同样的表达,为什么回到天空的渴望是被赞美(至少是被接受)的,而回到【咳咳】的状态是被唾弃的呢?

当然对这个的讨论,在哲学里面称之为【体验机器/快乐机】,同时这里有你自己是否使用,和是否要劝别人不使用(不用劝别人使用,因为理想情况下大家都会想用的)2个问题,具体讨论可见罗心澄的知乎文章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498801/answer/15309273

如果想清楚了这些问题,那么其实快乐机本身是一个非常诱人的东西。当然,在现实生活中我不会进去,因为在现实生活中我没有办法 100% 地放心这个东西,但是如果是在一个理想的思想试验中,那么我绝对会选择进去。因为你的现象世界就是你的全部。

在接受快乐机器的基础上,我们就会发现,2种飞行其实没有区别,是同样的一种力量在驱使着人们变得“崇高”和“堕落”。因此根本没有什么崇高与堕落的区别(当然这里其实有一个外部性与原罪的消除问题,这个我下次再讲)

(哦这里有个常见的论证,反对同性恋的会说,全世界的人都同性恋,人类就灭绝了。反对哈草的也可以说全世界的人都哈草就没有生产了。但其实全世界的人都来从事科研,那同样没有人生产,难道只有全世界的人都地里刨食的世界才是善良的么?显然并非如此,康德的普遍化要求才是荒谬的(有康德孝子,我不说是谁)。)(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4q4y127s5这个视频的11分30秒开始有论证)

一旦尝过飞行的滋味……的评论 (共 条)

分享到微博请遵守国家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