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危少女用她的脆弱和勇气告戒了别人该如何对待生命
生命诚可贵,比爱情价要高,比什么价都要高
伟大的女主角,用生命教导了包括男主角在内的芸芸众生,生命是多么多么的可贵,多么多么的重要,在一些人浪费生命的同时,有些人连活命,都是一种奢望。
你怎么能不珍惜自己的生命呢!
你看看这个女孩子,多么的鲜活,多么的可爱,多么的青春,如果她能够健健康康地继续活着,她能够成为一名大学生,能够跟男朋友去约会,等等,去慢慢地实现那些记载在她小本本里的愿望,而不用那么地着急。
生命是如此多娇。
所以啊,大家一定要好好地活下去啊!
那么生命是什么?男主角非常朴实地对女主说:“老师,生命就是communication,就是要彼此体谅”
女主角:“乖,坐下,生命就是生命,生命首先要活下去”
男主:“老师,活下去要干什么呢?”
女主角:“你可以唱歌,可以跳舞,做任何你想做的事情啊”
这是“生命为什么珍贵”的《胰脏》式正证:一个人如果有生命,便可以做很多事情。这个正证,非常朴实。
还有反证。也就是说,假如没有了生命,我们会有巨额亏损,假如生命收到了威胁,生命就要离我们而去,我们该怎么做,才能争取,要做多大的努力,才能尽量地挽回?《胰脏》也做出了《胰脏》式反证。
显然,鲜活的女主,在绝症和杀人犯面前,是那么地脆弱,那么地无力,她所能做的最大努力,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生命结束之前,讴歌生命,并且藉由一个契机,闯入男主角的生活,改变他,让他懂,他是幸运的,不该糟蹋生命。
最后,死掉了。
死在了杀人魔手中,留给“知情人”(包括读者和角色)一个又一个的充满着困惑的思考“为啥要死在杀人魔手里?”“死在杀人魔手里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女主角死的时候脑子里在想什么?恐惧?不甘?悲哀?愤怒”“我不是女主我怎么知道?”“思考女主死的时候脑子里在想什么这到底有意义吗?”
总而言之,一个结果就是,女主终究是去世了,女主的去世,拯救了男主这个自闭,拯救了大荧幕前,那些前一秒有过自杀念头的日本观众,告诉他们你们还有的选。
女主没得选,要么病死,要么选个别的。
在女主死讯传达到我这么一个“没有自杀”念头的中国观众耳里的时候,我的脑内演奏起了国歌。
生命确实很珍贵,但一定有比生命更珍贵的东西,我们可以拿生命的一部分,去奉献,拿整个生命去交换。这才应该是生命为什么珍贵的正证。
女主角在生命的最后阶段,帮助男主成长,值得称赞,但女孩儿是一个以拯救他人为生命意义的人吗?不是,她是很善良没错,但高度只是顺便做了一项善举,只是在生命的最后关头,结识了男主角,才“将自己的生命分给了他”,但这只是说的好听了一点,其实只是和他度过了一段时间,帮助他长大了而已,没有牺牲,没有交换。说白了生命好厉害啊,只要能活着就有可能创造奇迹。。。
但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活很久也没创造过多少奇迹,大家都很平淡,很日常。
“没有牺牲没有交换就不珍贵了?你怕是没过过日子!”平淡的日子,平淡的生活,平淡的跑到旅馆里开房,平淡的离家出走,平淡的生活大冒险,并不能正证出生命的珍贵。请务必理解“珍贵”这个词汇的含义。《小黄狗的窝》牧民一家的生活很平淡,辛苦吗?草原嘛,就那样。老婆婆用大米和针,告诉小姑娘,想投胎成人,就跟撒一把米,其中一粒米立在针尖上一样难,(咱们都是几亿兄弟姐妹里跑得最快的那一个,咱们的母亲怀咱们的时候都不容易,父母拉扯大一个小孩也很不容易)传达出一个,生命降生在这个世界,就是很不容易的,所以生命看似很平淡,但十分珍贵,而《胰脏》无论正证和反证,重点都不在这里。
《胰脏》里生命很脆弱,脆弱不堪,挣扎和反抗,就只体现在了女主的包包里的那堆药品和器械,镜头很短,只能从“不想死”变为“不想病死”,最后“被捅死”,最后居然有很多人胡说八道说什么:“女主怎么死是一个无所谓的问题”,我很喜欢从创作者的角度思考问题,而不是从观众的角度,我更关心的是“为什么”,但显然这个问题,不可能有结果,因为我怀疑他正证那里都出纰漏,反证这里,到此为止也是漏洞连篇,很有可能他水平就是如此,问题的回答,看似很有智慧“请读者们发挥想象”,其实就是“说什么也行”。明明是不能轻描淡写的环节,却被轻描淡写地略过了。
所以只能臆测。而且因为没有明确的结论,就比如一些充满负能量的可能性:
“绝症没法子,抗争有个蛋用,到最后还不是要死,那只能换个死法了。”这种可能性,并没有被作品明确地否定掉,所以这个思路,对于作品是契合的。如果想否定这种可能性,必须作者站出来放马后炮,说:“我不是内意思。”作品本身什么都没说。
突出一个无力,突出一个让荧幕前的我,感到女主角的绝望,调动了我的同情心,但没有调动我的同理心,因为我通过作品,并不知道“作者为啥要让女主角这么死”“女主角死的时候的表情和内心是怎么样的”。作品本身没有否定我“绝症没法子,抗争有个蛋用,到最后还不是要死,那只能换个死法了。”这种臆测。
那么脆弱本身是不是就能反证出珍贵呢?
答案是不能的。赢虫脆弱,所以蝴蝶蜻蜓蟋蟀就珍贵?蝴蝶蟋蟀在生态环境中扮演的角色不可代替,如果这些虫儿中的一部分灭绝,那么生态将会巨震, 所以赢虫珍贵,所以蚂蚁脆弱,而我们不能看某只操场上的蚂蚁不顺眼,就踩死它。
盖玻片脆弱,我们使用它的时候要小心翼翼,是因为如果你不小心翼翼,你就把它弄断了,弄断就要重新从柜子里取一片出来,很浪费时间,还要挨骂,所以盖玻片不是因为脆弱而珍贵,是因为时间和不挨骂很珍贵,所以盖玻片很珍贵。
脆弱永远是一种弱点,是一种负担,是一种需要改变,需要弥补的缺口,国歌讲到,“我们万众一心”“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生命脆弱又如何?脆弱就要被人欺负?脆弱就要认命?
有人说了:“那你要让人家姑娘怎么办嘛!你这纯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你得个绝症试试看嘛!看你还敢不敢站在这里说风凉话!就算你得过绝症,你还赢了,活下来了,人人都像你一样这么坚强吗?”
我不是要求姑娘怎么样,我是要求创作者,不要让姑娘脆弱的一面展现地这么突出,姑娘这么突出的脆弱只能突出姑娘的处境很糟糕,而其他人比女孩处境要好,所以你们观众一定要xxxxxxxxx,你男主角一定要xxxxxxxxxxx。不然你还不如姑娘。
所以《胰脏》对于生命的珍贵,只有正证,没有反证,反证就那么一个短小的镜头。
把生命的脆弱,突出到了一个让我厌烦的地步。甚至让人联想到“宿命”“命运不可违背”之类的糟粕。
我不能念在姑娘有绝症,很脆弱,惹不起绝症,非得死,甚至不想病死,就只能被捅死,无论什么理由,最后总之是被捅死了,我就要悲哀,就要讴歌,就要动容,我不是听祥林嫂讲故事的听众,我如果听了祥林嫂讲的故事,或者看了胰脏,我只能说“哦,不要一个人走夜路,不安全。”
手段和目的南辕北辙。
男主角在领悟了,生命很珍贵,要好好活着,要改掉以前的臭毛病,所以要主动去与他人communicate的时候,我们看看男主要communicate的对象,都些什么极品,无论是闺蜜还是班长,都是一副胡搅蛮缠,乱发脾气,又脏又黏的模样,我很费解男主角这个曾经一副”他人即地狱“的人,是怎么在面对这些人的面前不打退堂鼓的。
所以总体而言,这部改编自小说的动画电影,从内核上来讲,并没有很新的东西,活着,就要好好活,知道要死,就要在死以前更要好好活,而在独特性上,就只剩这个没有戳到我的台词“我想吃掉胰脏”和“绝症少女被捅死”上而已,而这两个独特的点,反而是最大的败笔。没有这两个败笔,那就是白开水,有了败笔,就比白开水更浑浊一些。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