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35000铅黄铜、特性及应用性能:
C35000铅黄铜
标准:ASTMB453M-1988(1992、1993年版)
TaC 涂层是一种优质涂层, 在切削工具、 研磨材料、 电子材料及催化剂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MPCVD) 渗 C 具有低温、 短时、 高效的优势。 本章根据第三章优化工艺结果, 选用 800 ℃/2 h 渗 Ta 试样实施 MPCVD 法670 ℃/0.5 h 渗 C, 在 Ta 涂层表面形成 TaC 层, 表层之下仍为 Ta 涂层, 即 TaC/Ta 复合涂层; 分析不同 CH 4 浓度(8 %、 10 %、 12 %、 14 %、 16 %) 对 TaC/Ta 复合涂层组织结构、 结合强度及硬度的影响, 并对 TaC 层的生长机理进行了研究。

特性及应用: 铅黄铜C35000切削性良好,冷加工性尚可,热加工性不好。铅黄铜C35000主要用作轴承保持架、钟表夹板、雕刻用板、齿轮、软管接头。
8-10 % CH 4 渗 C 试样由TaC、 Ta、 Ta 2 Be 及基体相 Cu(Be)固溶体组成; 12-16 % CH 4 渗 C 试样中, 除 TaC、 Ta、Ta 2 Be 与基体相外, 出现 Ta 2 C 衍射峰。 在 2θ=34.925°、 40.547°、 58.685°和 72.923°处,对应 TaC(111) 、 (200) 、 (220) 及(222) 晶面; Ta 2 C(100) 、 (101) 、 (110) 、(200) 和(202) 晶面分别位于 2θ=33.292°、 38.066°、 59.471°、 69.877°和 81.419°处。随 CH 4 浓度升高, TaC 峰的衍射强度逐渐升高。 当 CH 4 浓度为 12 %时, 渗 C 层出现 Ta 2 C相。

化学成分: 铜Cu:60.0~63.0② 铅Pb:0.8~2.0 铁Fe:≤0.15 锌Zn:余量 注:②对于棒料,铜含量应不小于61.

碳化钽的形成机制即 Ta 的碳化过程为: 反应初期为化学反应动力学过程, 首先从Ta 涂层表面开始生成 Ta 2 C, 随着渗 C 过程的进行, 表层的 Ta 2 C 继续与 C 反应, 生成TaC 层, 而涂层内部由于含 C 量较低, 继续生成 Ta 2 C。 C 原子通过 TaC 层扩散进入 Ta 2 C晶胞间隙, 继续反应生成 TaC, 最终在 Ta 涂层表面形成 TaC 层。